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
  • 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
  • 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
  • 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
  • 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87 4.9折 43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245354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3元

货号1200952321

上书时间2024-06-04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本《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是中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型作家、“平民代言人”梁晓声的专题思想随笔精华集、对中国社会的集大成之作!
一部直面中国社会热点,关注百姓生存的良心之作!一部聚焦中国社会热点,发现人生智慧、追寻淡定生活的指南书!
句句都是梁晓声发自肺腑之言,这本书不是单纯地质问我们:你为何如此不淡定?而是回答我们,如何培养对现实的认知力,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用一种人生智慧淡定幸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书还告诉我们如何掌控丰富的社会经验,培育一种圆熟的社会观,培养社会现实的认知能力。因此,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同随笔写作的聚焦中国社会焦点的励志书。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其作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三次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双琴记》、《学者之死》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鹿心血》被读者评为2010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第一名。《双琴祭》被读者评为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第二名。2009年《母亲》一书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图书。2010年梁晓声被评为“首届最受中小学生喜爱的当代作家”。
梁晓声多部作品被选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他的作品文字朴素、情感真挚,在讲述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之时,又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本丛书选择梁晓声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对世态人情思考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名篇,结成三册,适合中小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
主要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雪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曾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全国中篇小说奖等多种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目录
第一章  公共
  世无大国
  我们何以不和谐
  中国中产阶级,注定艰难
  中国档案制度质疑
第二章  商业
  俯瞰商业时代
  论泡沫
  税是社会公平的法码
第三章  民间
  社会黑洞
  大众的情绪
  崇尚“曲晦”乃全社会的变态
  贴官贴商
第四章  公民
  勇于羞耻的现代公民
  被两种力量拉扯长大的中国人
第五章  思想
  中国“尼采综合症”批判
第六章  人文
  中国人文文化的现状
  百年文化的表情
第七章  教育
  大学生真小
  瞧,那些父亲们
第八章  青年
  当今中国青年阶层分析
第九章  环境
  中国城市建筑及规划扫瞄
第十章  女性
  扫描中国女性
第十一章  情感
  暧昧的情人节
  “廊桥遗梦”:中国性爱启示录
结语
  “第三只眼”看中国的误区

内容摘要
《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是中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型作家梁晓声把他从生活中感悟到的经验用理性去审视,再用他从人生阅历中发展出来的知识浸透到精神层面,为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提供一
种认知当下的方法,以便能够切实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他解读中国现实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各个热点,提出应对现实问题的一种思路,力图为人们立足社会寻找启示;他在激情与理智的交织中,告诉大家认知当今中国的诸多感受,强调淡定的人生就是来自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他希望大家:培养对现实的认知力,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用一种人生智慧淡定幸福地生
活在这个世界上。

精彩内容
时下,民间和网上流行着一句话——羡慕嫉妒恨,也往往能从电视中听到这句话。
依我想来,此言只是半句话。大约因那后半句有些恐怖,顾及形象之人不愿由自己的嘴说出来。倘竟
在电视里说了,若非直播,必定是会删去的。
后半句话应是——憎恨产生杀人的意念。
确实是令人身上发冷的话吧?
我也断不至于在电视里说的。
不吉祥!不和谐!
写在纸上,印在书里,传播方式局限,恐怖打了折扣,故自以为无妨掰开了揉碎了与读者讨论。
羡慕、嫉妒、恨——在我看来,这三者的关系,犹如水汽、积雨云、雷电的关系。
人的羡慕心理,像水在日晒下蒸发水汽一样自然。从未羡慕别人的人是极少极少的:或者是高僧大德及圣贤;或者是不自然不正常的人,如傻子,傻子即使未傻到家,每每也还是会有羡慕的表现的。
羡慕到嫉妒的异变,是人大脑里发生了不良的化学反应。说不良,首先是指对他者开始心生嫉妒的人。由羡慕而嫉妒,一个人往往是经历了心理痛苦的。
那是一种折磨,文学作品中常形容为“像耗子啃心”,同时也是指被嫉妒的他者处境堪忧。倘被暗暗嫉妒却浑然不知,其处境大不妙也。此时嫉妒者的意识宇宙仿佛形成浓厚的积雨云了,而积雨云是带强大电荷的云,它随时可能产生闪电,接着霹雳骤响,下起倾盆大雨,夹着冰雹。想想吧,如果闪电、霹雳、大雨、冰雹全都是对着一个人发威的,而那人措手不及,下场将会多么的悲惨!
但羡慕并不必然升级为嫉妒。
正如水汽上升并不必然形成积雨云。水汽如果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了风,风会将水汽吹散,使它聚不成积雨云。接连的好天气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也会使水汽在上升的过程中蒸发掉,还是形不成积雨云。
那么,当羡慕在人的意识宇宙中将要形成嫉妒的积雨云时,什么是使之终究没有形成的风或阳光呢?文化!除了文化,还能是别的吗?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完全可以使自己对他者的羡慕止于羡慕,并消解于羡慕,而不在自己内心里变异为嫉妒。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是文化现象。文化可以使一个人那样,也可以使一些人、许许多多的人那样。但文化之风不可能临时召之即来。文化之风不是鼓风机吹出的那种风,文化之风对人的意识的影响是逐渐的。当一个社会普遍视嫉妒为人性劣点,祛妒之文化便蔚然成风。蔚然成风即无处不在,自然亦在人心。
劝一个人放弃嫉妒,这种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劝一个人放弃嫉妒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没有点正面文化的储备难以成功。起码,得比嫉妒的人有些足以祛妒的文化。莫扎特常遭到前一位宫廷乐师的强烈嫉妒,劝那么有文化的嫉妒者须具有比其更高的文化修养,他无幸遇到那样一位善劝者,所以其心遭受嫉妒这只“耗子”的啃咬半生之久,直至莫扎特死了,他才获得了解脱,但没过几天也一命呜呼了。
文化确能祛除嫉妒。但文化不能祛除一切人的嫉妒,正如风和阳光,不能吹散天空的每堆积雨云。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名北军将领由于嫉妒另一位将军的军中威望,三天两头地向林肯告对方的刁状。无奈的林肯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某日对那名因妒而怒火中烧的将军说:“请你将那个使你如此愤怒的家伙的一切劣行都写给我看,丝毫也别放过,让我们来共同诅咒他。”那家伙以为林肯成了自己同一战壕的战友,于是其后连续向总统呈交信件式檄文,每封信都满是攻讦和辱骂,而林肯看后,每请他到办公室,与他同骂。
十几封信后,那名将军省悟了,不再写那样的信,羞愧地向总统认错,很快就动身到前线去了,并与自己的嫉妒对象配合得亲密无间。
省悟也罢,羞愧也罢,说到底还是人心里的文化现象。那名将军能省悟,且羞愧,证明他的心不是一
块石,而是“心”字,所以才有文化之风和阳光。
否则,林肯的高招将完全等同于对牛弹琴,甚至以怀化铁。
但毕竟,林肯的做法,起到了一种智慧的文化方式的作用。
苏联曾有一位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因嫉妒一位音乐家,不断向勃列日涅夫告刁状。勃氏了解那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积怨,也很反感那一种滋扰,于是召见
他,不动声色地说:“你的痛苦理应得到同情,我决定将你调到作家协会去!”那人听罢,立即跪了下去,着急地说自己的痛苦还不算太大,完全能够克服痛苦继续留在音协工作……因为,作家协会人际关系极为紧张复杂,帮派林立,似狼窝虎穴。P93-9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