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忧乐圆融: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 忧乐圆融: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忧乐圆融: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6.16 4.9折 95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邢爽|

出版社光明日报

ISBN9787519472986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5元

货号1203260670

上书时间2024-06-0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邢 爽,女,吉林省长春市人。2015年6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索》《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解题及研究范围说明
  二、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资料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不足
第二章  从浇漓靡风到圣贤气象
  第一节  唐末、五代士人的浇漓靡风
    一、忠义之风荡然无存
    二、纵情享乐、遁迹世外之风盛行
  第二节  北宋士人的圣贤气象
    一、心忧天下、尚志节
    二、寻孔颜乐处、适意自得蔚为风气
  第三节  从浇漓靡风到圣贤气象之时代思潮背景
    一、社会的转型与士大夫政治地位的提升
    二、儒学的中衰与佛学思潮的“乘虚而入”
  小结
第三章  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精神气象转变之关联
  第一节  北宋的佛学精神
    一、入宋后佛教的恢复与禅宗的再兴
    二、禅宗的心性思想
    三、北宋智圆、赞宁、契嵩等高僧对儒、释的调和
  第二节  北宋士大夫与佛禅之关涉
    一、北宋士大夫的排佛之势
    二、北宋士大夫的学佛之风
    三、北宋士大夫倡“天下无二道”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北宋士大夫儒佛会通的理论背景
    一、儒佛人性与佛性的相互吸纳
    二、儒佛生命价值与生死苦乐的殊途同归
    三、儒佛社会伦理与入世、出世理论的融合统一
  第四节  北宋士大夫佛学与士风转变之关联
    一、佛禅悟入本体的思维模式对士大夫理性精神的敦促
    二、佛性的内在超越对士大夫主体自觉实践精神的催发
    三、佛教理想人格对士大夫精神境界的提升
  小结
第四章  北宋士大夫“儒佛交融”的精神理路
  第一节  北宋士大夫的“圆融精神”
    一、“圆融精神”的来源
    二、“圆融精神”的表现
  第二节  北宋士风的转变与思想学术之关系
  第三节  理学的发生与佛学之因缘
  第四节  佛学向儒学的靠拢
  小结
第五章  范仲淹与佛学
  第一节  范仲淹理学先驱之地位及其对理学的实际贡献
    一、范仲淹与北宋士风的转变
    二、范仲淹对后辈理学重要人物的识拔
    三、范仲淹对儒学精神的复兴
    四、范仲淹对理学思想上的实际贡献
  第二节  范仲淹对佛学的服膺及与其学术思想上的关联
    一、范仲淹与佛禅的渊源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阐释了北宋士大夫坚守儒家核心价值观念回应佛教的挑战,从身心修养、哲学思辨、个体安顿三个层面展现了其文化自信的状貌和内在逻辑。北宋士大夫重新高举儒家内圣外王、忧乐圆融的道德价值圭皋、开启了修儒家之本、以儒释佛的文化自觉,彰显了北宋士大夫传承儒家精神传统的文化担当。本书还探讨了范仲淹、周敦颐、二程、苏轼等北宋士大夫代表的圆融精神、超越境界的人格表现,阐释了理学发生阶段士风的转变与思想学术转型之关联。唐宋之际,中国文化思潮的演进过程,既全面展现了儒家士大夫吸纳佛家思想充实儒学,回击佛家挑战的文化自觉,也印证了中国传统哲学“内在超越”的精神特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