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奠基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汪奠基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9.38 6.8折 27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奠基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87568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79元

货号31681860

上书时间2024-06-0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文集收录了汪奠基先生四本书和50余篇论文,根据《荆楚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的要求:“录籍以1949年为下限。”本集收录的论著都是汪奠基先生1949年以前出版、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内容涉及哲学、逻辑、教育诸多领域。其中收录的《现代逻辑》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以来关于数学基础问题研究中的逻辑主义、形式公理学和直觉主义三大逻辑流派的逻辑理论、数学思想,包括现代逻辑中的命题演算、谓词演算、公理论和演绎模型等内容。《科学方法》一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种科学方法:数学科学方法、物理与自然科学方法、人生科学方面的方法等等。《哲学与科学》一书全面论述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抗战建国纲领研究——教育篇》一书提出了在抗战时期,我们的国民教育应该重视什么?怎么样才能使我们教育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为抗日战争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简介
汪奠基(1900-1979),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又名三辅,号芟芜、山父等。生前为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逻辑研究室顾问。曾任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国科学院支部委员、哲学所工会主席。汪奠基在高等院校开过20多门课程,出版或发表了20多种(篇)论著,涉及哲学、逻辑学、科学方法、数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许多领域。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逻辑学。他在逻辑学领域里研究了西洋逻辑史和中国逻辑史、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逻辑,其中对现代逻辑(数理逻辑)和中国逻辑史的贡献又最为重要。

目录
總目録
邏輯與數學邏輯論(1)
現代邏輯(189)
哲學與科學(331)
科學方法(367)
抗戰建國綱領研究——教育篇(477)
論文集(533)

内容摘要
本文集收录了汪奠基先生四本书和50余篇论文,根据《荆楚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的要求:“录籍以1949年为下限。”本集收录的论著都是汪奠基先生1949年以前出版、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内容涉及哲学、逻辑、教育诸多领域。其中收录的《现代逻辑》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以来关于数学基础问题研究中的逻辑主义、形式公理学和直觉主义三大逻辑流派的逻辑理论、数学思想,包括现代逻辑中的命题演算、谓词演算、公理论和演绎模型等内容。《科学方法》一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种科学方法:数学科学方法、物理与自然科学方法、人生科学方面的方法等等。《哲学与科学》一书全面论述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抗战建国纲领研究——教育篇》一书提出了在抗战时期,我们的国民教育应该重视什么?怎么样才能使我们教育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为抗日战争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主编推荐
汪奠基先生是我国现代有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教育学家。他是我国现代逻辑研究的开拓者,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学术影响。本文集收录的论著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出版,现在很难找到,这次结集出版,解决了广大研究者的需求。

精彩内容
第一章哲學定義與分類關於科學研究的歷史問題第一節哲學與科學哲學處在研究特殊物體或觀念的類别科學之前,實在没有確定真正基本自然的對象,他研究的範圍普及無限。這話並非故意張大其詞,在歷史上都有事實可證。如德謨頡利圖(Democritus)首標其哲學著述,用此語自豪曰:“吾言萬物。”柏拉圖(Plato)考證純觀念的學科,同時使物理與政治列入窮搜遠討之中。亞理斯多德(Aristotle)本天賦百科才學,而猶以博物政治,附於形而上學之中。近世大哲學家如法之笛卡兒(Descartes),德之來布尼茲(Leibnitz)、康德(Kant)、黑智爾(Hegel)等家哲學問題研究,實際都包各科學真實問題,而有哲學普汎性的精神表現,難以一二簡單語言,作一定義式的解答。其故因哲學本身,係由各科學基本原理中集其精,搜其華,因而形成一種“原理的科學”(sciencedesprinciples)。故吾輩若於各科學原理尚未確實明白,欲驟求哲學完全的認識,則在事實上必有難能。這本《哲學與科學》的主意,不只限於以普遍哲學嚴重的精神,列敍一般哲學認識的通義,還要拿真正科學的原理證明科學與哲學關係的重要。
第二節哲學與科學認識的發端我們認哲學爲總各科學基本原理而爲原理研究的科學,但既有科學特殊的基本原理在前,何又有哲學的原理科學研究在後呢?是因哲學認識的發端,實首關於科學認識之始!且先就認識的需要簡分四步觀之。
(一)普通認識需要之始:亞理斯多德謂“凡人自然有認識之欲”。因爲人處於全智(神)與至愚(禽獸)之間,對於宇宙現象,既不能完全理解,亦不能處如下等動物對於所有現存物類置若罔聞。又因爲人生而有先天自然的奇異性,遇一切事物皆有普汎性的認識,以充實其不足之本能。普汎的考察,在智愚皆有同然,是所謂先天的,非習慣與教育所能轉變。習慣的,能自得自失;教育的,可因時、因地、因人、因俗而易;所謂普汎奇異性,則無時、無地、無人類,而不皆然。更因爲“認識之欲,爲非功利的。我們愛真理,是因其本身,非因其利益;是求所以滿足精神的要求,解決認識的乾燥,煩難”。所以真理的需要愈切,認識的需要亦愈大,人類智慧發展的進步,實自此始。
(二)理性認識需要之始:人類原爲智慧理性的動物,不能以任何認識爲滿足。所以凡事雖知其然,必更求其所以然,因此即發生“爲什麽”與“怎麽樣”的問題,要求所以認識之因與所有存在之理。簡而言之,凡事皆有理性解釋的需要,和認識事物的原因原理之要求。然而有時爲什麽與怎麽樣的問題解答,不能滿足理性驚奇的觀念,即用一名字概括,亦不足以號其普汎之德,則惟用推理以尋求其故,分别事物形形色色的表現,由直接間接,探察其必然的實在,科學認識的需要遂又因此發生。
(三)科學認識需要之始:人類所以孜孜於認識事物原因,無非爲探討物之真理,故得一真理,即可解決一事一物之端。但真理究爲何屬?簡而言之,乃智物間的結合物。本本存存,而爲物之實體性質的組織。故真理雖爲“一”而又無窮,吾人之求真理也,則不能不由一進而益深,由無窮進而益遠。然而深遠的研究,必自部分理性的認識始;换言之,須有分類的解釋。因爲宇宙間的表現,由一現象及於他一現象的過程,精神的、物質的、生存的,或現象的,皆有其個體與關係的表現。如果想求其關係普汎之屬性,必究其單純之原始,然後應用於物質,以求實體之究竟。科學認識的需要,即求物體間究竟的單純原理(現象)與定理(因果)的客體真理實行證驗。
(四)哲學認識需要之始:如果要由普汎原理的認識,證諸無限存在的現象;再由確實定理的索究,檢得萬物形成的因果,因此人類精神思想,又將由個體分類的真理而爲系統認識的關係研究。是即哲學發端的真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