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兴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明的兴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01 3.9折 4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本村凌二著,吴宇鹏译,斯坦威出品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51569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1202550682

上书时间2024-06-0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本村凌二,历史学者,专长古代罗马社会史。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早稻田大学特聘教授。日本古代西洋史研究杂志《KODAI》总编辑。任日本西洋古典学会委员、地中海学会常任委员,东大退休后专职写作。著有《幽暗的罗马世界──婴儿遗弃与奴隶制》《多神教与一神教》《让帝国着迷的剑斗士──血与汗的罗马社会史》《爱欲的罗马史──转变的社会底层流动》《马之世界史》。

目录
序章  何为“向历史学习”
  ——愚者向经验学习,而贤者向历史学习
  环球标准下的“素养”
  “向历史学习”是难以实现的
  托尔斯泰对历史学家的强烈批判
  掌握必备“素养”所需的七个观察角度
  “世界史”如今为何备受关注
第1章  文明为何发源自江流河畔
  ——从文明的发展到城邦与民主政治的诞生
  “文明即城市”与“文化即农业”的紧密结合
  只有日本人使用的“四大文明”概念
  文明诞生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优越的环境无法诞生文明
  罗马人与日本人的稀有能力是什么
  灵活性的核心在于“诚实”
  城邦是如何诞生的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缘起战争
第2章  从罗马出发窥探世界
  ——罗马缘何而兴,缘何而衰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与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共通之处
  硬实力的衰退与软实力的兴起
  罗马为何能成为帝国——希腊和罗马的不同之处
  考察罗马史的价值所在
  席卷全球的大英帝国从罗马身上学到了什么
  人前表演的罗马皇帝与神秘莫测的亚洲皇帝
  以罗马为基准,判断文明程度——古罗马与江户的上下水道
  “名誉”立国——“武士道精神”与“先代遗风”
  罗马帝国为何伟大——有关罗马的宽容
  因“宽容”成长的罗马毁于“傲慢”
  “睿智”之希腊、“富裕”之迦太基与“胜利”之罗马
第3章  相同的时间,相同的事件
  ——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孔子与释迦牟尼
  “扎玛战役”与“垓下之战”发生的前202年
  袭向罗马帝国与汉王朝的“3世纪危机”
  掌握素养需要思考“历史的同时代性”
  “字母系统、一神论、货币”的同时诞生
  苏格拉底、琐罗亚斯德、奥义书、释迦牟尼、孔子的轴心
  时代
  超越马可·波罗并立下探索东西方功绩的究竟何许人也
  “工业革命”为何滥觞于英国,而与亚洲无缘
第4章  为何人类开展大迁徙
  ——从日耳曼民族、罗马帝国、大航海时代到难民问题
  人类史便是种族移民史
  种族移民具有固定的模式
  充满“近代感”的古代地中海世界
  大航海时代下的大规模移民
  奴隶制度催生人为的种族移民
  镇压胡格诺派与荷兰的兴起——从宗教镇压看种族移民
  “日耳曼民族的大移动”让欧洲世界焕然一新
  游牧民族的行为无法用常人思维去理解
  如今的欧美人对异民族成为多数派而感到恐慌
  国家因种族移民带来的价值观对立而动摇
  为何说乌克兰问题属于难解顽疾
第5章  脱离宗教则无从讨论历史
  ―――神教为何诞生
  日本人无法参透的宗教力量
  古人循神明之声而动
  占卜为神明发声
  二分心智理论在科学上是否成立
  第一位近代人——奥德修斯
  人类为何需要唯一的神
  古代世界的划分节点
  一神教的滥觞——古埃及的阿顿神信仰
  犹太教为何未能普及
  宗教对立是一神教的必然宿命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对立的虚像
  罗马构建了欧美人的自负心理
  战争让如今的宗教不复以往
第6章  由共和制揭示日本与西方的异同
  ——为何罗马以“共和政治”为目标
  主张独裁政治的柏拉图与推崇贵族政治的亚里士多德
  为何民主制在希腊不受待见
  频繁的希腊内部纷争使其无缘大国梦
  古罗马共和政治宛如“群雄毕至”
  罗马人为何重视“权威”
  为何不是雅典与斯巴达,而是罗马成了强国
  以罗马与威尼斯为例,探讨共和政治的利与弊
  共和政治在日本水土不服的缘由
第7章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识古知今
  历史不被阅读则毫无意义
  学习历史,窥见未来
  世界史中的民主主义
  中世纪为何被称作“黑暗时代”
  世界史中的两段“黑暗时代”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漩涡到了吗?
  英国退出欧盟源自对德国的不信任
  为何欧盟无法放弃希腊
  忽视民族关联导致了国境线上的悲剧
  和平与繁荣为何会令人颓废
后记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文明的兴衰》出版后记

内容摘要
优越的环境无法诞生文明?
大英帝国从罗马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三次世界大战业已打响?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历史”!
阅读“世界历史”让我们“从历史中学习”并由此“了解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在东京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了28年。 他用新的理论解释世界历史的重要观点:文明的起源、与古罗马的比较史、当代史、族群迁徙、宗教……一切高深莫测的内容,都变得如此易于理解、生动有趣。

精彩内容
 序章何为“向历史学习”——愚者向经验学习,而贤者向历史学习环球标准下的“素养”笔者这次斗胆撰写以“必备素养”为主题的世界史书,并非毫无理由。
本人现在执教于早稻田大学的国际教养学部。不愧于“国际”这一名号,这里的学生们都拥有极高的语言学习能力;但非常遗憾,不得不说他们的“素养”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恐怕,不仅限于早稻田的学生们,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所
面对的共通问题。作为个人技能的关键一环,切实地掌握英语确实相当重要
,但如果核心的“素养”无法达标,即便身怀英语绝技
,终难以愉悦地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交流对话,而究其原因,若缺乏应有的“素养”,“言之有物”的会话亦不可能实现。
作为国际人——不,在那之前,作为起码的社会人,我们必须认识到“素养”其实要比“语言能力”更值得重视。
“真想掌握在国际社会里都能通用的‘素养’啊!”正这么想着,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又出现了:存在于国际社会中的“素养”是什
么?换言之,究竟什么才是环球标准下的“素养”?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或许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但依笔者拙见,环球标准下的“素养”应为“古典”与“世界史”。长年累月地被广泛阅读、代代传承不息的文艺和思想作品之大集“古典”,即便历经沧海桑田亦亘古不变,它们满载着人类社会的普遍真理。因此,只需认真仔细地阅览古籍,便能掌握到许多重要的知识。事实上,笔者到目前为止的人生中虽阅书无数,但真正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却无一不是古籍名著。
最近手捧“古典”的人日渐稀少,可能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作尝。但无需赘言,只要尝试着投入其中,便会愈读愈感到饶有趣味。2006年,龟山郁夫1先生的新版译作,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2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一跃成为年度畅销书。像这样,优秀的古典作品也会不断地掀起一
波又一波的阅读热潮。由此,本书也将会尽可能地推荐各类好书佳作。请大家务必多加阅读,以此来增进对古典的熟悉感吧。
培育“素养”还有另外一
个发力点,那就是“世界史”。当然,这里所说的世界史自然也包括日本史在内。为何说世界史对于“素养”而言是逃不开的必选项?
因为历史是集人类经验之大成者,无一物可与之比拟。
“愚者向经验学习,而贤者向历史学习。”据说,这是来自人称“铁
血宰相”的德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的一
句名言。而实际上,他的原话在表达上似乎略有不同。
\"NureinIdiotglaubt,ausdeneigenenErfahrungenzulernen.\"Ichzieheesvor,ausdenErfahrungenandererzulernen,umvonvornehereineigeneFehlerzuvermeiden.直译这一段话,应为:“我相信愚者只会从自己的过往经验中求知。我本人倒不如说,为了从一开始就能避开自己的错误,而更喜爱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直译在气势上不免略逊一筹,但其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却和开头的格言
大致相同。
总体而言,经验囿于个人体验,无论是范围和规模都受到了一定限制。历史则至少涵盖了过去5000年文明史的体量,是汲取了所有人的经验的浓缩精华。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