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为官有术做人有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7.05
5.6折
¥
48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徐志频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39658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256240
上书时间2024-06-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徐志频著的《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为官有术做人有道)》一书,选取左宗棠毕生9个关键面:“选择、交友、修身、创新、识才、用人、家风、曾左比较、国际左”,着眼于左宗棠“慎权、慎独、慎微、慎友”,“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等做人为官的独特理念,围绕左宗棠相关的人和事,通过突出的亮点、印象深刻的故事细节,不同人物和事件的分析与比较,逐层深入解剖,将人物的正面事迹与背后心迹同时呈现,深入探究他赖以成功背后的观念、方法,立体解密质感左宗棠,勾勒出“正面霸道,背面王道”的不凡品相,进而还原一个活生生的、与当今理念接轨的、可触可感可近的左宗棠。
目录
第一章 选择——兴趣指引,走上实学新路
第一节 少年偶然兴趣,改变终生选择
第二节 蓄积能量,恩师洞开新天地
第三节 选择想选择的,放弃该放弃的
第四节 底层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章 交友——不同的朋友,不同的帮助
第一节 胡林翼七荐,左宗棠崭露才能
第二节 为国为家,陶澍寄梦同路人
第三节 别无其人,林则徐引以家国大义
第四节 郭嵩焘挚情举荐,意气责怪
第三章 修身
以儒学“正心”,化短为长
第一节 修正缺点,用儒学陶冶性格
第二节 善用其短,化缺点为优点
第四章 创新
颠覆教条,冒险改革
第一节 以修身方法,搞军事创新
第二节 铁腕加冒险:实践统军治吏的必取手段
第五章 识才
打破常规,辨才以“心术”
第一节 治天下之乱,要害在救人心
笫二节 察人颇严:独创用人“九验九术”
第三节 用人颇缓,是非好坏寸心知
第六章 用人
避短用长,人才归儒
第一节 “霸道”治军,事功光环瑕瑜互见
第二节 挑战传统人才观,利弊得失反思
第三节 察吏、训吏、恤吏,公私义利要分清。
第四节 着眼文化救世,以“儒学”安定天下。
第七章 家风
心安即乐,积德累善
第一节 立家根本,全在“心安”两字
第二节 言传身教,为儿孙积德,为后世留榜样
第八章 “神人”与“圣人”
左宗棠与曾国藩比较
第一节 左宗棠与曾国藩交往纪事
第二节 既生左,何生曾
第三节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矛盾与分歧
第九章 国际左
全球视野星的左宗棠
第一节 左宗棠如此应对“西方人”
第二节 西方人眼中的左宗棠
后记 历史、文化与人心
内容摘要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左宗棠,总能让人得到精神激励、文化提升、方法启示。
左宗棠精神,是创新勇气,是民族骨气,是“中国精神”。它不是标签,不是图腾,是特定时代锻造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里。
左宗棠文化,儒学为根,中西兼容,博大深沉。
他做篆体书法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被众多领导人和企业家奉作座右铭。
左宗棠方法,毛泽东从他收复新疆的战略中得到过大启示;王震将楚军路线图当过活教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借鉴它来反击日军。
左宗棠半生置身战场、革新官场、开辟商场,风波叠起,总能化险为夷,智慧深不可测,留下太多待解谜团。
正面事迹,背面心迹,一个“看不见的左宗棠”,通过徐志频著的《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为官有术做人有道)》逐渐无遮掩地显影出来……
精彩内容
两人亦师亦友,交谈日益深入,贺长龄对左宗棠的了解也日益深切。
一天,贺长龄像是有感而发,长叹一声道:季高,你要留心了,今天中国官场人才已经严重缺乏。我观察你,发现你是个办大事的好苗子。人生的路很长,你要立大志,将来一定不要被小官职、小事业诱惑,随便谋个职位,以免浪费了自己的才能,限制了自己的成就。
这是寄托,更是鼓励。左宗棠虽然才18岁,但已经历过苦难,遭遇过挫折,经受过歧视,从来没有人这样高看过自己,心里不免感到热乎乎的。他将这句话刻进了心里。以后的人生道路,每到选择关头,他都会想起贺长龄这个鼓励。
贺长龄以其学问、人品,对左宗棠在行不言之教。左宗棠记忆中的贺长龄,“学术之纯正,心地之光明,一时仅见”。
1831年,贺长龄守孝未满,但朝廷缺人办事,皇帝一纸诏书“夺情”,遂回任江苏布政使。也是碰巧,其弟贺熙龄刚卸去山东道监察御史的官职,回到长沙,城南书院聘他担任主讲。贺长龄及时将左宗棠介绍给贺熙龄,让他收左宗棠作学生。
这是关键的一步。贺长龄在志气上鼓励,在学问上引导,只能给到左宗棠启发。贺熙龄作为老师,则手把手将左宗棠带进别开生面的实学新天地。
贺熙龄具体如何指点左宗棠?专攻“儒学加实学”,贺熙龄悉心引导
贺熙龄也是湖南一位推崇实学的急先锋。
左宗棠后来这样描述当年的贺熙龄老师:“君掌教城南,辨义利,正人心,谕多士,以立志穷经为有体有用之学。”贺熙龄比左宗棠大24岁,虽然贺熙龄临终前约左宗棠做了儿女亲家,但此时还是师生关系,年龄差距摆在那里。贺熙龄爱才,也不摆老师架子,2人像“忘年交”,兄弟一样一起探讨学问。
对左宗棠有了一番了解后,贺熙龄确认他是个人才,断言说:“观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察其进退、言论,则循循然有规矩,而不敢有所放轶也。余已心异之。”在贺熙龄眼里,左宗棠是个标准的“读书范”,独立精神尤其让人刮目相看,他读书能举一反三,禁得起追问,说话、做事都有规有矩,大方得体。
贺熙龄接过贺长龄的教棒,引导左宗棠朝经世致用的实学路上继续勇往直前。他指点左宗棠只关注两方面的学问:义理之学、经世之学,即儒家经典与实学技术。至于科考必需的“制艺、括帖”,则放到一
边去。
这一时期是左宗棠求学路上心情最为舒畅的快乐时光。不单可以为兴趣读书,而且身边有随时可以释疑解惑的师友。以前哪里有这种好事?父亲左观澜一
介乡间秀才,一生没有出过湖南,除了授他千年不变的儒家经典教条,并不能用新知识帮他打开眼界,更无从让左宗棠获得多少自信。
贺长龄、贺熙龄就不同了。两人不但见过大世面,而且有为官办事的实践经验。他们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毫不吝啬的当面夸奖,让左宗棠的自信得到印证,“工为壮语”的特性,没有因为生活穷困而被压制,反而完好保留下来。
这是左宗棠毕生最关键的一步。毕竟,早年寒素的生活,少年连失双亲的打击,已经造成负能量郁积。此时的他,倔强、偏激,如果沉于乡村民间,很容易沦落为村野鄙夫。
随着接触日深,了解增多,贺熙龄也看出左宗棠的缺点。后面将专门谈到。
P22-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