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界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09 3.1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光成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33165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30668291

上书时间2024-06-0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界碑》是一部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几十年来,保卫边疆、屯垦戍边、艰苦奋斗的长篇小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我国西部边陲,是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的“特殊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保卫祖国安全与领土完整,为谋求人民幸福安定生活,他们扎根边疆,艰苦奋斗,奉献青春与生命;他们忠实地履行职责,坚定地完成使命,演绎出一幕幕人生悲欢离合的沧桑史。
《界碑》力求通过几代兵团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中国大西北的历史演变与社会现实,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创业的艰难和恢宏的历史沉淀,也让读者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撼的情感。作品不但深刻揭示了兵团人在开发新疆、建设新疆时的生存境遇和精神救赎,而且从独特的视角,解读了人性与伦理的冲突,体现了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担当和责任。

目录
第一章  铁流西进秋风狂
  军令如山,十万大军顷刻之间解甲归田。
第二章  我持美酒空对月
  戴文涛感到,过去的时光,正渐行渐远。
第三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疆,总得有人来守。我们不守,谁来守呢?
第四章  平沙万里起云烟
  这里除了森林、低丘和荒原,什么也没有。
第五章  多情应是春醉日
  山的低处,竟然有着中国最令人心仪的一条山谷。
第六章  家在西陲何须归
  戴文涛安葬那天,王秀媛哭得死去活来。
第七章  风雪最后的道别
  中国牧民被告知:军事禁区所有人和畜群必须绕行。
第八章  寻找大山的记忆
  王秀珍埋葬的地方,朝阳,很静。
第九章  打造巨人的权杖
  他的家,已经变成了杂乱无章的工作室。
第十章  一段走远的故事
  当罗苏琳被抬回监狱时,已经不省人事。
第十一章  时光毕竟东流去
  戴翔南咬紧牙关,精神像要崩溃到了极点。
第十二章  曾是惊鸿照影来
  蒋钟勋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倒下。
第十三章  折戟风起草原处
  王玉坤含着热泪说:“翔南,咱们可以回家了……”

内容摘要
 《界碑》是记录兵团历史钩沉的一部长篇小说。
戴文涛和戴翔南父子、王玉坤、王秀珍和王秀媛姐妹、蒋钟勋、尼热古丽、罗苏琳等人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他们为之奋斗的土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人生悲欢离合的沧桑史。
在《界碑》中,作者本想着以诗性的笔触和浪漫主义的想象,勾勒出一个“边疆的家园”。这个家园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世俗的纷争,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朴素、真诚和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融洽。但在生活和工作中渐渐形成的各种矛盾和对立力量,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高度。那种曾经依托传统乃至巨大牺牲延续精神接力的方式,那种真实善良、朴实无华、
忍辱负重、勤俭节约的品性,在现实中渐行渐远,遁
迹在寂寞的角落里。
《界碑》力求通过几代兵团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中国大西北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创业的艰难和恢弘的历史沉淀,也
让读者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撼的情感。
一群普通的兵团人,拼将热血,默默地守在祖国的千里边防线上,他们一守,就是几十年;他们一守,就是几代人……沿着历史的足迹,我们仿佛在时光的隧道中,感同身受主人公戴文涛、戴翔南、王玉坤、王秀珍、王秀媛、蒋钟勋、尼热古丽、罗苏琳等人,那些或近或远的苍凉、悲壮、寂寞、孤独、绝望和希挚……

精彩内容
 第一章铁流西进秋风狂
军令如山,十万大军顷刻之间解甲归田。
一阵尘土卷起,紧接着,是一片远去的马蹄声。
戴翔南从一道河到另一道河,沿着一个个不知名的村庄向前蹒跚地走着。和这些河、这些村庄一样,他不知道在他的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
整个大地看上去是平的。一道道干涸的河床,像一道道被撕开的伤口。
但向阳的河畔上还布满着浅浅的绿。虽然是秋天,天却冷,那是一种温暖的冷。胡杨穿着金黄色的衣裙,仍然在河畔上翩翩起舞。
远处,唯余莽苍。干裸的河床上,一位牧人手执牧鞭,驱赶着羊群,在大风刮起的细小土尘中,羊群低着头走路,啃着地上挺立的干草。它们在河道间行走,背离一个村庄,向着另一个村庄。
这情景,像一首寒冷的诗:清冷,苍凉,平淡,宁静。
远方的山脉,翠峰相簇,雪原如练,如长空下一匹肃穆静立的马,于博大的原野上,在视觉的远望中遥遥站定。
站在一望无垠去往西北的路上,戴翔南感受到一阵足音正沿着岁月流过的方向,缓缓地向他走来。那到底是历史记忆的幻觉,还是呼啸的北风撕裂时光的声音?伸向远方的路,在冷冷的风中醒着。这片典型的塞北边陲之地,把漫长的秋季,扯成了一种真正的远。高远、秀丽、从容、恬淡,仿佛一切都和山水、村落、土屋、阳光随意交织在了一起,流泻着生命独有的暖意和淡淡的忧伤。
戴翔南已经离开家乡好多天了。他不敢走大路,生怕被人打劫。但一个多月以来,他看到一队队人马,翻过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行进在河西走廊上,前锋直指玉门关外的新疆。他就这样小心翼翼地一路尾随着,进入了星星
峡。
忽然,一个人策马而来,从戴翔南身边冲过时,趵起一缕烟尘,溅了他一身泥土,然后扬鞭而去。戴翔南只看见了他身后背着的那口系着红缨、寒光四射的大刀。
1949年,兰州。
国民党马步芳主力248师,在驻守的营盘岭上,用犬牙交错的钢筋水泥明暗连接,构筑起了永久性的碉堡工事,同时,将碉堡前沿削成峭壁,峭壁下,又挖出了一丈多深的堑壕,堑壕外沿架设铁丝网,布设雷群。面对固若金汤的碉堡群,马步芳胸有成竹,在军事会议上,他亲自为其命名“兰州锁钥”。
先遣连连长戴文涛带领~支小分队,深入地雷密布的前沿阵地隐蔽接敌。他们成功地排除了第一枚地雷,紧接着,两枚、三枚,正当先遣连逐渐接近敌人的碉堡群时,一个由五人组成的敌人巡逻队好像听到了什么动静,持枪闯入了他们的伏击圈。
戴文涛第一个跃出草丛,迅速扑倒了一个敌人。这时,另一个敌人从他的侧面开了枪,一梭子弹扫了过来,擦伤了他的肩膀,鲜血顿时流了下来……枪声立刻吸引了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