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昊,情报学博士,南京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曾被授予首届“江苏青年社科英才”荣誉称号,增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和南京“仲英青年学者”。在校主要从事数据计算与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本体学习和构建等方向的研究。著有《信息资源网络模型及应用》、《面向专利知识服务的汉语本体学习研究》等学术论著。
刘友华,南京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目录
第1章 信息系统概论
1.1 信息系统的初步认识
1.1.1 什么是信息系统
1.1.2 信息系统是现代组织的一种解决方案
1.2 系统分析员——信息系统的求解者
1.2.1 系统分析员求解问题的一般性过程
1.2.2 系统分析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3 信息系统的开发——软件工程的观点
1.3.1 什么是SDLC
1.3.2 系统开发的过程性
1.3.3 系统开发的方法学
1.3.4 SDLC的变体——从“瀑布”模型到“螺旋”模型再到“原型”模型
第2章 相关概念、原理及技术基础
2.1 数据和信息
2.1.1 数据和信息的概念
2.1.2 有价值信息的特征
2.1.3 信息的价值量
2.1.4 管理信息的分类
2.2 系统
2.2.1 系统的组成和概念
2.2.2 系统的特征
2.2.3 系统类型
2.3 管理与组织
2.3.1 管理的概念与基本职能
2.3.2 管理活动与决策类型
2.3.3 组织的概念
2.3.4 管理、组织和信息系统
2.3.5 信息系统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2.4 信息系统
2.4.1 信息系统的概念
2.4.2 事务处理系统
2.4.3 管理信息系统
2.4.4 决策支持系统
2.4.5 企业信息系统的构架
2.5 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柱
2.5.1 数据库技术
2.5.2 计算机网络技术
2.5.3 软件工程
第3章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3.1 结构化方法
3。1.1 结构化方法形成的背景
3.1.2 结构化方法的技术要点
3.1.3 结构化方法的开发过程
3.1.4 结构化方法的优缺点
3.2 面向对象方法
3.2.1 面向对象方法概述
3.2.2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3.2.3 面向对象方法的技术要点
3.2.4 面向对象的建模
3.2.5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3.3 其他系统开发方法
3.3.1 快速原型化方法
3.3.2 敏捷方法
3.3.3 面向方面方法
3.3.4 面向服务方法
3.4 开发方法选择或重构的依据
3.5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
3.5.1 上层CASE工具
3.5.2 下层CASE工具
第4章 信息系统开发的若干组织和管理工作
4.1 项目与项目管理概述
4.1.1 项目的定义及其特征
4.1.2 项目管理
4.1.3 信息系统项目经理的责任
4.2 信息系统项目计划的任务
4.2.1 问题的定义
4.2.2 确认项目的可行性
4.2.3 制定项目的进度表
4.2.4 项目成员的组织和分配
4.2.5 项目启动
4.3 信息系统的质量保证
4.3.1 软件产品的质量因素
4.3.2 软件质量保证(QA,Quality Assurance)
4.3.3 文档及文档管理
第5章 系统分析的任务
5.1 系统分析任务的概述
5.1.1 获取系统需求
5.1.2 定义系统需求
5.1.3 确定需求的类型与优先级
5.1.4 生成和评价可选方案
5.1.5 和管理人员一起复查推荐方案
5.2 系统需求的获得
5.2.1 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
5.2.2 系统需求的信息来源
5.2.3 获取系统需求
5.2.4 结构化预排
5.3 建模的基础:模型、事件、事物
5.3.1 模型
5.3.2 事件
5.3.3 事物
5.3.4 实体一关系图
5.3.5 类图
5.3.6 系统需求定义的目标
5.4 结构化的需求定义方法
5.4.1 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看待活动的观点
5.4.2 数据流程图
5.4.3 细化DFD的其他模型——过程描述和数据定义
5.5 面向对象的需求定义方法
5.5.1 系统行为:面向对象的用例图与用例模型
5.5.2 对象交互:顺序图和协作图
5.5.3 对象行为:状态机、状态图、状态和转换
5.5.4 动作及对象状态改变结果:活动图
5.6 系统的解决方案及其决策
5.6.1 目标处理环境的评估
5.6.2 系统需求优先级的考虑
5.6.3 系统的实施方式及其选择
5.6.4 提交结果、做出决定
第6章 系统设计的任务
6.1 系统设计概述
6.1.1 系统设计的输入:从分析到设计
6.1.2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6.1 _3 系统设计的输出:结构化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6.2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设计
6.2.1 结构化方法
6.2.2 面向对象方法
6.3 模块的详细设计
6.3.1 结构化方法
6.3.2 面向对象方法
6.4 数据库设计
6.4.1 关系数据模型设计
6.4.2 关系数据模型质量的评估
6.5 系统控制设计
6.5.1 系统访问控制
6.5.2 输入完整性控制
6.5.3 输出完整性控制
6.6 系统输入/出设计
6.6.1 系统输入设计
6.6.2 系统输出设计
6.7 用户界面设计
6.7.1 用户界面的特征及其设计思路
6.7.2 用户界面设计的指导原则
6.7.3 人机对话的设计模型
第7章 系统实施
7.1 程序开发
7.1.1 程序开发的顺序
7.1.2 程序开发的组织方式
7.1.
内容摘要
本书在介绍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IS内涵、IS实施者以及IS开发理论,阐述了IS开发所需要的3大技术支柱,进而以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理论为核心,借助各种实际开发项目中的经典案例,从方法论和过程性两个角度详细论证了IS开发的常用方法,以及在IS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运维等阶段中的开发技术、所需模型和常用工具。本书共包含8章内容:第1章首先阐释了对信息系统、系统分析员必备知识以及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基本认识。第2章介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数据”、“信息”等核心术语的概念内涵。第3章探讨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流方法及相应的模型、工具和技术。第4章分析了与系统开发过程相关的核心组织工作和管理技术。第5章讨论了系统分析任务,旨在围绕新系统的目标定义需求以得到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第6章以系统分析所得到的逻辑模型为基础,面向系统如何构建,来设计系统解决方案。第7章详细剖析将新系统的物理模型付诸实现的工作流程,以期丰富系统实施的理论与实践内涵。第8章则通过讨论系统运行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维护和系统评价揭示系统运维的开展过程。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