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合华,工学博士,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学科负责人,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计划带头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教授,靠前岩土工程联盟数据标准化委员会、靠前城巿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成员,英国剑桥大学智慧基础设施中心和日本大阪地域地层环境研究所靠前学术顾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执行主编、《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现代隧道技术》副主编、《岩土工程学报》常务编委。曾入选上海市第六届教学名师,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中国科协“全国很好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 长期从事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岩体破坏力学与模拟、隧道及地下结构全寿命设计理论、地下空间与工程数字化技术及防火安全。出版学术著作7部;在靠前外核**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EI收录200余篇;主编国家和行业规范1部、参编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主持研发的同济曙光系列软件被中国《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所推荐。获国家科技进歩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并获靠前计算和实验工程与科学年会(2013)靠前学术贡献奖(THH Pian Medal)。 闫治国,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靠前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协会(ISSMFE)、靠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及靠前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ACUUS)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裎分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书长、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防灾与结构材枓自修复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歩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歩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歩奖三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歩奖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很好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项。主编和参编教材、著作等7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1/EI收录2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受理发明专利6项。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