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奖励的恶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奖励的恶果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51 3.6折 48 全新

库存3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艾尔菲·科恩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7143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379688

上书时间2024-06-0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艾尔菲·科恩的写作和演讲广泛涉及学校教育、企业管理和家庭教育等领域。他对奖励的探讨发表于《家长》《哈佛商业评论》等杂志。《时代周刊》近把他描述为“可能是美国公开批判评分和考试等教育体制的人”,《财富》杂志则把他称为“美国猛烈批判金钱奖励的人”。
科恩的其他著作包括《没有竞争:反对竞争的案例》(1986),《人性的光明面:日常生活中的利他主义和同情心》(1990),以及一些关于教育的书籍和文章。有一本是写给老师的——《纪律:从服从到合作》(1996),他认为该书是推翻整个教室管理的一种温和尝试。他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我们在教室和其他实验中寻求什么”(1998)、“孩子们值得拥有的学校:传统的课堂和‘更严格的标准’”(1999),等等。
科恩还广泛为《教育杂志》《家庭期刊》《国家》《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撰稿。他在美国和国外的演讲得到了250多个电视广播节目的推介,包括的《奥普拉脱口秀》、《今日秀》等节目。科恩和妻子及女儿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贝尔蒙,并活跃在www.alfiekohn.com网站上。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反对奖励的案例
  第一章  斯金纳的箱子:行为主义的遗产
    鸽子、啮齿动物和狗
    引入强化
    行为主义大受欢迎的背后
  第二章  奖励是对的吗?
    为应有的奖惩留出余地
    像对待宠物一样对待人
  第三章  奖励有效吗?
    奖励能改变行为吗?
    奖励能改善人们的表现吗?
  第四章  胡萝卜的问题:奖励失败的四大原因
    原因一:奖励的恶果
    原因二:奖励破坏人际关系
    原因三:奖励忽视了问题的原因
    原因四:奖励阻止了冒险
  第五章  降低兴趣:奖励失败的第五个原因
    老人的计谋
    效果的范围
    奖励降低兴趣的原因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
    损害小化
  第六章  表扬的问题
    “做得好!”vs.好做法
    依赖表扬
    鼓励性的话语
    担心宠坏孩子
第二部分  实践中的奖励
  第七章  绩效薪酬:为什么行为主义在工作场所不起作用
    激励盛行
    激励失败
    激励为什么失败
    钱
    奖励在工作场所的五大问题
  第八章  诱导学习:为什么行为主义在教室里不起作用
    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们学习
    更严的控制:特殊教育的案例
    “我做得怎么样?”
  第九章  对行为的贿赂:为什么行为主义不能帮助孩子们成为好人
    服从的代价
    惩罚孩子
    “后果”的后果
    “如果你表现好的话……”
第三部分  奖励
  第十章  感谢上帝,今天是星期一:工作中的动力来源
    步:废除激励
    第二步:重新评估原来的评估体系
    第三步:为真正的动力创造条件
    合作
    工作内容
    选择
  第十一章  迷上学习:教室里的动力根源
    去除奖励
    我们需要打分吗?
    全优生:一个需要谨慎使用的称呼
    从降低分数的重要性到取消分数
    学习就像探索发现
    又见3C
    合作:共同学习
    内容:值得了解的东西
    选择:教室里的自主权
  第十二章  无需奖励的好小孩
    控制
    解决问题:回到3C
    关爱孩子
    学校的角色
    选择的机会
    自由度
    选择的障碍
    摆脱奖励
  后记

内容摘要
 通过对家庭、学校和企业广泛使用的奖励进行强有力的控诉,艾尔菲·科恩挑战了我们对大棒加胡萝卜哲学的依赖。我们抚育孩子、教导学生和管理员工的基本策略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做这个就能得到那个!我们在人们面前晃悠各种好东西(从糖果到销售提成),其方式和训练家庭宠物的方式一模一样。
自从本书在1993年首次出版以后,其开创性的见
解已经说服了无数的父母、老师和管理者,他们曾经试图用外在激励操控他人,这在短期内看起来取得了效果,但最终还是归于失败,甚至还造成了长久的伤害。通过对数百项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科恩宣称人们在受到金钱、评级或其他外在刺激的影响时,实际上表现得更差。我们越多地使用人为刺激物来激励人们,人们越是对所做之事丧失兴趣。
利用奖励来改变人们行为的激励计划从长期来看都是无效的。承诺给孩子好处以使他们听话,除了带来暂时的顺从以外,产生不了任何益处。即使表扬也
会成为一种让孩子依赖于我们认可的口头贿赂。
奖励和惩罚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但这枚硬币却没有什么购买力。我们真正需要的,科恩解释道,是在用奖惩控制人们之外找到替代的方法。本书的最后几章为父母、老师和管理者们提供了如何超越大棒加胡萝卜哲学的建议。通过老练地运用幽默和熟悉的事例,《奖励的恶果》呈现了一个让人们感到不安、但却绝对不容错过的争议。

精彩内容
 斯金纳的箱子:行为主义的遗产通过把老鼠人格化,美国心理学已经把老鼠的特质赋予了人。
——亚瑟,科斯特勒(创造的行为)有影响力的观点表达得体、颇具说服力,但同时我们也得防范这样的观点掌控自己。当这样的观点在不知不觉中广为接受,’以至于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常识时,我们就得担忧了。如果没有人对这类观点提出异议而且也得不到任何回应,那么我们就已经失控了:不是我们拥有观点,而是观点拥有了我们。
本书所讨论的观点就已经在社会中达到了这样的地位,这个观点就是:激励他人去做某事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行动时给予奖励。学者们已经对此展开了讨论,并将这一观点的源头追溯到行为主义的传统。然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一教条是如何转化为人们的普遍行为的,它是如何潜伏在我们的集体意识当中并影响了我们的日常行为。
流行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做这个你就会得到那个。”很少有人去审视这一方法的合理性,人们关心的是他们会得到什么回报,以及在什么隋况下这些回报会得到承诺和兑现。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养育孩子、教导学生、管理员工的合理之道。我们答应一个五岁孩子,如果他在超市里不吵不闹的话就给他买泡泡糖。我们给十几岁的学生打A来鼓励她更加努力地学习。我们对销售员许诺,如果他销售掉足够
多的公司产品,就可以到夏威夷度假。
无需再多举例就可以说明我们对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多么深信不疑。但我的目标更雄心勃勃,我想证明这种教条存在着基本的错误,它的假设是误导性的,而它引导的实践既在本质上是有害的也在效果上是事与愿违的。接下来的内容尤其是要说明,从纯粹的实用角度来看,流行的行为主义做法往往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进行如此的批判和谴责,并不是说大多数被用作奖励的奖品本身有什么不妥。泡泡糖、钱或者爱与关心,这些本身都没什么问题。奖品本身在有些情况下是无害的,在有些情况下是绝对必要的。我所担心的是把这些奖品当作奖励。把人们想要的或者需要的东西拿来有条件地给予,以此来控制他们的行为,这才是问题所在。换句话说,我们的焦点不在于“那个”(所欲之物),而是”做这个就会得到那个”这种要求

在这里,我的前提假设是,通过奖励来促使他人的合作,并不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是“世界的真实运作”。这不是人性的基本法则,而只是一种思维和说话的方式,一种总结经验并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也许它看起来很自然,但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种可质疑的意识形态。我相信长期以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不加批判地使用奖励已经使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方面的故事既引人入胜,又令人不安。
鸽子、啮齿动物和狗在被理论化和系统化之前,奖励早巳被人们在实践中运用。著名的行为主义之父约翰,华森说,他191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一系列讲座开创了行为主义。但是,早在1898年,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就提出了类似于“做这个就会得到那个”的效应法则,指出能带来有益结果的行为会得到不断重复。而且,在华森开设讲座的前一年,弗莱德里克,泰勒就出版了有名的《科学管理的原则)一书,描述了如何把工厂里的任务细分,然后按照严格的计划把各部分任务分配给每个工人,并对效率和产出最高的工人予以经济奖励。
更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英国就发明了一套管理学童行为的制度,委派一些学生监督其他学生,那些听话的学生最后可以得到玩具券。
自从动物被驯服以来,人们也一直使用一些基本的刺激手段来驯养动物。
简言之,流行的行为主义做法先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出现,并为行为主义理论提供了基础,而非相反。
不过,简单说明一下这些学术味更浓的理论及其创立人的主要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奖励涉及到哪些内容。
P(7-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