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精)/跟着名家读经典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14
5.4折
¥
4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施蛰存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4773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1595142
上书时间2024-06-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王富仁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赏析 1
王一心
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
曹植《名都篇》《吁嗟篇》赏析 29
于翠玲
采桑 美女 君子
曹植《美女篇》赏析 41
李 健
柔情丽质 哀怨蕴结
曹植《洛神赋》赏析 49
牟世金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读曹植《白马篇》 65
施蛰存
丈夫志四海 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赏析 77
吴小如
哀婉悱恻 慷慨激昂
曹植《杂诗》赏析 89
金志仁
血泪凝成的诗篇
蔡琰《悲愤诗》赏析 103
伍夫楹
草原风物入诗情
读《敕勒歌》 117
张永鑫
故国与乡思 千载尚有情
王粲《登楼赋》赏析 123
吴小如
看似寻常笔墨 却亲切感人
鲍照诗赏析 131
黄昌年
泼墨山水 形似神肖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赏析 149
吴小如
各勉日新志 音尘慰寂蔑
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赏析 169
周振甫
发乎情止乎礼义
陶渊明《闲情赋》赏析 181
王力坚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195
王富仁
由死观生 切实冷峻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赏析 207
高建新
“返乡就是返回到本源近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 231
苏燕平
孤夜难眠 我心谁知
阮籍《咏怀》(其一)和陶潜《杂诗》(其二)赏析 247
李建中
琴赋一曲尽雅声
嵇康《琴赋》赏析 259
曹明纲
心物相感 情物互生
江淹《别赋》赏析 273
何沛雄
慷慨激昂 淋漓尽致
江淹《恨赋》赏析 287
雒晓春
欲言又止 却道笛声
向秀《思旧赋》赏析 299
吴小如
凝练精致 波澜起伏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赏析 311
吴小如
谁谓古今殊 异世可同调
谢灵运《七里濑》赏析 319
傅正谷
南朝乐府民歌的梦幻杰作
《西洲曲》赏析 327
朱迎平
嬉笑怒骂 刺世疾时
鲁褒《钱神论》赏析343
内容摘要
“跟着名家读经典”是一套名家赏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普及读物,详细解读了古今中外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及其经典作品,作者均为专力于文学研究与欣赏的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萧乾、程千帆、周汝昌、叶嘉莹、袁行霈、吴小如、余光中、谢冕、陈思和等。
本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赏析,涉及曹操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大谢小谢、陶渊明等人的诗歌和魏晋时期的各种体裁的文章,作者有王富仁、吴小如、施蛰存等,观点鲜明,行文生动,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欣赏魏晋南北朝文学。
名著作者:曹操、曹植、蔡琰、王粲、鲍照、谢灵运、陶渊明、阮籍、嵇康、江淹、向秀、陆机、王羲之、郦道元、丘迟……赏读作者:施蛰存、吴小如、周振甫、牟世金、傅正谷、王富仁、谭家健、金志仁、何沛雄、伍夫楹、王英志、朱迎平、王力坚、张国星、李建中、张永鑫……
精彩内容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赏析王富仁
作者介绍王富仁(1941—2017),山东高唐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著作《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文化与文艺》、《历史的沉思》、《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等。
推荐词“为什么在‘三百篇’之后,四言诗衰落了下去,而到了曹操这里又回光返照,突发异彩,而后又一蹶不振,从此息影于文坛?这个原因,似乎还没有人细谈。现我谈点未必正确的意见,以贡献于大方之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其一)“‘三百篇’之后,曹操的四言诗,最为杰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册第254页)这个评语,至为精当。但为什么在“三百篇”之后,四言诗衰落了下去,而到了曹操这里又回光返照,突发异彩,而后又一蹶不振,从此息影于文坛?这个原因,似乎还没有人细谈。现在我谈点未必正确的意见,以贡献于大方之家。
“三百篇”以四言为主,我们称之为四言诗,以与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长短句(词)和现代的自由诗相区别,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我认为,《诗经》的四言诗的“诗”和后来的五言、七言诗的“诗”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严格说来,《诗经》中的诗好,并不在于它们是“四言”诗,而在于它们的抒情状物、叙事表意,在于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中国诗歌意象系统的基础构架,但作为四言之诗,我们读的时候,会感到它的词语的节奏与其表达的情感本身并不十分协调,读起来有些硬,与所抒之缠绵悱恻或欢快愉悦的情绪格调不统一。这个原因何在呢?因为它原本不同于后来我们所说的诗。后来的诗是文人的个人创作,是为读的,不是为唱、为舞的,而单纯为读与同时为唱、为舞是有巨大差别的。读,是以词语的节奏为节奏,唱则是以曲谱的节奏为节奏,它严重地改变了词语本身的节 奏,这种区别就是现在的诗与歌词的区别。若歌舞同时,以歌伴舞,其歌的曲谱又要接受舞的限制;舞的节奏是人体形体动作的节奏,与歌的声音的节奏是有分有合的,有些歌的节奏难以用形体动作来表现,而形体动作的节奏也并不都能合于音乐的节拍。这样,用于歌与舞的词就与单纯读的诗有了很大区别。我们知道,《诗经》的“诗”,是诗、歌、 舞的综合体,而不是后来我们所说的诗,用现代的话说来,它们实际是舞曲之词。过去我们有一种说法,好像《颂》与《雅》是为舞与乐所撰之词,而《风》则是为诗谱曲,先有诗而后有乐、有舞。这就是元代吴澄所说的:“《国风》乃国中男女道其情思之辞,人心自然之乐也。故先王采以入乐,而被之弦歌。”“《风》因诗而为乐,《雅》、 《颂》因乐而为诗,诗之先后与乐不同,其为歌辞一也。”(《〈校定诗经〉序》)我对这个说法有所怀疑。我认为,不论是《颂》、《雅》,还是《风》,在其起源的意义上都是诗、歌、舞的一种综合性行为,如若按照吴澄的说法,好像那时的民间有些像我们现在的诗歌爱好者,一有感触,便写出或读出一首诗来,待到被王的乐官采去,才谱以音乐、被以管弦,用于唱,用于舞。实际上,这在古代是极难想象的。说的行为本身是不会演化为诗的,因为说较之诗更有明确性,诗在开始时必然是与歌相伴随的行为,及至歌成,其词才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形式从歌中独立出来,成为后来的诗,而在人们有了独立的诗的概念之后,才会想到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触。直至现在,还有很多人一生有很多感触而想不到用诗表达,因为在他没有一个诗的独立概念之前,是不会自然地作出诗来的。农村的诗人很少,但歌手颇多,他们的歌词与他们的歌唱行为是同时产生的,欲歌方有词,无歌便无词。《国风》不但与歌同体,与舞大半也是同体的。只不过《颂》和《雅》的歌、舞都是有组织的行为,而《国风》的歌、舞大半都是即兴的自然性行为。汉族人的“严肃”,是后来的事情,是在礼教制度发达起来之后。只要看一看现在的儿童,就知道任何一个民族的童年时期都是很活泼的。儿童在会作诗以前,就会咿咿呀呀地唱出一些歌来,就会蹦蹦跳跳地跳出一些舞来,他的歌有词,其词有意义,是在后来的事情。在三百篇成书之前的汉族人,也必然与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一样,是能歌善舞的,《国风》就是那时歌、舞中的唱词。《国风》的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的复沓就是与歌舞同体的有力证明,并且更与舞有关。中国后来的诗大都很短小,因为用文字表情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言尽意犹在,不受文字长短的太大限制,歌、舞则不同,歌必须有一定的长度,唱了四句就不唱了,你会感到歌才开头,还没有酝酿成一定的情绪。舞就更是这样,一首短诗不成歌,一首短歌不成舞,舞的时间要有更大的长度,才会造成一定的气氛。《国风》当记录为诗的时候,肯定还是以词义为准减少了复沓的次数的,但即使如此,这复沓本身就显示了它与歌,特别是与舞的结合。不过在乐官搜集时,舞与乐难以记录,主要记下词来,然后再重新配曲,用于歌舞,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能说《国风》是先有诗而后有乐、舞。
《诗经》之诗是诗与乐、舞的统一体,所以就不能用四言说明它的艺术上的特征,因为它的节奏和韵律不是由它的词语本身所决定的。我在初中上学时用的是《文学》课本,它的第一册的第一课就是《诗经》中的《关雎》,那时是作为诗读,其意境、其描写、其所抒之情当然还是觉得出的,但读起来硬硬的,感觉不到诗本身所抒发的那种缠绵的情思,后来学口琴,在一本口琴曲集中,看到瞿希贤为《关雎》谱的曲子,我就用它来练习吹口琴,口琴虽然没有学会,但我却知道在为这首诗谱上曲子之后,其韵味与它所表现的感情情绪就会非常和谐了,就不会感到硬邦邦的了。音乐改变了词语本身的节奏,所以《诗经》中的诗严格说来不一定就是四言诗的节奏。作为纯粹的诗创作,屈原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块丰碑。他的《九歌》也是写来用于歌舞的,但这只说明了他与中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其三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鸮鸣衡扼,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其四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常太息。
其五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其六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裯,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其七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诗人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据《魏志·陈思王传》载:他少有俊才,聪敏好学,曹操对他很钟爱,几次想立他为太子,由于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终于失宠。而曹丕则“御之以术,矫情自饰”,遂得定为嗣。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以后,猜忌兄弟 诸王,对他施行压制和迫害,屡次将他贬爵徙封,他很不得志。他的生活和创作,可以曹丕称帝那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作,主要是表现自己向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也写了一些反映战乱和人民疾苦的诗,具有进步意义。后期 诗歌大多抒发渴望自由、反抗迫害、蔑视庸俗的思想感情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由于时遭迁徙,处境窘困,骨肉之情,流 离之苦,他真实地体验到了人生的悲痛和被迫害的哀伤。这篇《赠白马王彪》更是悲愤交集地控诉了曹丕等人的残忍与酷虐,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黑暗。
这首诗是曹植的著名作品。全诗按思想内容的段落,分为七章。七章不是七首,诗仍是一首。汉魏时还没有长篇五言诗,像唐代的五言古诗。所以思想内容多的诗,不是七句八句可以表达,就采用分章的办法。这种形式,古代称为“连章”,现代名为“组诗”。
本诗前有一段“诗序”,说明写作这首诗的时、地和本事。序文说:黄初四年(223)五月,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和我一同来到京城,行会节气之礼。到洛阳不久,任城王暴卒。到了七月,我和白马王归回封地,本可同路东行,后因监国的官吏,迎合皇上的意旨,认为二王归藩,沿途不得同行同宿。心中每每痛恨,因为永别可能就在几天之内,可以把自己心里的话剖白出来,跟白马王告辞,就悲愤地写成这首诗。
诗的第一章,写初离京都的心情。这章诗措辞委婉,但流露出深心的怨抑和伤感。开篇两句叙说这次来京,本为晋谒皇帝,现在是朝会已毕,即将返回旧疆。诗人此刻虽已徙封雍丘,但仍居鄄城,所以诗中的旧疆是指鄄城。三、四两句,写早晨从洛阳出发,傍晚时分经过首阳山。首阳山在洛阳东二十里,是东归的第一站。“伊洛”四句曲写经过伊水、洛水的当儿,河水既深且广,没有桥梁可以渡过,只好乘船越过惊涛巨浪。想到行旅的艰苦,而又遭生离死别,诗人在“怨彼东路长”这句中,突出“怨”字以示内心的悲伤。“东路”,即东归之路,诗人的哀怨,分明来自骨肉的惨别和政治上遭受的冤屈,只说“怨东路之长”,可见有悱恻之情,极为哀婉。接着以“顾瞻”两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明自己虽已离开京城,但非常眷恋,因而回头西望,极目伤怀。眷恋之深,正见受压迫之重。这章是全诗的开 端,也是长歌当哭的开始。
第二章写越过伊、洛二水之后,正逢霖雨,道路泥泞,欲前无路,人马疲累,不堪其苦。这章先写路过太谷的情况:“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太谷亦称通谷,在洛阳东南五十里。诗人感到此刻太谷更加寂寥深远,山上的树木,却显郁郁苍苍,外界凄凉的景色,更衬映出行人心境的忧伤,接着以“霖雨泥我涂”四句,写路上因为连日下雨,泥泞阻塞了归路,河水泛溢,四野洪潦,大路上无法通行,只得改走山路,登高陟险增加了行旅之苦。结句“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修坂”,即长坡。陡峻的山坡路,高到天上,马也累得病了。《诗·周南·卷耳》篇:“陟彼高冈,我马玄黄。”“玄黄”指马病,意思是:玄色的马因病极变成黄色了。《离骚》:“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两句是说:仆夫悲感,我马思归,而道路曲屈,顾瞻难行。诗人兼用《诗》、《骚》之意,通过人马困顿,含蓄地诉说旅途的艰苦。不说内心的悲抑,而悲抑自在其中。
第三章从人事着笔,由政治上遭受的迫害,表明兄弟不得同路相亲,是由于小人的离间。 起笔以“玄黄犹能进”紧承前章,“犹能”表示进一层的转折。“玄黄”四句是说:马虽病了尚能奋力前进,而我心的郁 结之情却无由纾解。我之所念,乃在于亲爱者的离别,我和白马王是亲骨肉,却连结伴同行这点自由也被剥夺,几天以后即将长期分别,我怎能抑止内心的惨痛!接着以“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两句,表明在初出都时候,尚未有“异 宿止”之命,只因出都以后,监国使者和一些官员,讨好皇上,佞言希旨,才中途下了命令不许二王同路。(这两句诗的命意,序文中本有说明,这里是重新申诉。)诗人对这些小人深恶痛绝,于是大声痛斥道:“鸱鸮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鸱鸮俗称猫头鹰,是不祥之鸟。豺狼是恶兽。现在鸱鸮竟在乘舆之侧作不祥的喧嚣,可见皇帝身边小人之多;豺狼居然当道,可见政治的黑暗。这批邪恶的小人,又像苍蝇那样颠倒黑白,搬弄是非,致使亲兄弟反而被猜忌被疏远,谗佞反而成为亲信,何等痛心的事啊。如果说,前两章抒发的只是怨悱悲苦之情,这一章则是迸发了不可遏止的悲愤了。不难看出,其矛头所指,乃是曹丕那个阴暗的政权,在文字上可说是淋漓尽致。这章结句说:“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诗人痛感在朝谗人既多,自己又欲还无路,日暮途远,只有含悲揽辔、徘徊不前,而有人间何世之感!
第四章通过秋天原野日暮凄凉的景象,抒发自己感物怆怀的心情。首二句承前,表明自己虽是踟蹰不前也难以停留。而兄弟别后的相思,则是永无终极的。中间八句,写旅途中原野萧条的景象:秋风已经吹来了微凉,寒蝉在近旁哀 唱。原野上满是秋意。夕阳很快在西方下落,飞鸟振翅向林子里归飞。孤兽在寻找自己的群体,衔着草儿也无心去吃。 诗人借景抒怀,在八句中写了秋风、寒蝉、落日、归鸟、孤兽等等物象。鸟且思归,兽且求侣,见到这些物象,怎能不增添离别之悲。“感物怆我怀,抚心长太息”两结句,表明诗人在此时此刻,只有把内心的哀痛,付之长叹了。
诗的第五章,进一步倾诉哀痛的根由,痛感人生无常,由任城王的暴死则有死生之感,对白马王则更添离别之悲。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八句,感叹命运总是和心愿相违背的,怎奈想念到同胞兄弟,竟然在仓促之间长离人世,死者的孤魂,虽已飞回旧日的封地,而灵枢仍然寄放在京城。想到自己和白马王很快也会死去,一旦身衰,亡没也无从避免。这几句情绪低沉而词意激烈。悼念逝者,甚至也是对存者不幸遭遇的痛悼。“人生”以下六句,则是诗人在悲痛中自求解脱之语。诗人说: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就像太阳光照下的朝露,一忽儿露珠就会晒干。“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这就是惨痛的人生现实。人到晚年,就像太阳在桑榆之间,这种晚景,想留也不会多久,时光流逝之快,就是最快的光和声也追赶不上。自己也并非金石,抚事怆怀,却也不能抑止哀感。人们常用“痛定思痛”这个词语,表示最大的悲痛,乃在于痛定以后的回思。诗人由于哀痛无由诉说,于是归咎于天命之可疑,归咎于人生的无常,于是感到自己和白马王虽在盛年也竟有桑榆晚景之叹。 第六章写安慰白马王之情,也借以自慰。开头两句“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诗人深感内心的悲痛,影响到自己的精神,所以力求撇开悲痛,警示自己不要再提起它。接着就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等八句,于痛楚中陡作振奋。诗人认为大丈夫志在四方,纵使相隔千万里,还感 到好像就在近邻一样。徜使友爱之情彼此没有减少,相隔虽远,在情谊上倒反会与日俱增。何必定要同衾同裯地生活在一起,然后才能互展深情呢!再说如果为了别离就忧伤成病,那就是幼稚的少年儿女之情了。这八句词气慷慨,情调转为高昂。然而内心的悲痛,并未完全解脱,毕竟还是难以忘情,所以在这章的结句说:“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对于生者的离别,尽管能用“万里若比邻”的豪语,互相勉励,而对于骨肉仓促的永别,则不能克制其悲辛。显然,这两种心情是极其矛盾的,但这种矛盾的存在,正符合诗人的身世,表明诗人是个有血有肉、有理智、有性情的真 人。所以在这章诗中,虽然在心情上交织着痛苦和矛盾,而在文字上,正是出于肺腑之词。
诗的末章写惜别的深情。这章前四句因任城王之死,从苦辛中省悟到“天命可疑”、“求仙无用”,更和第四章中“天命与我违”相呼应。次四句因祸福无常,变故发生在顷刻之间,表明百年善终,谁也没有把握。因后会难期,更不知和白马王重新欢晤能在何日?又不免使人肺肝摧裂。最后四句:“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是本章的结语,也是全诗的总结。语挚情深,前二句是深心的祝愿,后二句则是点明赠别之意。而在感情的披露上却又达到高峰,语虽平淡,而字字血泪。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赏析吴小如
推荐词谢灵运写山水诗,贵在其善于用精美准确的词句客观地刻画出山水景物奇异而微妙之处,读之有似观赏细腻的工笔画。然而这种精心刻意的描绘,又与他一生复杂多变的政治处境和矛盾纠缠的思想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同为山水诗,他的作品 既不同于鲍照,也不同于谢朓。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谢灵运是晋代世家大族名将谢玄的孙子。在当时的门阀 制度下,他作为豪门世族的后裔,不仅拥有大量财产,而且政治上影响也很大。尽管宋武帝刘裕出身不够高贵,倚仗兵权在握才篡夺了晋室天下,做了皇帝,但他对当时的豪门世族还是要拉拢敷衍的。所以在刘宋开国以后,谢灵运虽未身居知要,却依然在朝任闲散官职,名气还是很大的。等刘裕一死,少帝即位。由于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倾轧,谢灵运终于受到排挤,于永初三年(422)七月出任永嘉(在今浙江)太守。这首《邻里相送至方山》,便是写他离开帝都建康(今南京市),于京城东面大约五十里的方山码头上船,与送行的亲友告别时的具体情景和思想活动的。方山,又名天印山,以山形如方印而得名。
四十多年前,我在北大听俞平伯先生讲授古典诗词,曾听到这样一个精辟的论点,即古今作家创作诗词,有“写”出来的,有“作”出来的。“写”指自然流露,仿佛从笔下随手挥洒而成,大约如苏轼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而止于所不得不止”,“作”则须精心刻意,字斟句酌。当然“作”出来的诗词有时难免矫揉造作,有生硬的斧凿痕迹,而“写”出来的作品也难免信笔敷衍的率意之作。根据俞老的意见来品评晋、宋之际的诗人,我认为不妨这样看:陶渊明的诗仿佛是“写”成的,而谢灵运的诗则十之八九是“作”出来的。盖陶诗平易近人,明白如话,而谢诗则比较浓缩凝练,精密谨严。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说,即陶是以散文为诗的,所以冲淡疏朗;而谢是以辞赋为诗的,所以工巧雅粹(谢诗多对偶,但不讲平仄,故虽近于骈俪却并非律诗,与齐梁以后之作还不一样)。陶诗是天然美,而谢诗则巧夺天工,多靠人力。读陶诗如散步于乡间原野,景色平常而得天真之趣,读谢诗则如置身于巧匠布置的园林,或面对堂皇秀丽的金碧山水,尽管带有人工雕饰的痕迹,却不易一眼望尽,有耐人寻味的特色。读者如囫囵吞枣或浅尝辄止,是不大容易领略其佳处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谢灵运研究得并不够,因此评价也欠全面和公允。看来这方面我们还是有许多领域要深入细致地进行探索挖掘的。
前人谈谢灵运,都认为他是山水诗人之祖。而山水本自然景物,观赏者角度不同,思想感情每个人都不一样,同一风光,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就未必面貌相同。所谓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窃以为谢灵运写山水诗,贵在其善于用精美准确的词句客观地刻画出山水景物奇异而微妙之处,读之有似观赏细腻的工笔画。然而这种精心刻意的描绘,又与他一 生复杂多变的政治处境和矛盾纠缠的思想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同为山水诗,他的作品既不同于鲍照,也不同于谢朓。而谢灵运诗的真正特点,我却认为在于他能用深细的笔触来摹现其内心微妙的感情。即如这首《邻里相送至方山》,就不是山水诗,而是一般的赠别抒情之作。表面上虽语多旷达,骨子里却是恋栈朝廷的,作者终于用凝练而微带生涩的语言把这一真实而隐曲的思想给勾画出来了。这就是谢灵运诗值得借鉴的地方。
此诗共十四句,前四句和中四句各成一小段落,末六句自成起讫,而这六句中,每两句又各为一层意思。其中最 难讲的是中间“析析就衰林”四句。我个人认为,自闻人倓《古诗笺》至近人余冠英先生,包括黄节、叶笑雪等注本,除尚未出版的顾绍伯《谢灵运集校注》还不曾见到外,几乎没有一位是把它讲透了。这里姑陈己见,亦未敢自以为无舛误也。 开头四句写自己将出任郡守,因与邻里有旧情而不忍分别。“祗”,敬。古书多以“祗”字与“奉”、“承”、 “仰”、“候”等动词连用,因此“祗”字亦含有上述诸词之义。“役”,行役,指出任郡守是为朝廷服役。“祗役”,敬其职役,指郑重对待皇帝的任命,故须到官就职。 “皇邑”,犹言帝都。第一句是说由于敬承王命而服役赴郡,故出京远行。第二句是说要去的目的地。永嘉在今浙江,古瓯越之地。“相期”的“相”,虽有互相、彼此之意,却不一定有对方存在。这里的“相期”只是期待、打算的意思。“憩”本是休息、止宿,这里用得别有深义。作者到永嘉是去做官,不是去度假,到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