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0.93
5.0折
¥
4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61586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2685028
上书时间2024-05-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诗人,作家,20世纪德语文坛不可磨灭的名字。1877年,黑塞出生于德国小城卡尔夫,自幼热爱文学,7岁开始写诗。1904年,他出版了成名作《彼得·卡门青》,之后,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他不断做出思考,饱蘸时代的笔墨,先后写出了《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荒原狼》《东方之旅》等经典作品。1946年,黑塞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他在瑞士卢加诺的湖边小镇蒙塔纽拉与世长辞。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两个世界 001
第二章 该 隐 023
第三章 强 盗 049
第四章 梦中情人——贝雅特丽齐 073
第五章 雏鸟挣脱蛋壳 097
第六章 雅各与天使之战 119
第七章 夏娃夫人 145
第八章 结局拉开了序幕 175
内容摘要
因为一次冲动的吹牛,家风严谨的辛克莱遭遇了空前危机,多亏一名叫德米安的同学将他解救出来。德米安是个备受争议的少年,他的出现,让辛克莱的生活掀起巨浪,辛克莱领略到了“另一个世界”的魅力,并由此走出熟悉的环境,跌跌撞撞寻求自我成长的路径。在此过程中,他与德米安成了灵魂相通的挚友,一同走过那个艰难的时代。
本书名为“彷徨少年时”,但所讲述的种种困惑,却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无论何时翻阅这本书,我们都能感受到灵魂的震撼,并被少年们迸发出的生命力所感动,他们在时代洪流中如同微尘,却以自己的韧性对抗着命运的冲击,也为每一个寻求生命意义的人提供了示范。本书特采用德文直译,还原了黑塞深邃而澎湃的思想,少年时代的彷徨和坚定,跨越百年依然发出激烈的回响。
主编推荐
●“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系列。武志红导读和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传世之作。德文直译全本。
●本书名为“彷徨少年时”,但所讲述的种种困惑,却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无论何时翻阅这本书,我们都能感受到灵魂的震撼,并被少年们迸发出的生命力所感动,他们在时代洪流中如同微尘,却以自己的韧性对抗着命运的冲击,也为每一个寻求生命意义的人提供了示范。
●武志红老师会在微信视频号、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全力推荐此书。
精彩内容
导读破戒即成长|武志红|在北大心理学系读书时,总觉得一些心理学大师让我不够佩服,而一些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更让我叹服,也觉得他们的书好像更能启发我了解人性,比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传世之作《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就属于这类。
因为一次冲动的吹牛,家风严谨的辛克莱遭遇了空前危机,多亏一名叫德米安的同学将他解救出来。德米安是个备受争议的少年,他的出现,让辛克莱的生活掀起巨浪,辛克莱领略到了“另一个世界”的魅力,并由此走出熟悉的环境,跌跌撞撞寻求自我成长的路径。
本书名为“彷徨少年时”,但所讲述的种种困惑,却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无论哪个年龄段翻阅,都受益匪浅。其中很多情节看似不可思议,像一场关于青春的幻梦,但人物的诸多感悟,却又是那么真实且惊心动魄,每一句都砸在心上,让人醍醐灌顶。
而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围绕着“该隐的印记”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成长是一场漫长的“越界”该隐是《圣经》中的人物,是臭名昭著的杀害手足者,被人们唾弃为“世界上所有恶人的祖先”。传说上帝为了避免他遭人报复,在他的额头留下了印记,而这印记也成了罪孽的象征。
然而,在《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中,该隐却有了另外一重全新的身份——破戒者。德米安告诉辛克莱,该隐或许不是因为悔罪才有了印记,而是因为他生来不凡,敢于打破陈旧的禁忌,人们不想承认对他的敬畏,于是编造出了该隐行凶的故事,为自己内心的恐惧找到合理的出口。
该隐到底是凶残的恶人,还是桀骜的破戒者?我们其实无从考证,但这个猜想本身,就已经具备了破坏力,足以破除某种重要的界限。而该隐的印记更成了一种投射,既投射出他作为破戒者的勇敢,也投射出旁观者的怯懦。两种相反的心理重合在同一个印记上,于是该隐额头上的印记便有了一种特殊的震慑力。
这看似是个和印记有关的故事,实际上,讲述的是人的成长。而很多人第一次体会“我长大了”,就是从触犯禁忌开始的。一位朋友讲述过他记忆中的“成长瞬间”,是在高三时候接过了同学递给的一支烟,他当然知道这违反校规,但是那一刻,他的心里却有种恶作剧般的窃喜。这位朋友父母家教极严,他时常感到窒息,尤其是高三阶段,他对父母为他规划的未来并不喜欢,但是一直不敢说出来。而这一支烟,成了他反抗束缚的心理道具,他觉得自己破坏了某种规矩,但同时,也获得了某种自主的力量。
那天回家后,他忍不住对父母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因此大吵一架,但是最终在填报志愿时,父母没有再独断专行。
很多人的成长,都是从这样的越界开始,一支烟、一杯酒,甚至一句脏话,我们偷偷去做这些被长辈严格禁止的事情。这种行为与憎恶无关,而是源于生命原始的萌动,当父母等权威们缔造的“光明世界”无法容纳下我们,我们便会通过走出边界,将熟悉的世界击打出一道缝隙。
这一刻对于每个人都意义深远,甚至堪称里程碑。在书中,当辛克莱受到小混混要挟、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后,因为弄湿鞋子受到了父亲训斥,那一刻,辛克莱生出了对父亲的轻蔑,觉得父亲对自己一无所知,而以父亲为代表的“光明世界”不再能装下全部的他时,辛克莱迈出了那道边界。遭遇小混混肯定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但是由此对父亲所产生的质疑,却意义非凡。父亲代表着权威世界的边界,学会了质疑父亲,辛克莱也就开始挣脱某种抑制生命力的界限。“每个希望成为自己的人,都会经历这一刻。这一体验中包含着命运之核的走向。”书中这样记录道。
这种越界并非是一次性的,而是会在一生中不断爆发。换个角度说,所有界限都会变成路标,被我们甩在身后。书中,主人公辛克莱就是通过不断越界而持续获得成长,先是逃出父辈构建的“光明世界”,然后挑战纸醉金迷的生活,还遗忘了梦中情人,疏离了朋友,甚至撼动了信仰。将这些界限一次次甩在身后,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因为那意味着要和亲人、恋人和友人一次次分离,就如书中所说:“对于心怀强烈道德感的人们来说,‘忘恩’和‘负义’的可耻骂名会自动在心头响起,让受惊的心赶忙逃回童年的无忧谷,拒不承认这种分离是必然的,也拒绝相信他们之间的脐带必须割断。”越界,是一种对界限的破坏,这破坏是内心生命力的投射。
就像是动物蜕皮,皮肤是一道界限,有保护作用,但当自我生长到一定程度,皮肤也就成了阻碍,必须打破这层封锁,不断挣脱旧的外壳,才能继续壮大,拥有更强的自我。一次越界就像是一次充电,书中的辛克莱和书外的我们,都可以由此实现蜕变。
接受生命的混沌,从中寻找该走的路该隐的印记是一种结合体,敢于打破界限的人,不仅能从我们熟悉的“光明世界”里走出,还意味着要走入一个我们不熟悉的“黑暗世界”,经过这双重洗礼的人,才能唤醒印记。
一次和朋友自驾游,车经过一片山区,当时正值冬天,窗外一片萧瑟,没什么好景致。朋友家的孩子坐在旁边,却显得饶有兴致,双目炯炯地看着外面,脸几乎要贴在窗户上。
我好奇地问他在看什么,他用手一指:“你看,隧道。”前面确实有隧道,但看起来和我们刚刚经过的那些隧道没什么差别,我问:“你喜欢隧道?”孩子点点头:“经过隧道时候是暗的,出了隧道是亮的,一会儿暗,一会儿亮,我们就走出好远了。”黑白交替,交错前行,这是人生的前进模式。
赫尔曼·黑塞在他的另一部著作《荒原狼》中写过这么一段话:“万物之始并非是圣洁单纯;万事万物,即使是那些表面看起来最简单的东西,一旦造就,那它们就已经有罪,就已经是多重性格的,就已经被抛进了肮脏的变异之河,它再也不能逆流而上,通向无辜,通向本源。”这道出了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世界本就是混沌的,黑暗与光明永远并存,都是天性的一部分,并且都可滋养我们,混沌比任何单纯的光明或黑暗都有力量。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我曾经患过两年的抑郁症,那段经历就像是车驶入了黑暗的隧道,我置身在生命的阴影中。
但正是在这阴影中,我才有机会向内观察自己,这种内观极其重要,我看到了真实的自我,接纳了自身的阴影,也感受到了混沌的力量。那是一种复杂而强悍的力量,极具破坏力,也极具生命力。最终,混沌帮助我打破了内心的界限,就像是河流彼此打通的河道,生命力喷薄而出,治愈了我的抑郁症。这段经历让我至今难忘,我跳入深潭,又安然返回,变得比以前更强大。
在《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中,该隐就是一个混沌的存在,他身负骂名,但是又有着勇士的一面,他比一般人更加完整,也更懂得自己的使命。书中的德米安不断告诉辛克莱,每个人都应该供奉一个完整的世界,在供奉上帝的同时,也必须礼敬魔鬼。
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作者还借用了“阿布拉克萨斯”,将该隐的使命进行了一次神话式的投射。阿布拉克萨斯是位特殊的神灵,光明的世界和黑暗的世界集于他一身,他于是成了超越众神之神,成了上帝本身,也成了世界本身。
接受混沌,并非是推崇恶行,而是要拥抱阴影,拥抱真实的世界,敢于去相信人们质疑的一切,也要敢于去质疑人们相信的一切。
放眼整个世界,我们会发现,任何能推动世界向前的力量,都是没有任何属性的,比如风、雨、空气、山川土地,四节更替。它们或许会在某一刻呈现为魔鬼一样的灾害,但也会在某一刻像神灵一样拯救生命。在这种交替共存中,每个人都能拥有不断扩大自我疆域的可能。
最后,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希望所有人都能唤醒自己的印记:“我们唯一的义务和命运,就是活成我们自己,忠于大自然埋藏在我们之内的种子,并将它活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找到了各自的未来。”
媒体评论
只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可堪与之媲美。”
——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托马斯·曼
黑塞具有一切我认为最珍贵的艺术特质:把优美性和深刻性,艺术规则和创造性如此罕见地巧妙地联结在一起。
——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纪德
自从读了黑塞的书,尤其我在其中听到他驿动而反复的音节在消弭着仇恨的乌云——好似贝多芬使人喜悦的祝词。
——法国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读黑塞的书,就象在暴风雨的深夜,感受到了灯塔的闪耀。
——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荣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