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进士群体征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58.72
7.3折
¥
21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多洛肯,路凤华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3715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18元
货号1202788677
上书时间2024-05-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八旗科举考试类型
一 八旗文科举
二 八旗武科举
三 八旗翻译科举
四 宗室科考试
五 驻防八旗科举考试
第二节 八旗科举制度的特点
一 门类齐全,体制健全
二 内部发展不平衡
三 满洲特色渐褪
四 考试作弊
五 为八旗子弟拓展登进之路
第三节 清代八旗进士传世文献述略
一 八旗进士文献资料馆藏地
二 馆藏八旗进士文献资料重出情况考查
三 八旗进士文献资料选用标准
四 没有传世科举文献的八旗进士的资料来源情况探颐
第一章 清代八旗进士群体征录
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
顺治九年策试满洲进士壬辰科(1652)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
顺治十二年策试满洲进士乙未科(1655)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97)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1706)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
康熙五十二年癸已恩科(1713)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1723)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
乾隆二年丁已恩科(1737)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
乾隆七年壬戌科(1742)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1752)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1754)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1757)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
乾隆二十六年辛已恩科(1761)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1766)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1771)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恩科(1780)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恩科(1790)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
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1795)
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
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
嘉庆六年辛酉恩科(1801)
嘉庆七年壬戌科(1802)
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
嘉庆十四年己已恩科(1809)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11)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1819)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
道光二年壬午恩科(1822)
道光三年癸未科(1823)
道光六年丙戌科(1826)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
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1832)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1835)
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1836)
道光十八年戊戊科(1838)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1841)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
道光二十五年乙已恩科(1845)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1850)
咸丰二年壬子恩科(1852)
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
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
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
咸丰十年庚申恩科(1860)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
同治二年癸亥恩科(1863)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
同治十年辛未科(1871)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
光绪二年丙子恩科(1876)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
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1890)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
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1894)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8)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1903)
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1904)
第二章 清代八旗科举家族述论
第一节 八旗科举家族概况
一 八旗科举家族族别和旗分分布情况
二 八旗科举家族类型
三 八旗科举家族中式年龄
四 八旗科举家族分期
第二节 八旗科举家族的发展
一 八旗科举家族的崛起
二 八旗科举家族的兴盛
第三节 八旗科举家族形成的原因
一 生态环境的变化
二 科举制度的倾斜
三 帝王之家教育的积极影响
四 各级八旗学校的开设
五 八旗科举家族成员自身的努力
第三章 清代八旗进士群体文学创作活动叙略
第一节 八旗进士群体文学创作演进历程
第二节 八旗进士
内容摘要
有清一代,清代八旗科举既是一种考试制度,同时在中国科举史上也形成了一
种独特的科举文化现象。本书从八旗科举的视角对清朝近1417名八旗进士进行群体性研究,在全面梳理八旗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对八旗进士撰述小传,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随后阐述八旗科举世家的总体风貌,对清朝八旗以科举起家有一个详细的概述,从而阐明八旗进士形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的原因,最后详细描述了八旗进士的文学创作活动和文化学术活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