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高情商男孩
  • 培养高情商男孩
  • 培养高情商男孩
  • 培养高情商男孩
  • 培养高情商男孩
  • 培养高情商男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培养高情商男孩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3 3.9折 59 全新

库存18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丹·金德伦//迈克尔·汤普森|译者:高晓静//李岩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04365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1201893371

上书时间2024-06-0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作者序  找到一条通往男孩内心世界的路
作者简介  两个曾是男孩的男人的自白

第一章 歧途:男孩缺失的情感教育

情感扫盲:培养对情感的认知,而不是忽视
捉弄与嘲笑,被困住的男孩
男孩跟女孩一样都有情感潜能
归咎于男性的生理因素?答案并不如此简单
男孩就该被练成硬汉吗?
男孩,你为何如此痛苦?
呵护男孩的情感生活

第二章 玫瑰花上的刺:教育初期男孩的苦恼

男孩眼中的学校与老师
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是男孩“独特”的资产,但也让他们面临挑战
性别差异:一个教室,两个世界
尽可能保护男孩的自尊心
野兽与王子:“男孩原型”的破坏性
好动给男孩带来的误解和惩罚
男女同校不是问题的根源
了解男孩在坏脾气、恶劣行为之下的真相
“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男孩病”怎么治?
学校对男孩的影响至关重要
迎接挑战:男孩的精力和潜能

第三章 严厉管教的巨大代价

惩罚文化里的小受害者们
严厉管教是雷电,男孩是避雷针
捣蛋鬼的伤心事:无人试图了解其动机
严厉管教可能暂时有效,但终非良方
一堂传授“恐惧、愤怒与冷漠”的课
成年男人的感受:即使到40岁,我也不够好
男孩的损失:同理心,道德感,亲密关系
真正的管教有方

第四章 男孩之间的残酷文化

帮助和保护情感丰富的男孩,灵活应对不同社交场合
誓做男子汉,真是难上难
男孩的命门:男子气概与性能力
体格说话:大就是好
输在发育线上的孩子
男孩的必修课:运动,让人欢喜让人忧
男孩在残酷文化里的生存指南
残酷文化里的友情与背叛
走向沉默的男孩

第五章 父与子:“渴望与距离”的传承

有其父必有其子
爸爸,你真的重要吗?
婴儿期:父亲失去了权力
童年期:做个足够好的父亲
“男孩”依然是“孩子”
青春期:父亲与男孩在两个世界,互不相连
不明智的父亲:控制、竞争和批评
和解:跨过代沟

第六章 母与子:“联结与改变”的故事

当母子关系不同步时
成长中的变化与期待
权力的斗争:母权vs 男孩自主权
母亲:情感教育的导师
虽然“害怕”,但是“必须”,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判断
母子争执:当期望成为阻碍
母亲与儿子肢体接触的变化过程
母亲的养育之道不同,传递的信息就不同
当母亲表达出“不信任”
加强联结,唤回迷失少年
尊重孩子的选择,亲密而有间
母爱是孩子永远的守护神,不要吝啬表达爱

第七章 带男孩走出孤独堡垒

躲过了受伤,错失了成长
男孩为什么厌学
因强壮而沉默,因沉默而痛苦
愤怒、讽刺、沉默,男孩在掩饰内心恐惧
进入孤独城堡,把男孩带出来

第八章 深渊:在抑郁中挣扎

青春期的忧伤:真假难辨
抑郁症:真正的危险
情感文盲:不知道自己的感受
严重心理创伤极有可能引发抑郁症
被忽视的承受了不能承受之痛的男孩
是害怕和忧虑让男孩抓狂
从抑郁症到自 杀
自 杀宣言不是开玩笑!
徘徊在自 杀边缘的男孩们
没有得到治疗的抑郁症与走向犯罪

第九章 酒和毒品:填补情感空虚

世界充满男孩无法抵抗的诱惑
堕落是如何开始的
酒和毒品:走向成年还是走向深渊?
自我放纵终至情感麻痹
为所欲为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个年轻酗酒者的回忆和劝告
支持和引导男孩认识自我,认清现实

第十章 性与爱:真爱和无情

男孩都有的性渴望
觉醒的年轻人
一开始,男孩都是好的爱人
男孩对性的好奇与探索
残酷文化:错误的性指南
年轻时的爱情与背叛
利用女孩作为性工具
帮男孩走向成熟

第十一章 愤怒与暴力攻击

男孩将暴力作为盔甲
当痛苦变成愤怒,暴力控制了男孩
假如男孩眼里到处是威胁
假想敌意,发泄愤怒
内省:解读自己的情感
帮男孩增强情感觉察力,正视愤怒
愤怒加酒精:点燃暴力
打破恶性循环:教男孩学会平息愤怒

第十二章 男孩需要什么:给父母和老师的七个建议

致谢

内容摘要
每一个有麻烦的男孩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但每个故事背后却有一个共同主题——男孩的情感压抑、忽视和疏离,情绪表达能力不足。
如何看出男孩身上的警告信号?
男孩们要为情感教育的缺失付出怎样的代价?
男孩需要如何教育才能成为心智与情感完整的人?
两位作者通过大量动人心弦的案例和深刻的心理分析,期盼能协助父母、老师以及其他所有关心男孩的人,穿透男孩行为表面,给予男孩更多的情感关怀和鼓励,帮助男孩有机会发展出热情、敏感和温暖等特质,成长为可以控制自我情绪、理解他人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高情商男孩。
本书将告诉你:文化倾向压抑男人情感,塑造“硬汉”形象,这会让男孩付出怎样的代价?
我们如何运用“情感语言”与男孩建立沟通?
父亲与母亲在男孩成长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如何引导男孩形成健康的“性爱观”?
怎样正确应对男孩青春期反叛,以及抑郁、孤独等情感问题?
为保护男孩的情感世界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

精彩内容
前言
找到一条通往男孩内心世界的路《培养高情商男孩》英文精装版于1999年4月8日出版。12天后,科伦拜高中发生了*击事件,两个高中男孩血洗校园后饮弹自尽。类似的悲剧在不同城市上演,全国掀起了一场关于愤怒与暴力男孩的痛心探讨:这样的事是怎么发生的?是什么让他们下此狠手?为什么学校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而且,正如*击案两天后有个男孩在我们学校大会上询问的那样:“为什么那两个家伙的爸爸妈妈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所有人都震惊了。新闻媒体的讨论几近白热化。一些被长久忽视的、造成男孩暴力的关键因素,如今终于浮出水面。
科伦拜高中的悲剧体现了我们在本书中探讨的一些男孩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隐性而不易察觉的。比如青春期的残酷文化,它专门向那些不擅长社交或是不随大流的男孩下手。再比如男孩与男人在情感教育上的普遍缺失,这让我们所有人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全国讨论的重点从迪伦?克莱伯德和埃里克?哈里斯的心理问题,转向了广泛存在于男孩群体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攀升的自杀率、酗酒嗑药、未经诊断的抑郁症、学习成绩不好、极高的车祸受害者比例……这已不再是对个别案件的关注,方方面面的讨论渐渐揭开了问题的实质。
我们作为儿童心理学家治疗过无数男孩。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来了解男孩的行为与感受,这或许是你平时无法觉察或理解的。我们在全国各地给家长办讲座、与记者交流,对于人们是如何理解男孩感情生活这件事,我们既备受鼓舞又感到失望。失望在于媒体总是想寻找一些简单的答案——比如“雄性激素导致暴力行为”的理论——来解释男孩复杂的心理状态。我们与明尼苏达州州长杰西?文图拉先生一起上过脱口秀,他在节目中脱口而出:“我也曾是个男孩,挨打并没有伤害我,就是有点儿没面子罢了。”他还提倡学校应当恢复体罚,这让我们倍感失望。打骂男孩或是让男孩参加军训,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令我们备受鼓舞的是,很多父亲来到养育男孩的讲座现场(以往台下只有母亲),这让我们既感动又满怀希望。他们有的分享个人的成长经历,有的借此机会表达对儿子的温柔。“我的父亲就是一位大男子主义者,我和他之间很少有肢体接触。”一位父亲说,“如今我有两个儿子,一个11岁,一个8岁,我常常拥抱他俩。在听了你们的讲座以后,我觉得自己做得对。”此外,有一位母亲说:“我读遍了关于养育男孩的书,只有这一本不仅让我懂得了我儿子,也让我懂得了我丈夫。”每当听到这样的评价我们就开怀大笑并感激不尽。
说实话,《培养高情商男孩》的写作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心路之旅。我们重温了自己的童年,重温了我们与兄弟、父亲和男性朋友的关系,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往事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我们两个男人在创作中不断沟通、求同存异,在此过程中我们必然要面对自己的情感盲区,扫清自己的情绪障碍。因为这次合作,我们对自己作为男孩、男人、丈夫和父亲的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样,我们希望《培养高情商男孩》能够引导诸位读者,无论男女,找到一条通往男孩灵魂深处的路径——在那里你们会看到男孩的痛、男孩的爱,看到他们在追寻所谓沉默的男子汉时,情感世界是怎样从颓废而至荒芜的。
丹?金德伦迈克尔?汤普森书摘卢克来到心理老师的办公室门口,犹豫着是该摘下棒球帽还是就那样戴着。最后他还是一把拽下帽子,走进办公室。
“来,卢克,坐这把大椅子吧。”这是一把古旧的棕色皮椅,尺寸特别大,在这所男校中除了那几个大个子运动员之外,每个人坐进去都会显得很矮小。有的人深深地陷进椅子里,像是想要逃离审查;有的人则是坐到椅子边缘,显然感到不安,因为接下来有人将要窥探他们的内心。在心理咨询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在校男生还是社会上的那些男孩,我们总是会看到这类肢体语言。每当触及情绪和感受问题,男孩们都会很不自在,要么深陷到椅子里,要么坐到椅子边上,如坐针毡。
卢克算是个“好孩子”。他在学校乐队里打鼓,虽然最近学习成绩下降了,但整体上还不差。在校园里,他虽然不太受欢迎,但也有自己的朋友。他不是学校里带头惹事的孩子,相反他会远离那些爱惹事的同学。
那么,他为什么来心理老师的办公室呢?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卢克变得越来越沉闷而尖刻,尤其容易和他父亲发生争吵。就在几天前的一个晚上,父母不准他参加课后选修活动,因为担心这会耽误他的学习。卢克暴跳如雷,他冲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一脚把卧室门踹了个洞。他的母亲被儿子的暴力举动吓得目瞪口呆,父亲也很生气,但他们也没去管他,想让他独自冷静一下。第二天早上,父亲照常早早起来去上班了,卢克因为头疼向学校请了一天病假,他的母亲给学校打电话,询问是不是他最近遇上了什么麻烦。于是,班主任就建议卢克来找心理老师谈谈。
现在我们面对面坐着,对即将开始的谈话,尤其是有关感受的谈话,卢克显得既紧张又不满。他尽可能地往后缩,摆出一副拒绝交流的架势。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对父母的敌意不断升级,尤其是最近的情绪大爆发,这些问题引发了身边所有人的注意,但卢克自己却不以为然。“我很好。”他叛逆地说,眼神中流露出怨怒,他很不高兴自己需要到这里来。
我跟他聊起关于学习、音乐、朋友和家庭的话题。他的回答都很简短,并且小心翼翼,时不时耸耸肩,显得很不情愿,似乎在全力阻止谈话越过他的心理防线。他对最近的行为不做任何解释。尽管他勉强同意“把感受说出来会有帮助”的观点,但他却避而不谈任何感受和心情。“我只需要学习努力一点儿就行了。”他转移了谈话重点,“我不需要帮助。我没有发疯,有问题的是我爸妈!”他对家庭和学校的评价很直白:8岁大的妹妹是个白痴;哥哥是个混蛋;父亲是个商人,在家的时间很少,大多数时候早出晚归;母亲对待他就像对待一个5岁的孩子,天天唠叨个没完;虽然他也有朋友,也挺喜欢某些老师,但大部分时候,学校的生活简直是垃圾。这就是他眼中的生活。
但是我要跟他聊的是内心世界。
“那天晚上你发脾气,把自己卧室的门都踢了个洞。当时一定是气坏了吧?”听到这个,卢克很不安,甚至有些害怕。他耸了耸肩。
“你看上去挺难过的,你是觉得难过吗?”卢克马上低下头,眼里开始噙满泪水。显然,他被戳中了痛处,但他却用无所谓的语气掩饰着说:“我不知道。也许有一点儿吧。”“我们来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你这么难过。”每个“问题男孩”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但这些不同的故事却拥有同样的主题:情感被忽视与情感上的孤独。这实在令人不安,每天,我们都试着同卢克这样的男孩交流,他们不懂得情感的微妙,不懂得情感的表达,因为情感的复杂性而饱受困扰。当我们试图让他们敞开心扉时,大多数人(比如卢克)的反应都是要么对抗、要么逃避,就像每个人面临危险时,会本能地产生“战或逃”的反应一样。有些男孩由于家人关系不和而感到害怕或难过,但却表现得满腔怒火,或是希望大家都“离我远点儿”。有些男孩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遭受了羞辱,他们要么爆发出激烈的情绪,要么消沉地开始自我封闭。
男孩的世界充满了矛盾,父母常常深感无力,不知道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最有效的。一位母亲曾询问怎样教育孩子才算是明智的,因为她一直告诉8岁的儿子“有话好好说,不要动拳头”,结果却招来同龄人对儿子的嘲笑和欺负。另一位母亲想知道如何才能够和自己那愁人的11岁儿子交流,每当她试图和儿子谈话的时候,都会被拒之千里:“现在,什么都会变成吵架,我们吵架的时候比正常说话的时候还多!有时候他明明有心事,可也绝不说出他的感受——就像我丈夫一样。”一位父亲还问到当十几岁的儿子“不听话”或是公然与自己敌对的时候该怎么办。
男孩渴望与人保持联结,但同时又需要独立,这就造成了情感上的分裂。这种既渴望联结又想要独立的矛盾,在男孩成长的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多数男孩对于情感成长道路上要面临的挑战,不仅准备不足,而且往往做错了准备。男孩和女孩在情绪表达方面存在着差异,在这一点上也许生理因素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无论如何,这种差异在我们的文化中被人为放大了。我们的文化有助于女孩的情感发展,却阻碍着男孩的情感发展。“男子汉要坚强”的传统观念否定了男孩的情感,剥夺了他们在情感上全面发展的机会。这个过程——引导男孩远离内心世界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对男孩的情感误导”。
这是一种错误的训练,训练男孩远离健康的依恋关系,远离对情感的理解与表达。它甚至对年幼的男孩都会造成影响,小男孩很快就学会了作为男生,必须隐藏自己的感情,对心中的恐惧闭口不谈。
男孩只能利用有限的情感资源来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冲突和逆境。就好比你的工具箱里只有一个锤子可以用来维护设备,当设备正常运转的时候,或者只需要用锤子敲敲打打的时候,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随着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锤子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局限了。
情感扫盲:培养对情感的认知,而不是忽视如果你问男孩“这件事让你感觉怎么样”,他通常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只会谈论在这件事情上他做了什么或者打算怎么做。一些男孩甚至没有掌握足够的情感词汇,比如悲伤、愤怒或者羞愧。我们针对男孩和男人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识别感受,说出感受,找到这种感受产生的原因等。我们试图培养他们对情感的认知——读懂并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个过程很像学习阅读。首先,我们必须掌握全部字母及其发音,然后运用它们来学习单词和句子。当我们能够理解和欣赏越来越复杂的想法时,就能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最终,阅读让我们可以超越自身的经验和想法,将我们连接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同样,情感认知的培养包括识别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感觉,然后运用这种技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我们学会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的情感元素,由此维系我们在职场上和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增进我们与他人的联结,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培养情感认知:第一,识别和命名我们的情绪;第二,识别语气、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中的情绪内容;第三,理解情绪产生的情境。通过这些,我们能逐渐了解各种情绪之间的关系,比如失落与悲伤、沮丧与愤怒,以及是自尊心受到挑战,还是感到害怕。
在与家庭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大多数女孩从小就被鼓励提升情感认知能力——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要回应他人的感受。但是许多男孩却得不到这样的鼓励,他们在家里、在学校或者游乐场上的种种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说明他们从小就对情感一无所知。当四五岁的男孩出现暴怒行为,妈妈们常常震惊于他们竟然冲着妈妈大吼大叫,或者出言不逊,甚至还要动手打自己的妈妈!人们对男孩最常见的抱怨之一,就是男孩的攻击性,而男孩自己对此似乎“满不在乎”。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们,也同样会抱怨男孩容易愤怒和做出干扰课堂的行为。
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认为男孩这种状况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只是“还不成熟”而已。好像“成熟”总有一天会自然来临(就像青春期自然来临一样),从而改变男孩的情感世界。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重点,隐藏在这些表象之后的,是男孩们对情感认知的匮乏。男孩的情感无知不仅给他人带来了麻烦,同时也让自己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缺乏情感认知培养,当男孩遭遇青春期的压力、遭遇异常残酷的同伴文化时,他们唯一学过的应对手段,就是所谓“男子汉”方法,比如愤怒、攻击和隐藏情感。在他们心里,这些手段才是为社会文化所接受的。
在刚开始接手男孩的心理治疗时,我们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都是在说服那些将信将疑的父母和教育者,让他们相信我们作为治疗师多年来的经验总结,那就是:我们的文化强加于男孩的情感训练是具有破坏性的,让他们深受其害;许多男孩都处在危机中,需要帮助。也许是因为男人在这个社会中享有太多的权力和优越感,我们会趋向于认同男孩在未来一定会取得成功,因此他们童年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微不足道。同时,我们想当然地认为男孩都应该是独立、自信和成功的,而不是敏感和依赖他人的。我们常常一厢情愿地“看到”男孩是多么坚强,却无视眼前大量事实不断显示的,其实男孩非常容易受伤。
如今大家已经不再怀疑了,短短几年中发生的各种悲惨事件惊醒了人们。
虽然谋杀几乎可以说是男性的专利,但是大多数男孩并不会真的去杀人。尽管感到愤怒和痛苦,大多数男孩更有可能默默地承受情绪的困扰。他们渴望来自父母和同伴的爱、接受和认同。他们努力维护自尊。他们行为冲动,被心中无法表达甚至无法理解的情绪所操纵。男孩残忍地对待同性,粗鲁地对待女孩,越来越忽视情感的存在。我们看到的成绩差、患有抑郁症、吸毒、酗酒、不懂社交以及犯罪,就是他们内心躁动的表现。
在一次高中入学家长会上,校长给女生的父母提建议,劝告女孩不要拉帮结派,不要相互攀比。在谈到男生时,校长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甚至以赞赏的语气说:“我们不担心这个年龄的男孩,因为他们适应力更强,更为直率。他们如果生气就会打一架发泄出来,之后就没事了。他们并不记仇。”我们很容易认为,只有女孩在面临失败和拒绝的时候会感到痛苦,其实,男孩也会。当男孩对痛苦忍无可忍时,他就会采取行动。他随时都可能切断所有与外界的积极沟通,错失情感成长的良机。
饱受情绪困扰的小男孩,会长成愤怒而孤僻的青少年,并且可以预见,他最终会成为孤独而忧郁的中年男人,这不令人担心吗?
那么,男孩需要怎样培养对情绪的认知呢?答案是明确的,他们需要掌握描情感的词语,学会更多表达情绪的方式,而不只是通过发脾气和攻击他人来发泄。他们应该在家里和学校里得到理解和共情,也应该得到鼓励,向他人表达理解和共情。这样,他们才能逐渐建立道德感和良知。
对亲密联结的情感需求,男孩一点儿都不比女孩少。他们在一生中,特别是在青春期,需要一份亲密关系为他们提供支持,使他们从强烈的消极情绪中存活下来。最重要的是,男孩需要一位有着丰富情感的男性作为生活中的楷模。他们不仅要从母亲和其他女性身上学习情感认知,更需要从父亲和其他男性那里学习,因为他们必须为自己打造符合男性身份的语言风格和生活方式。他们必须亲眼看到并相信:情感,也属于男性的世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