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城市: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绵城市: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实践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5.35 4.3折 1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丹,韩元,孟莹莹等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322595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31358407

上书时间2024-05-3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海绵城市建设篇
第一章 海绵城市概述 002
第一节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003
第二节 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007
一、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007
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 011
三、《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年—2035 年)》 012
第二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总体概况 014
第一节 试点区总体概况 015
一、试点区地理位置 015
二、试点区发展定位 018
第二节 试点区海绵城市相关规划解析及标准梳理 019
一、试点区海绵城市相关规划解析 019
二、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地方标准 024
第三节 试点区区域基本情况 027
一、气象特征 027
二、地形地貌 028
三、河流水系 029
四、下垫面情况 031
五、地下水水位 032
六、地质及土壤 032
七、试点区排水分区划分 034
第三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目标与成效 037
第一节 总体建设目标和治理策略 038
一、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 038
二、试点区建设指标体系 040
三、试点区分区治理策略 041
第二节 试点区做法与经验 046
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规划 046
二、加强组织保障,健全体制机制 047
三、严格资金监管,规范资本运作 049
四、完善标准规范,引领规划建设 049
五、搭建管控平台,监测评估效果 050
第三节 试点区建设成效 051
一、梳理现状问题,确立建设目标 051
二、明确技术路线,提出解决措施 052
三、有序推进建设,海绵效应显著 052
第四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PPP 项目概况 055
第一节 试点区PPP 项目建设情况 056
一、试点区PPP 项目基本情况 056
二、试点区PPP 项目建设思路 059
第二节 住宅小区海绵建设工程 062
一、绿色宜居紫荆雅园海绵小区改造工程 063
二、紫运西里西区海绵小区建设工程 076
三、BOBO 自由城海绵小区建设工程 088
第三节 工业厂区海绵建设工程 090
一、延时调蓄理念的通州自来水公司海绵改造工程 090
二、大顺斋食品厂海绵改造工程 106
第四节 校园海绵建设工程 108
一、“海绵+”复合模式下芙蓉小学海绵建设工程 108
二、哈佛摇篮幼儿园海绵改造工程 121
三、北京小学通州分校海绵改造工程 124
“十三五”课题研究成果篇
第五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的新型PPP 模式研究 128
第一节 PPP 模式适用范围和可行性研究 129
一、PPP 模式的由来及发展 129
二、国内海绵城市PPP 开展情况 139
三、我国PPP 模式适用范围和可行性 153
第二节 海绵城市PPP 运营考核及按效付费 158
一、绩效考核的定义及必要性 158
二、绩效考核的主要影响因素 161
三、按效付费机制 165
第三节 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的PPP 模式 168
一、绩效考核主体 168
二、绩效考核指标内容 169
三、绩效考核方法 172
第四节 海绵城市PPP 项目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构建 176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 176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流程 178
第五节 基于绩效考核原则的海绵城市运行维护模式研究 180
一、城市雨水系统运行维护的主要内容 181
二、城市雨水系统运行维护的管理模式 185
三、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89
第六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示范项目热岛效应
影响研究 198
第一节 研究概况 199
一、研究背景 199
二、基础资料分析 200
三、研究项目概况 201
第二节 模型建立 205
一、ENVI-met 模型分析 205
二、数据库设置 207
三、模型搭建 213
四、模拟思路及参数设置 217
第三节 模型结果分析 222
一、模拟概况 222
二、典型日改造前后热岛对比 223
三、海绵设施对热岛影响 228
第四节 结论 234
第七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建筑与小区生物滞
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239
第一节 研究概况 240
一、研究背景 240
二、研究区概况 241
三、材料与方法 242
第二节 评价体系构建 245
一、评价指标筛选与确定 245
二、 评价指标的权重 246
三、 评价指标量化与评价分级 247
第三节 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249
一、生态功能评价 249
二、景观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价 254
三、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 254
四、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优化配置策略 256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258
第八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多尺度在线监
测与效果评价管控模块开发研究 262
第一节 研究背景 263
第二节 监测数据深度分析与特征识别 266
一、监测数据深度分析 266
二、监测数据特征识别 270
第三节 陆域- 管网耦合模型构建 272
一、基础数据收集 272
二、数据信息提取与分析 273
三、模型构建 275
第四节 海绵城市评估系统模型构建 277
一、基础数据 277
二、模型参数 278
三、模型搭建 279
四、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 280
第五节 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价 289
一、子汇水区域效果评价 289
二、示范区效果评价 290
第六节 示范区海绵城市智能化管控决策机制 294
一、基于降雨情景的产流概率统计 294
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产流概率提取模型 299
三、管控决策模型 302

内容摘要
本书从系统规划、PPP模式研究、典型案例等多方面对北京海绵城市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不同尺度下的海绵城市建设及改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书分为两大篇章,第一篇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海绵城市概述、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总体概况、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目标与成效、北京通州区海绵城市PPP项目概况四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的宝贵实践经验。第二篇十三五课题研究成果,结合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质水生态与水环境技术综合集成研究》(2017ZX07103-007)、《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与管理机制研究和示范》(2017ZX07103-002),以及《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及适宜性技术评估》的研究与实践,分为适宜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海绵城市建设新型PPP模式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示范项目热岛效应影响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多尺度在线监测与效果评价管控模块开发研究三个章节,总结了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丰富了海绵城市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应用推广。

精彩内容
前言
秉承首善标准,精品意识,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海绵城市北京样板海绵城市在城市雨洪管理的基础上,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从“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方面,对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理念。随后国家级各部委、省市区发布了多项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文件。2015年以来国家推出了两批次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扎实地推进,有效地探索了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积累了建设经验、梳理了项目样板。海绵城市体现了绿色发展的新思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如今,海绵城市已成为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州,作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所在地,承载了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任务。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力将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和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北控水务”)是北控集团旗下专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旗舰企业,是集产业投资、设计、建设、运营、技术服务与资本运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全产业链、领先的专业化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作为PPP项目社会资本方,先后参与了北京、福州、常德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的建设工作,为践行海绵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技术保障。
本书对北控水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试点区的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上半部分海绵城市建设篇结合试点区系统化方案全面介绍试点区整体概况,对建成区海绵城市PPP改造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下半部分“十三五”课题研究成果篇结合北控水务参与的“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质水生态与水环境技术综合集成研究》(2017ZX07103-007)、《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与管理机制研究和示范》(2017ZX07103-002)以及北京市通州区科技计划项目《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及适宜性技术评估》(KJ2019CX059),对海绵城市PPP模式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同时将试点区海绵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多尺度在线监测与效果评价管控模块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充分发挥了公司全面统筹及专业优势,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技术应用推广的成果。
此次书稿的集成,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北京市通州区水务局、北京市通州区海绵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感谢,向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新城绿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表示感谢。向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瓦地工程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表示感谢。
最后特别感谢“十三五”水专项课题组辛勤工作和大量帮助。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