• 解读儿童心理
  • 解读儿童心理
  • 解读儿童心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读儿童心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12 4.8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振鲁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8084548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31225350

上书时间2024-06-0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0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父母一定要懂得心理学    001

杜根定律:孩子的一生需要与自信为伴     002
亲和效应:培养懂得关爱他人的孩子  004
卢维斯定理:谦虚的孩子才有成长的空间   007
说谎心理:了解孩子爱撒谎背后的心理动机     009
斯万高利效应:乐观的孩子拥有向上的力量     011
特里法则:善于自省是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     013

第02章 做孩子的心灵导师,用心理效应挖掘孩子隐藏的天赋  017

天赋递减法则: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尤为重要     018
罗森塔尔效应: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020
鱼缸法则:孩子需要自由的空间来成长     023
马太效应:教育需要建立在与孩子平等的基础上   025
投射效应:别把自己的梦想投射到孩子身上     027
青蛙效应:温水中成长的孩子无法飞翔     030

第03章 培养良好习惯,巧用心理学让孩子学会生活  033

21天效应:帮助孩子建立受用一生的好习惯     034
主动性原则:懂得自我管理的孩子走得更远     036
糖果效应:自制力是孩子成才成功的前提   038
手表定律:父母的教育要站在统一战线上   040
水滴石穿定律:磨炼孩子的耐力并非一日之功     043
最后通牒效应:不让孩子将今天事留到明天     045

第04章 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用心理效应提升孩子学习力     049

目标效应:计划和目标明确的学习,才更有效率   050
兴趣效应: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052
木桶定律:别让孩子的学习有短板      054
詹森效应:考试环节,心境轻松尤为重要   057
培哥效应:孩子要想学习好,记忆是大关   059
高原现象:孩子厌学情绪需要努力解决     061

第05章 强化沟通能力,根据心理学理论架起与孩子的沟通桥梁    065

南风效应:孩子需要你的关心      066
晕轮效应:先了解你的孩子,再进行沟通   068
心理暗示:让孩子获得来自你暗示的正能量     071
代沟效应:理解你的孩子,才能填平心灵沟壑     072
位差效应:亲子沟通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075
低声效应:不妨放下家长的架子,蹲下来与孩子沟通     078

第06章 每个孩子都需要情绪管理,情绪心理学让孩子轻松成长    081

霍桑效应:任何一个孩子都要学习如何处理坏情绪     082
适度原则:允许偶尔撒撒娇,能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084
避雷针效应:学会将孩子的负面情绪冷却下来     087
习得性无助:别让犯错误的孩子感到无助   089 
杜利奥定理: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  091
心理疲劳:孩子就应该有轻松快乐的成长期     094

第07章 赋予孩子个性空间,成长心理学带给孩子成功品质    097

凯迪拉克效应: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身的特点   098
甘地夫人法则: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些挫折   100
飞镖效应: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     103
第十名现象: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  106
烦恼定律: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逆境”,父母要做引路人    108

第08章 提升社交技能,人际交往心理学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社会关系     111

蚂蚁效应:让孩子学习与人合作    112
互惠原理:分享让孩子提升幸福感      114
感恩定律:懂得感恩的孩子幸福一生  116
比林定律:引导孩子学会拒绝他人      118
海格力斯效应:宽容与爱是孩子最为珍贵的品质   121
拒绝“融合效应”:每个孩子都要学会承担责任   123

第09章 教育孩子要掌握特点,借助气质心理学因材施教    125

用心了解,了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类型     126
胆汁质孩子——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128
多血质孩子——引导孩子学习定位自己     130
黏液质孩子——鼓励他,让他获得自信     132
孤僻孩子——带领孩子走入人群    135 

第10章 欣赏你的孩子,赏识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    137

父母要真正尊重孩子的个性      138
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让孩子获得自信     141
即使最小的进步,也要赞赏孩子    143
认同和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145
尊重你的孩子,成就他的一生      147

第11章 挫折教育不可少,逆商教育能淬砺孩子心灵  151

逆商定律:谁的人生都不是坦途    152
逆商课程:孩子遭遇挫折,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   153
逆商测试:别让失败影响孩子成长      156

第12章 引导孩子学习时间管理,让孩子充分且高效地利用时间    161

帮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162
培养孩子立即去做的行动力      164
告诉孩子绝不可浪费一秒钟      167
合理分配时间是孩子学习管理时间的第一步     170

第13章 性教育问题大方说出来,不同时期的性教育如何开展  173

女儿的性教育工作,父爱不可缺席      174
性教育是否到位,关系孩子一生的幸福     175
男孩性教育如何进行      178
女孩性教育如何进行      180
对于青春期早恋现象,父母不必草木皆兵   182

参考文献      184

内容摘要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引导孩子获得良好品格、出众的学习能力和人人欢迎的社交能力的教练,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懂一些心理学。
本书正是立足于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从孩子的品质培养、习惯养成、情绪管理、学习问题、社会交往等方面出发讲解,为家长们给出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成为家长朋友们教育儿童的实用手册。

精彩内容
 杜根定律:孩子的一生
需要与自信为伴杜根定律告诉我们: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属于有信心的人。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经常以一种消极
的防御形式表现出来,比如
妒忌、猜疑、害羞、自欺欺人、焦虑等,自卑会让人变得非常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
孩子的自卑心理,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父母能力较强,对孩子期望过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总认为“爸爸妈妈什么都行,我什么都比不上他们,怎么努力都没用”;有的则是家庭不完整,生活在破裂
家庭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会觉得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孩子;有的父母采用粗暴、专横的教育方式,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是父母自身有自卑情绪,平时总说“我不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
小东是一个三年级的男生,他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白白净净,头发有些自然卷,成绩还不错;但是性格内向,十分腼腆。他上课时从来不举手发言,即便老师点名要他回答问题,他也总是低着头回答,声音很小,而且满脸通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之外,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让他去和同学们玩,他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一下,依然坐着不动,平时总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和朋友们去玩。周末的时候,父母想带他一起出去玩,或是去朋友家里做客,他也不去,甚至连自己的爷爷奶奶家也不愿意去。
小东身上出现的现象,在许多孩子身上都可能有所
体现,这些都是自卑的产物。自卑,就是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常常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经常把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进行比较。自我评价过低,瞧不起自己,这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平衡的状态。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呢?
1.避免苛求孩子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就要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
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与孩子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若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应及时表扬、鼓励,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那些成绩稍差的孩子,父母应予以关心和安慰,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予以耐心得指导,一
步步提高孩子的成绩。
2.丰富孩子的知识生活中,父母经常发现当许多孩子一起交谈的时候,有的孩子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而自己的孩子却只是在一边听,一言不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由于孩子的知识面不同,有的孩子见多识广,有的孩子知识面较窄。而那些知识面较窄的孩子更容易产生
自卑心理,父母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丰富知识,开阔孩子眼界。
3.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学会理智地对待自己的缺点,寻找合适的补偿目标,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将自卑转化为一种奋发图强的勇气。
4.引导孩子交朋友自卑的孩子大多比较孤僻、不合群,喜欢把自己封
闭起来。而积极的人际关系会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有利于孩子压力的减缓和排解,性格也会变得开朗乐观。而且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父母要多鼓励孩子交朋友,并教给他们一些社交技能。
5.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经验当孩子成功的经验越多,他的期望值就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对于自卑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帮助他建立起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增加成功的经验。当孩子遭遇困境,心生自卑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做一件比较容易成功的事情,或者参
加其感兴趣的活动,以消除他的自卑心理。比如,当孩子在考试中失利了,不妨让其在体育竞赛中找回自信。
P2-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