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教育学前.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支持和拓展儿童的学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2.12
6.2折
¥
52
全新
库存52件
作者[英]塔姆辛·格里梅(TamsinGrimmer)著,张晖译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35081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1202451389
上书时间2024-05-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塔姆辛·格里梅(TamsiGrimmer) 经验丰富的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培训师和顾问,研究方向为游戏、图式、主动学习、促进儿童的积极行为和语言发展等。
译者简介
张晖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目录
第1章 早期大脑的发育和儿童是如何学习的
早期大脑的发育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第2章 观察儿童
观察和注意什么
记录观察和学习纪录
利用观察所得的信息
第3章 连接图式
是什么――观察连接图式
为什么――解读连接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连接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4章 装填图式
是什么――观察装填图式
为什么――解读装填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装填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5章 中心和放射线图式
是什么――观察中心和放射线图式
为什么――解读中心和放射线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中心和放射线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6章 围合图式
是什么――观察围合图式
为什么――解读围合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围合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7章 包裹图式
是什么――观察包裹图式
为什么――解读包裹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包裹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8章 穿过边界图式
是什么――观察穿过边界图式
为什么――解读穿过边界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穿过边界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9章 定向图式
是什么――观察定向图式
为什么――解读定向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定向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10章 定位图式
是什么――观察定位图式
为什么――解读定位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定位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11章 旋转图式
是什么――观察旋转图式
为什么――解读旋转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旋转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12章 轨迹图式
是什么――观察轨迹图式
为什么――解读轨迹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轨迹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13章 变换图式
是什么――观察变换图式
为什么――解读变换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变换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14章 搬运图式
是什么――观察搬运图式
为什么――解读搬运图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搬运图式
与其他图式的关联
第15章 儿童行为的再诠释
是什么――观察图式行为
为什么――再次诠释儿童的图式行为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图式行为
尊重儿童
第16章 总结
内容摘要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把玩具车厢一节节连起来?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在玩具隧道里穿来穿去?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转圈圈或者对转动的玩具非常着迷?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把卷纸拽得满地都是?
……以上儿童的重复性游戏行为,即为图式行为。本书运用丰富的图片和精彩的案例呈现了婴幼儿经常出现的12种图式行为,从脑科学知识和儿童学习规律入手揭示了图式行为的巨大价值,并运用“观察―评价―计划”循环阐述了如何观察、评价每一种图式游戏,以及如何计划下一步的活动,拓展儿童的思维与学习。
只有理解儿童的图式游戏,才能发现自主游戏的潜在力量和巨大价值,才能进一步支持儿童,而非干扰儿童!
主编推荐
1.幼儿教师和家长推荐阅读游戏书,读懂幼儿日常挑战性行为的真正含义,了解幼儿自主游游戏的价值,学会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
2.全彩印刷、图文并茂,85张高清彩图+69个精彩案例描绘了幼儿游戏中最常出现的12种图式行为
3.脑科学和儿童学习知识,揭示了幼儿的图式游戏塑造了大脑,发展了心智,符合儿童的认知方式,实现了有效学习
4.“观察—评价—计划”循环,透彻地解析了每一种图式行为是什么、为什么和下一步怎么做,从儿童视角出发支持儿童而非干预儿童,拓展他们的思维与学习
精彩内容
第1章早期大脑的发育和儿童是如何学习的本章目标本章将阐述儿童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图式行为等重复性经验是如何增强神经元突触的。
早期大脑的发育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大脑如何发育以及如何工作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这是一
个令人着迷的话题。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可以提高我们与婴幼儿互动的质量。
本章将阐述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并将其与图式和学习联系起来。
还在妈妈的子宫里时,儿童的大脑就开始发育了。
3.5-4周时、胎儿的神经板和大脑的三个主要部分(前脑、中脑和后脑)开始发育。9周后、胎儿的大脑已具备了所有的主要结构,并开
始在神经元或脑细胞之间建立连接。从这个阶段开始,大脑控制着胎儿的心跳、呼
吸、吞咽、吮吸和血压等本能反应。虽然基因开启了大脑的发育,但早期环境和胎儿的经历现在开始接管这个过程。
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的问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论,比如,我们的某些倾向和态度是与生俱来的(先天),还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习得的(后天)。我们生来就带有某些会影响我们的基因,如肤色、眼睛的颜色,这些都遗传自亲生父母。然而,我们的个性、态度和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经历的事件、拥有的机会和生活的环境。我认为,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把我们塑造成人。
当然,就大脑的发育而言,感官体验触发了使大脑建立连接和发育所必需的脑电活动,这些连接被称为“突触”。
我们生来就拥有大量的神经元,据估计超过1000亿个,比银河系的恒星还要
多。每个神经元都有一根长长的触须状纤维,即“轴突”。神经元利用轴突向其他神经元发送信息,这些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然后被其他神经元上的成千上万条短毛状纤维的“树突”接收。
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所以它可以发送
和接收信息,与成千上万个其他神经元传递信息。重复会使这些连接成为固定的通路,而某个行为或经验的重复则有助于把这些通路印刻在大脑中。一旦重复性经验得到足够的强化,这些通路就会成为永恒。
因此,想一想,神经元是如何相互传递信息以及突
触是如何形成的。我前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人走过一片此前从来没有人踏足过的草地、在他的身后霸下一辨脚印、于是一条小路形成了、
但是这条从A点到B点的小路扑不是永久的。如果我们潜着这条小路一通又一遍地穿过革地、那么最终一条清晰泥泞的小路就会出现在眼
前。通过不断地重复行走、
这条小径就变成了一条永入的路。
用“违接”一词描述这些通路在技术上可能会令人误解、因为神经元之间并没有实际的接触、而是春在一个微小的间隙、信息通过这个间隙以电脉冲的方式实现共享。这个间隙通常被称为“突触间隙”。每个神经元都有可能途接成千上万个神经元,所以我们的大脑是由一
个口大的突触和神经元网络组成的、就像一片密林一样。
当信息沿着轴突传遵时、一种叫作“髓销”的脂肪物质在轴突周围用积、起到绝缘作用、使信息传递得更快、更高效。髓销发展的过程被称为“髓精化”,它从妊娠晚期开始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但在生命早期发展得最为迅速。伴随着儿童早期经验的出现、髓鞘开始生长;经验重复得越多、神经元产生
的髓稍就越多。因此、重复的经验不仅可以巩固大脑中的通路,还可以使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举例来说,音乐家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嫌习来调整他们的技能,直到演奏一段音乐的过程实现内化,他们完全掌握演奏技艺为止。
想一想,就幼儿而言,这意味着什么。萨拉是一个快乐的2岁孩子,这天,她把一本已经读了很多遍的书放到老师面前,希望老师再读一遍。老师很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试图引导她阅读另外一本书。然而,“再读一遍”正是萨拉的大脑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她正通过重复的经验来进行学习。
再比如,查利是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他把杯子一
次又一次地扔到地上。只要
妈妈把杯子捡起来放到托盘上,他就会立马把杯子扔到地上,乐此不疲!这种重复的行为,即轨迹图式,实际上也是学习。他正通过重复的经验进行学习。
P1-3
媒体评论
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婴幼儿认?发展原理的新窗户,帮助我们理解婴幼儿在自主的游戏中所发生的主动学习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它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婴幼儿在各个不同的年龄段重复出现的12种图式行为不是
没有意义的,而是源于他们心智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正在不断地形成新的经验和能力。制止、干预或轻视儿童的图式行为,有可能让他们丧失很多的发展机会。
本书将教会我们放开手、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儿童,识别他们在自由活动中出现的图式行为,从而了解他们的学习过程。我们将会发现,儿童的学习能力是何等巨大,学习潜能是何等不可思议,成.人总是想着教会儿童些什么却又是多么徒劳无益!
运用图式理论观察、分析、支持和欣赏儿童的自主游戏时,我们将会感受到每一个儿童的快乐和幸福,体会到每一个儿童都是学习的天才和天生的科学家,这是真理!
——王化敏(原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