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9.28 6.4折 10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占乐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ISBN9787520379854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202327267

上书时间2024-05-3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新媒体
    二  公民参与
    三  公共决策
    四  有效参与
    五  制度建设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简要评价
  第四节  研究工具: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主要创新
    一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二  主要创新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  西方源于共和主义传统的直接民主理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第二节  新媒体传播及新媒体舆论理论概要
    一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类型
    二  新媒体舆论的内涵特点和演化过程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二  消极影响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衡量标准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新特点和生成机理
    一  参与主体的主体性和平等性及主体结构失衡和民意集中失街
    二  公众意见表达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及失范性和极化性
    三  舆论形成发展的迅速性和圈群性及自发性和不确定性
    四  舆论内容的自主性和分散性及难控性和批判性倾向
    五  舆论结果的放大性和影响的强效性及参与的过度化
  第二节  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理论模型
    一  阿恩斯坦的公民参与阶梯理论模型
    二  约翰·托马斯的公民参与有效决策模型
    三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和沟通有效性理论模型
    四  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公众参与理论模型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内涵和衡量标准
    一  新媒体环境有效参与的内涵
    二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衡量标准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总体概况
    一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概况
    二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途径
    三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类型及方式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具体特征
    一  参与主体广泛但不平衡
    二  参与渠道多样和便捷
    三  参与内容集中于议程设置和方案评价阶段
    四  参与成本降低但有效性偏低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信息传递类公民参与
    一  内涵特征
    二  案例引入
    三  有效性分析
  第二节  价值聚合类公民参与
    一  内涵特征
    二  案例引入
    三  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建言献策类公民参与
    一  内涵特征
    二  案例引入
    三  有效性分析
  第四节  沟通咨询类公民参与
    一  内涵特征
    二  案例引入
    三  有效性分析
  第五节  总结
第六章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路径依赖效应:公共决策体制的制约
    一  “决策黑箱”依然存在
    二  传统决策参与程式的制约
  第二节  价值成分与事实成分:决策过程角色和权力配置的制约
    一  公共决策中的价值成分和事实成分
    二  新媒体环境下决策过程角色和权力配置的不合理性
  第三节  理想情境与现实困境:公共领域和有效沟通条件的制约
    一  网络公共领域的现实困境
    二  有效沟通的现实困境
  第四节  尚未形成的参与文化:政治文化的制约
    一  公民参与意识薄弱
    二  政府官员理念落后
  第五节  数字鸿沟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一  获取鸿沟:信息接入的不平等
    二  技能鸿沟:信息素养的不平等
    三  知识鸿沟:参政能力的不平等
第七章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建设路径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路径
    一  技术建设路径
    二  文化建设路径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建设路径
    一  顶层设计制度
    二  基础性制度和运行机制
    三  主体性制度和运行机制
    四  保障性制度和运行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一  新媒体环境下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有效性总体偏低
    二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受制于传统的公共决策体制
    三  新媒体环境下决策过程中公民和政府角色和权力配置不合理
    四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与政府的沟通互动制约了参与效果的实现
    五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制度是多层级的制度体系
  第二节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一  中文著作
  二  中文译著
  三  中文期刊文献
  四  外文著作及期刊文献
  五  网络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综合运用政治学、
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作为理论工具来展开分析研究,特别是将知识社会学理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和有效沟通理论与公共政策学理论结合起来,围绕有效参与这一主题,设定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衡量标准,分析当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困境、参与效果、制约因素,探寻实现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解决之道。
本书立足于制度路径,设计出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
与公共决策制度建设的思路和框架,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促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