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叙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6.27
6.6折
¥
85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陈丽竹|总主编:张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26547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5元
货号1203193679
上书时间2024-06-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陈丽竹,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文学博士,现任教于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德国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从事中德文学关系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二十世纪德语左翼文学中的中国叙事研究”,出版译著2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丛书主编简介:张帆,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与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双聘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从事德语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等。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革命”的概念流变与中国革命叙事
第二节 “左翼”与德语左翼作家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政治神话与革命叙事
第一节 “神话”的关键词:虚构与现实
第二节 政治神话的现实指涉:政治秩序与共同体意识
第三节 政治神话作为起源:虚构想象与历史叙事
第二章 政治概念的人格化:中国革命英雄叙事
第一节 从个体到群像:标准化的英雄构型
一、个体英雄:“行走的党”
二、群像速写:觉醒的中国
第二节 从起点到终点:英雄成长模式
一、启迪—觉醒
二、告别—叛逆
三、受难—殉道
第三章 政治新秩序的召唤:欲望书写与中国女性觉醒
第一节 新爱情:革命伦理规约下的“强强”模式
一、革命的爱情:“红色阵线!”
二、政治的身体:“探索一个火热的灵魂”
第二节 新女性:“燃木与火星”
一、苦难:身体与阶级
二、斗争:性别与革命
第四章 政治实践中的空间神话:动荡的中国
第一节 政治型塑的地理景观
一、乡土:革命诗情之审美
二、城市:工业文明之“审丑”
第二节 阶级斗争的微观场景
一、上海罢工潮与工厂:权力规训下的斗争
二、省港罢工潮与轮船:流动空间中的反抗
结语
参考文献
\"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动荡、思想纷争、政治派别林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德语国家的左翼知识分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法西斯主义、实现平等民主的愿景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创作契机。一批具有世界革命意识的德语作家,如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和埃贡·基希等将书写视域延展至正在经历无产阶级革命与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国,并选取中国革命题材进行文学创作。
本研究正是由此展开。作者选取其中典型的小说、报告文学和戏剧等作品,在“政治神话”(politischerMythos)这一理论视域下剖析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情节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切入文本,探讨这一类型化文本的叙事特征及内在逻辑。 \"
主编推荐
本书选取德语左翼作家笔下,英雄叙事、女性形象、空间叙事三个维度,探索东西方不同话语与文化体系中的契合点,拓宽中国革命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组成部分的世界性讲述维度。目前国内的德语文学研究中,尚无对德语左翼文学做出整体研究的专著,其中,德语左翼作家所创作的中国革命文本亦没有得到系统性研究,而本书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作者选取文本巧妙、分析鞭辟入里,而本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向读者呈现了这份国际主义精神和文学实践,勾连起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性文学空间。
精彩内容
\"当以无产阶级新女性的身份出现在具有解放意识的革命叙事中,她们打破了优雅、情感、家庭、肉体等男性视角下的弥散性特征,不再以男性主宰的欲望角度将自身理解为片段式或消解性的存在。女性或是旗帜鲜明地喊出女性解放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口号,或是产生了突破旧秩序樊篱的新思想。尽管对革命的参与深度不尽相同,但这一批新女性形象所迸发的火星已经隐隐照亮了女性革命事业前进的道路,她们所投身的反资本主义、反父权双重压迫的斗争体现出动荡的中国社会巨大的裂隙与伤痕。
笔者认为,西格斯文本中的女性——《杨树浦》中的女工徐茵徐喜和阿瑞、《失散的儿们》中的无名姑娘、《纲要》中的兰惜与《战友们》中的桔熙颇具代表性。她们身上的革命者身份远大于女性身份,摘去了自身的性别特色,自觉地熔铸在革命英雄群像中。徐茵回到家后,想的是:“工厂里在裁员,在罚款,监工朝着青年工人挥舞棍子。 ……而她,已经渐渐看清了这一点。 她还清楚地知道,现在睡觉和庆祝五一是不可兼得的。”护送纲要的廖汉新想起自己的女友时,想到“女友是工人,早上可以在工厂碰见可靠的人,所以尽快找到女友就等于前进了一大步”。 当与孩子分别的时候,廖彦凯的妻子则表现得“很平静,仿佛她的心和孩子只是两块石头。不过廖注意到她的眉毛一直在抽动着”。西格斯塑造了一个放弃儿子、 一心投入战斗的妻子形象,以此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者在奋斗过程中的舍弃与选择。这位母亲的出现绝非意在体现革命者的无情冷酷,反而是以凌驾于母爱之上的革命激情反证无产阶级斗争的优先地位。上述角色的女性姿态一掠而过,又很快被她们身上浩然的革命正气冲走,这一书写倾向在《失散的儿子们》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个姑娘照顾他。这个姑娘从军前曾在城里教书。她感受到他对知识的渴望,所以不等他伤势完全好转,就一边照料他一边教他。因为发烧而变得身体虚弱,也出于对那姑娘的好感,陶生给她讲了自己父亲的事,而平时他对此只字不提。 ……那姑娘只是回答他说:‘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这位无名无姓的姑娘一闪而过地出现在陶生的革命之路中,此后再无笔墨。从剧情功能的角度观览全篇,她的出现仅仅用于展现“革命者兄弟姐妹大家庭”的政治理念。概而言之,西格斯在塑造革命女性的时候,通过去女性化的策略以强化蔡特金所说的合作者与工作伙伴形象。女性的出现是基于无产阶级大团结的叙事目的,她们承担起革命叙事中的性别角色“份额”,作者或表现她们乐观坚韧的政治信仰,或将之作为民族觉醒与社会文明的象征,性别的功能大于性别本身,使之成为革命女性的“代言人”。因此尽管作者有意识地安排这些女性出现在文本各处,但并未聚焦作为性别群体的“女性”,整个文本的叙述重心仍然放在革命英雄群体中。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