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07 5.8折 60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李瑞波//陈其发|责编:冉海滢//刘军

出版社化学工业

ISBN9787122368935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1202140859

上书时间2024-06-0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绪论/001
1.1地球碳循环与土壤001
1.2土壤中的碳形态002
1.3植物的五大运行机制与碳004
1.3.1光合转化机制(“生产力三要素”说)004
1.3.2营养液循环机制(“上下心房”说)005
1.3.3碳养分双通道机制(“四两拨千斤”说)006
1.3.4按既定比例组装机制(“上帝微手术”说)007
1.3.5根际微生态共生机制(“碳交易市场”说)008
1.4何谓“碳掠夺”?009
1.5如何给土壤补碳?009

第2章农业物质循环与农业文明/014
2.1农业文明与碳循环014
2.1.1农业文明的内涵014
2.1.2农业物质循环的本质是碳循环016
2.1.3碳循环的关键技术是碳转化017
2.2我国农业文明传承几千年的密码018
2.3惨重的代价和深刻的教训018
2.4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启示019
2.5农业物质循环的新认知与旧技术020
2.5.1关于多年来普遍应用的主流堆肥技术021
2.5.2生产有机肥的其他动态设施技术021
2.5.3关于有机废液浓缩液喷雾干燥的技术022
2.5.4为什么不可以把沼液直接当液体肥用?022
2.5.5秸秆还田的推行为什么不顺畅?023
2.6农业物质循环的阻碍在碳转化环节024
2.7有机碳与生物炭的区别025

第3章如何制造经济高效的有机肥/027
3.1制造有机肥的目标和加工转化的内涵027
3.2几种典型的有机肥生产模式028
3.2.1简易堆肥028
3.2.2好氧高温发酵—翻堆—烘干模式030
3.2.3封闭式动态发酵模式030
3.2.4“纳米膜”封闭下鼓风式发酵模式031
3.2.5免翻堆自焖干发酵模式031
3.2.6各种有机肥生产模式的比较032
3.3免翻堆自焖干堆肥技术详解033
3.4有机肥的质量检测043
3.4.1简易的“矿泉水瓶鉴别法”043
3.4.2肥料样品浸出液的种子试验044
3.4.3判别浸出液中水溶有机质性质的简易实验方法045
3.5高碳有机肥应用实例045
3.6有机肥厂的办厂条件046
3.6.1基础条件046
3.6.2化验检测条件047
3.6.3各类生产技术人员的培养049
3.7关于生物有机肥049

第4章秸秆还田和有机垃圾简易堆肥技术/051
4.1秸秆还田的重要性051
4.2秸秆就地还田052
4.3作物秸秆建堆(垛)简易发酵后就地还田054
4.4农庄或家庭的有机下脚料及厨余的肥料化057
4.5果园、茶园绿肥作物还田058
4.6香蕉种植片区蕉秆的处理059
4.7规模菜区和果蔬集散地尾菜废果的处理060
4.8坚持秸秆还田的案例061

第5章有机废水和粪污的肥料化技术/064
5.1有机废水的分类064
5.2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与利用065
5.3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与利用066
5.3.1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现状066
5.3.2以沼液为例分析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形成及其产生危害的原因068
5.3.3沼液(垃圾渗滤液、化粪池水)的出路——肥料化069
5.3.4沼液等有机废水分解液的商品化模式075
5.3.5沼液(垃圾渗滤液)分解液的消纳模式078
5.3.6沼液分解效果实例082
5.3.7沼液分解液是优质的水产养殖水体肥084
5.4其他有机废水和养殖粪污的转化利用模式085
5.4.1中浓度有机废水的转化和利用085
5.4.2肉牛粪污处理技术086
5.4.3奶牛粪污处理技术087
5.4.4中小养猪场与有机肥料厂合作的模式088
5.4.5大型养鸡场的粪污处理088
5.4.6小型养殖场粪污废水一体化处理方案089
5.5死畜的处理090
5.6农村多种其他养殖废弃物的联动处理091
5.7农村生活小区化粪池水的简易处理和利用模式092
5.8城市生活区化粪池污水的处理093
5.9生物质能源产业后端处理难题如何破解095
5.10各种废饮料(废果汁)的肥料化技术097
5.11甘蔗种植“双高”方略098
5.11.1我国甘蔗种植业面临低产高成本的瓶颈098
5.11.2高产的解决机制099
5.11.3高糖的解决机制100
5.11.4甘蔗基地就地制取有机营养液的工艺流程100
5.11.5甘蔗基地推广有机废液浓缩液分解利用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102

第6章种养结合/106
6.1种养结合推动农业物质循环是篇大文章106
6.2种与养要合理对等107
6.3为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创造条件108
6.3.1设计好养殖排泄物的处理模式109
6.3.2选择经济高效环保的转化技术110
6.3.3消纳体系的设计110
6.4自然村的种养结合111
6.4.1合理布局,循环通畅112
6.4.2立体种养,多业并举112
6.4.3合作分工,促进就业113
6.4.4经济杠杆,集体富裕114

第7章固液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区域整体推进/115
7.1新时代新目标呼唤创新处理技术115
7.2创新有机废弃物转化利用机制116
7.3城乡一体,合理布局122
7.4把种养结合推进到盐碱地改造中去124
7.5整体推进中的政府担当126
7.5.1整体推进的牵头者和参与者126
7.5.2创新机制的推动者126
7.5.3抓两头,树样板127
7.5.4建立乡镇堆肥厂和配肥站127
7.5.5建立种养结合的新型合作化产业群128
7.6整体推进案例一:大糖业基地物质循环规划129
7.7整体推进案例二:某中心城市郊区的域内农业振兴规划132
7.7.1概述132
7.7.2对龙头企业的选择、定位和区域物质循环规划132
7.7.3域内农业物质循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论证135
7.8整体推进案例三:某省级文明村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137
7.8.1概述137
7.8.2产业布局和生态建设规划138
7.8.3域内产业总产量及经济效益140
7.8.4综合效益和发展前景142

结束语143

参考文献144

附录145

内容摘要
本书以笔者多年大量实践经验为基础,以“碳思维”和有机碳肥理论为工具,详尽地介绍了农业生产、生活中固液有机废弃物的种类、形态、内含物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其“碳转化”为植物有机营养和肥料的工艺方法及实际应用案例。对推动农业物质循环和城乡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本书适用于政府农业和环保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还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也希望本书对于献身乡村振兴的乡镇干部和从事农业物质循环产业的科研人员,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