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帘青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帘青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8.49 5.7折 50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从周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17812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50元

货号1201889343

上书时间2024-05-3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稿是已故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于《书带集》《春苔集》之后的第三部随笔著作,书中收录了《重建阳谷狮子楼记》《周叔瞍与扬州小盘谷》《“香”思》《老师和笔砚》《杂书要有目的地读》《也说师道》《书边人语》等作品。

作者简介
陈从周,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原籍绍兴,生于杭州。之江大学文学学士、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从周先生是我国园林文化大家,也是散文家,他对中国古代园林的保护与发展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建筑大师贝聿铭说,他是“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目录
以书代序
贫女巧梳头——谈中国园林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明清园林的社会背景与市民生活
郭庄桥畔立斜阳
历史文化名城
说“屏
说“帘
说“影
水边思语
天工园
先绿后园——绿文化
与少年们谈园林
不到园林,怎知游客如许
钟情山水知己泉石——漫谈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
水竹宜人
软风柔波
蕉叶钟情
造风景还是煞风景
园林清议
曲水青溪夕阳红半
鸟语花香
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
谈谈色彩
“三好坞”谈往
秋水
淡妆西子
——海盐南北湖
春帆得意上高邮
香港侧影之一
香港侧影之二
香港侧影之三
香港侧影之四
香港侧影之五
说绍兴
厦门第一泉
——游上理水库
东游鸿爪
定亭记
重建阳谷狮子楼记
铭语小记
陈墓砖瓦馆
梅亭话旧
不要忘了这颗明珠
说桥梁
贝聿铭与贝寿同
周叔瞍与扬州小盘谷
瘦影
——怀梁思成先生
老师和笔砚

内容摘要
本稿是已故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于《书带集》《春苔集》之后的第三部随笔著作。由数学家苏步青作题,文史学者冯其庸作序。
内中收录陈从周先生80年代考察香港与海盐的游记、
关于书画、花鸟、昆曲的文化随笔,以及摘编《说园》《苏州园林》等古建园林专著而加以浓缩精简的园林论稿。文字婉约清丽,宛若阶上青苔,隔帘花影,盎然春意,荡漾于字里行间,意境韵雅,令人把读难释。陈老以他通达世情的睿智,博识众艺的才学,或披文入情,或探理入微,徜徉在中国园林的境界中,体悟人生艺术化的意蕴;抑或是出乎其外,驰笔于日常生活的经纬全程,纵横阐发人生的艺术真谛和哲理旨趣。每篇皆为金玉珠玑,形散而意联,酣畅了陈老
中国文化的深层理解力,透视出他洗练而深沉的人格
魅力。

精彩内容
近几年来世界上掀起了中国园林热,从一九七八年冬,我去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筹建“明轩”开始,海外不断地出现了中国园林,这说明了世界上的人对中国文化的爱好,这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是中国园林在现今时代抱什
么态度来对待呢?有的是全部照搬的古典主义者,也有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者。继承也好革新也好,看来都不够全面的。我认为继承与革新两者并不矛盾,没有继承,何言革新,述古可以为今,继往可以开来,盲目的搬移,彻底的否定,也并不是发展的道路。那么中国园林有些什么可继承呢?一种文化的形成,并不是无本之木,园林应该属于文化范畴,非土木绿化之事,它属于上层建筑,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由此而产生了园林创作。
中国园林首重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这种诗情画意,与中国的哲学美学文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亦就是说园林的设计者有这种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他理想的园林,思想感情变了,爱好有了差异,当然园林产生意境也自然不同了。中国园林的那种闲适幽雅,并寓之以德的(就是以园林怡情养性,进行品德教育)超世脱俗的情调,也许可说是主导思想吧!因为要表达这种境界,当然要用许多手法,唐代的自居易在庐山之麓建草堂,以山为借景,尽收眼底,这种巧妙的手法,到明末计成将其总结了出来,可见古人一直沿用的了。这说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将永远为人们所应用。“风水学”中的“靠山”、“照山”,亦是借景之别称而已。它不仅在造园与造景上已成为准则,而且在城市规划与居住区设计中也不能忽视。由借景而产生
的选址问题、布局问题,都是分不开的,所谓大处着眼、
全局观点、制宜,运用得好,气势神韵皆出,帝王之都,名园之基,无不首先重视借景。
叠山理水,在中国园林其理本与画理相通,就是将自然景物加以概括提炼,做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我曾说过“水随山转,山因水清”“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路)随地作低平”,这就是山水的关系,这种原则不论中西与古今,我想总不会变的吧?建筑物在中国园林中,是占主要地位,这是肯定的,但从园林史来看,我认为它的发展是由少到多,清代的园林建筑比重肯定比元明多,而且运用得更巧妙,空间分隔更灵活,这与造园的速度有关,计成在《园冶》中早说过,“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建造房屋快,树木成长慢,为了追求园林早日竣工,在求得较为好的地形与借景有利的条件下,基地上如有若干大树古木,于是以大量建筑物安排组合其间,名园指日可成矣。苏州留园,在盛氏购入后,便添加了大量建筑物。北京的皇家园林也是越到后期加添的建筑越多。景点的增多,差不多皆与建筑分不开。建筑物在园林中占如此主导地位,在今日造园时还可有所借鉴,它不但在造园上起艺术作用,而且在快速造园这一方面也见显著效果。当然道理是一个,而形式表现亦因地因时而异。我们师其理,而不是用现代建筑材料仿木结构造亭台楼阁。中国园林是悟其理,传其神,生搬硬套,非度人以巧也。因此造园是有法而无式。不明其因焉得其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