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9.86
3.2折
¥
62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田洁玫著
出版社经济日报
ISBN9787519608699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1202381452
上书时间2024-06-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田洁玫,女,生于1988年,河南焦作人,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201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公共管理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信息化管理研究。有《“五化”视角下鹤壁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高标准粮田区耕地质量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河南省鹤壁市为例》等论文公开发表。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三化”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三、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四、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概况
二、研究数据来源
第四节研究目标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涉及的基本概念
一“三化”协调发展相关概念
二、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相关概念
第二节研究的理论支撑
一、系统科学理论
二、耕地保护理论
三、布局优化理论
第三节研究的逻辑基础
一、“三化”协调发展与耕地保护
二、耕地保护与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
三、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与“三化”协调发展
第四节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研究框架结构
二、研究框架内容
第三章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第一节基于“三化”协调发展历程的研究阶段分析
一、“三化”协调发展历程划分
二、研究区时段选择与阶段确定
三、研究区“三化”协调发展阶段概况
第二节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耕地利用变化分析
一、遥感影像选择与预处理
二、遥感影像解译分类过程
三、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第三节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一、耕地自然质量评价体系
二、耕地自然质量评价分析
三、耕地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第四节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耕地变化规律总结
一、“三化”协调发展形成阶段耕地变化规律
二、“三化”协调发展提升阶段耕地变化规律
三、“三化”协调发展下的耕地变化规律总结
第四章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耕地变化驱动机理分析
第一节变量提取及标准化处理
一、耕地变化的因变量提取
二、耕地变化的自变量提取
三、变量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第二节耕地变化驱动模型分析
一、耕地变化驱动模型选择
二、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分析
三、耕地质量变化驱动分析
第三节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一、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因素分析
二、基于工业化城镇化的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三、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结
第四节基于耕地变化驱动机理的耕地保护问题思考
一、耕地变化驱动机理总结
二、耕地保护相关问题思考
第五章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耕地布局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模拟预测方法及精度检验
一、模型方法选择
二、模型方法原理
三、模型实现与模拟精度
四、历史情况与精度验证
第二节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情景模拟预测
一、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情景设定
二、情景I:基于“三化”协调发展形成阶段的预测
三、情景II:基于“三化”协调发展提升阶段的预测
四、基于两种情景模式的模拟预测结果比较
第三节基于情景模拟预测结果的耕地布局稳定性分析
一、耕地布局稳定性数量分析
二、耕地布局稳定性空间分析
三、耕地布局稳定性质量分析
四、耕地布局稳定性分析总结
第四节基于布局稳定性分析的耕地可持续利用探究
一、耕地稳定性面临风险挑战
二、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探究
第六章“三化”协调发展下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分析
第一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目标要求及过程方法介绍
一、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具体目标
二、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达标要求
三、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实现过程
四、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方法原理
第二节“三化”协调发展下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指标体系
一、基于双重目标对接的指标选择
二、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指标处理
三、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权重确定
第三节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结果
一、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水平测算
二、高标准粮田空间布局优化结果
三、高标准粮田时序布局优化结果
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方优化结果
第四节基于布局优化结果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一、兼顾耕地保护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二、提升规模连片性与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理顺资源布局与绿色可持续化关系
第七章“三化”协调发展下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路径
第一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原则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二、科学布局、协调推进
三、集中连片、规模开发
四、多措并举、综合优化
第二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现状
一、主要制约因素
二、潜力提升基础
第三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措施
一、耕地质量保障措施
二、技术服务保障措施
三、粮食生产保障措施
四、基础设施保障措施
第四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建议
一、法律产权层面
二、政策制度层面
三、经济机制层面
四、管理体制层面
第八章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参研项目及学术论文
1116771117212323293030313434343640404244464748495050515454545555565759637272747783838485878787889191919298103103106108108108110111111111112113114116116117120123124124126129131132132133135135135136137137140140142144147147151154156159159160161163163163164164164165165166167168168170171172172174175177179179181182184209222
┃图清单┃
图清单
图1-1鹤壁市区位示意图24
图1-2鹤壁市地形示意图25
图1-3鹤壁市人口与城镇化率变化图26
图1-4鹤壁市GDP与一二产业比例变化图27
图1-5鹤壁市粮食总产量与亩产变化图28
图1-6鹤壁市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29
图1-7技术路线图33
图2-1概念关系图38
图2-2逻辑机理图46
图2-3框架结构图51
图3-1研究区主要农作物物候简图57
图3-2研究区三期遥感影像裁剪图59
图3-3鹤壁市三期土地利用类型图62
图3-41993、2003、2013年鹤壁市耕地变化图63
图3-520年间各区域耕地变化情况图65
图3-620年间各区域耕地PLAND与LPI指数组合图68
图3-7鹤壁市1993—2003年耕地增加与建设用地增加构成及
比例图71
图3-8鹤壁市2003—2013年耕地减少与建设用地增加构成及
比例图71
图3-9鹤壁市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指标图75
图3-10鹤壁市耕地自然质量评价图76
图3-11鹤壁市各区域三期耕地平均自然质量变化图79
图3-121993—2003年鹤壁市各区域不同变化类型耕地平均自然
质量图80
图3-132003—2013年鹤壁市各区域不同变化类型耕地平均自然
质量图81
图3-14鹤壁市两时段不同转移类型耕地平均自然质量图82
图4-1鹤壁市耕地数量与质量相关关系图88
图4-2主成分因子碎石图93
图4-3各主成分旋转因子载荷雷达图95
图4-4鹤壁市三期各区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综合得分图96
图4-5各主成分旋转因子载荷雷达图100
图4-6鹤壁市三期各区域耕地质量变化驱动力综合得分图101
图4-7浚县三期耕地与农业生产水平关系图104
图4-8浚县三期耕地与农业技术进步关系图104
图4-9浚县三期耕地与农业种植结构关系图105
图4-10浚县三期耕地与耕地区位水平关系图106
图4-11淇滨区两期耕地与社会经济水平关系图107
图4-12淇滨区两期耕地与农民自身情况关系图107
图4-13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耕地变化驱动机理图109
图5-12013年鹤壁市土地利用模拟预测图115
图5-2情景I下2023年鹤壁市土地利用预测图117
图5-3情景I下20年间鹤壁市土地利用空间发展示意图119
图5-4情景II下2023年鹤壁市土地利用预测图120
图5-5情景II下20年间鹤壁市土地利用空间发展示意图122
图5-61993—2023年鹤壁市耕地重心变化示意图127
图5-72013—2023年鹤壁市耕地变化转移图谱128
图5-82013—2023年鹤壁市各区域不同变化类型耕地平均自然
质量图130
图6-1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指标图142
图6-2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准则层指标导向分级图147
图6-3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目标层综合水平分级图148
图6-4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综合水平图150
图6-5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地块平均水平图151
图6-6鹤壁市高标准粮田空间布局优化图152
图6-7鹤壁市高标准粮田时序布局优化图155
图6-8鹤壁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方布局优化图157
┃表清单┃
表清单
表3-1鹤壁市三期遥感影像参数表57
表3-2土地利用类型划分说明表60
表3-31993/2003年TM/ETM+(432)与2013年OLI-TIRS(652)
遥感解译标志表60
表3-4鹤壁市三期分类结果精度检验表62
表3-5鹤壁市三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比例汇总表63
表3-6鹤壁市各区域三期耕地面积与周长汇总表64
表3-7鹤壁市20年间耕地变化速度与动态度表65
表3-8鹤壁市20年间各区域耕地贡献程度表66
表3-9鹤壁市各区域三期耕地类型指数汇总表67
表3-10鹤壁市各区域三期耕地景观指数汇总表68
表3-11鹤壁市两阶段土地利用转移面积矩阵表69
表3-12鹤壁市两阶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变化量汇总表70
表3-13鹤壁市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指标量化标准表73
表3-14KMO和 Bartlett检验表74
表3-15评价指标权重表74
表3-16鹤壁市各区域耕地自然质量情况表77
表3-17鹤壁市各区域三期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统计表79
表3-18鹤壁市各区域不同变化类型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统计表8
表3-19鹤壁市不同转移类型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统计表81
表4-1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表89
表4-2特征值和因子贡献率表93
表4-3因子载荷矩阵表94
表4-4各指标主成分得分表96
表4-5拟合优度检验表97
表4-6显著性检验表97
表4-7多元线性回归参数结果表98
表4-8特征值和因子贡献率表99
表4-9各指标主成分得分系数表100
表4-10拟合优度检验表102
表4-11显著性检验表102
表4-12多元线性回归参数结果表102
表5-1鹤壁市2013年土地利用类型模拟精度表115
表5-2情景I下2023年鹤壁市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比例汇总表118
表5-3情景I下2023年鹤壁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表118
表5-4情景II下2023年鹤壁市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比例汇总表121
表5-5情景II下2023年鹤壁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表121
表5-6鹤壁市各区域2023年与2020年耕地面积及比例对比表124
表5-7鹤壁市各区域2013—2023年耕地面积变化表125
表5-8鹤壁市2013—2023年土地利用转移面积矩阵表126
表5-9鹤壁市四期耕地重心坐标表127
表5-10鹤壁市各区域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统计表129
表5-11鹤壁市2013—2023年耕地平均自然质量转移情况表130
表6-1基于AHP法的“三化”协调发展层次体系表141
表6-2熵权值法农业现代化指标权重表145
表6-3熵权值法工业化与城镇化指标权重表146
表6-4熵权值法绿色化与可持续化指标权重表146
表6-5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综合水平等级汇总表150
表6-6鹤壁市两县高标准粮田耕地面积比较表152
表6-7鹤壁市高标准粮田乡镇空间安排表153
表6-8鹤壁市高标准粮田时序布局优化面积调整表154
表6-9鹤壁市高标准粮田乡镇时序安排表155
表6-10鹤壁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方块数调整表158
表6-11鹤壁市高标准粮田乡镇百千万方安排表158
┃附录清单┃
附录清单
附表1河南省高标准粮田建设区域划分表209
附表2河南省鹤壁市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展示表(续表1)210
附表2河南省鹤壁市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展示表(续表2)211
附表2河南省鹤壁市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展示表(续表3)212
附表2河南省鹤壁市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展示表(续表4)213
附表2河南省鹤壁市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展示表(续表5)214
附表31993—2013年鹤壁市耕地变化驱动因子标准化表(续表1)215
附表41993—2013年鹤壁市耕地变化驱动因子标准化表(续表2)216
附表4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指标标准化表217
附表5河南省高标准粮田验收认定指标评分表(续表1)218
附表5河南省高标准粮田验收认定指标评分表(续表2)219
附表5河南省高标准粮田验收认定指标评分表(续表3)220
附表6高标准粮田验收认定表221
内容摘要
本书以河南省鹤壁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化”协调发展战略为研究背景,系统运用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借助3S技术并使用Envi、ArcGIS、IDRISI、Fragstats、SPSS等遥感、地信及数理统计软件工具,在进行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机理分析、耕地布局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安排及路径开展研究,获得“随着‘三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资源利用方式出现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的趋势”“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不仅是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域耕地保护的必然选择”等结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