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启超家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梁启超家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92 3.2折 49.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87332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525541

上书时间2024-06-0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和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著述颇多,主要作品有《少年中国说: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李鸿章传》《王安石传》等,内容涉及领域包括政治、哲学、史学、文学、民族、教育、法律等。
梁启超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时事论文,还为世人留下了可观的书信,其中多为给孩子们的家书,在教育子女上也是我们现代人的楷模。“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是对梁启超育人成果的最好证明。长女梁思顺是我国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是炮兵军官、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投身革命数十载、五子梁思礼是著名的火箭系统控制专家。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142封梁启超致几个孩子的书信,在信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拳拳的父爱之心和精深的教育理念,也能体会到作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要求孩子们严以律己的淳朴家风。此外,为尊重梁启超先生著作的历史原貌,在原著中有些用词和现代用词略有不同时,我们保留了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文字用词。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斧正。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梁启超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时事论文,还为世人留下了可观的书信,其中多为给孩子们的家书,在教育子女上也是我们现代人的楷模。
《梁启超家书》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142封梁启超致几个孩子的书信,在信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拳拳的父爱之心和精深的教育理念,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作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孩子们的严以律己的淳朴家风。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录
1912年家书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0月5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0月11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0月13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0月17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0月18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0月24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0月29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1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3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3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4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7—8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9—10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12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13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13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20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22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23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1月24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1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2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3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5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16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18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20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22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23日
致梁思顺书
1912年12月27日
\"

内容摘要
 本书编选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家人的上百封
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以自己的感悟与爱,兼顾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就修身、读书、职业、理财、爱情、择友、家庭等方面进行交流,既有生命的大方向感,又有生活的细腻感,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不仅超前,而且对当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除了书信上的叮咛与指导,在现实生活中,梁启超还以身作则,躬身示范,他积极生活适应时代的取舍,他与妻子相濡以沫经营家庭的智慧,都为子女做出了表率,于今而言,仍不乏现实意义。

主编推荐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领略一代大师温暖持家,教子有方的教育风范。
★百余封关于读书、治家、修身、交友、理财等的亲情家书。
★传统家风与现代家教结合的典范,知识传授与人格养成完美结合。
★一部治家、立身、处事、为学的智慧宝典。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致梁思顺书1912年10月5日门司一电,想早达。登舟吸纳海风,宿疾全愈,胃逾壮。门司展轮之翌晨,风颇剧,第三日至平稳,第四日之夕,又遇大风,并我亦觉体中不适,荷丈则几于无心人世矣。惟尔二叔饮啖更健,真可人也。此次因船小无散步处,闷守小室中,殆无复海行之乐,幸同行有数人,得谐谈消遣耳。因风稍迟数(初五晨十时到沽)时乃到大沽,遂不能趁早潮直至,今晚(初五)十时可进,明日破晓登岸也。船到步(埠)后,尚须候一日,此真天下所无,此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欤。此间已寒极,可以御裘。去年一冬不冰河,遂开未有之奇变,今年恐九月遂冰河,又不知生何变象也。在舟一来复,不知世事,不审登岸后有何惊心动魄之事也。天气渐寒,祖父寒衣宜早备,睡席恐冷,可劝支床。吾到津后,当甚忙,或不能多写信,告祖父不必悬念,拟到津后,即买奶子葡萄托船主带上,未审能有暇否耳。匆匆写。
示娴儿饮冰初五夕大信丸书呈祖父,不另禀。
致梁思顺书1912年10月11日到津后情形,由汝叔报告,想先达,三日来无一刻断宾客,(唐绍仪及前直督张锡銮皆已来谒,赵秉钧、
段祺瑞皆派代表来。)门簿所登已逾二百人矣。各省欢迎电报,亦络绎不绝,此次声光之壮,真始愿不及也。
张謇、黄兴皆候三日,因初十在湖北开国纪念,彼等候至初七不至,遂皆往鄂耳。
汝所发电报,误初五为初三,故自初二日各人麇集,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