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里戏外说历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戏里戏外说历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5 2.2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康保成

出版社大象

ISBN9787534786136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376734

上书时间2024-05-3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千百年来,在古戏台上,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一直是传统戏曲的主要题材,从长盛不衰的三国戏、关公戏、包公戏,到水浒戏、杨家将戏等等,各个剧种争相上演,各地百姓喜闻乐见。
《戏里戏外说历史》是作者康保成应邀在央视《百家讲坛》演讲时所用的讲稿,分《长生殿》与杨贵妃、《赵氏孤儿》纵横谈、杨家将对曲与宋辽战争三个主题。

作者简介
康保成,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1955年随父母迁居河南省郑州市。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学术著作10本,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学术研究》《民族艺术》《戏剧艺术》《中国韵文学刊》编委等。曾任教于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并多次赴欧美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目录
《长生殿》与杨贵妃
第一集  贵妃芳名及其食荔枝之谜
  杨贵妃“名玉环,小字太真”?
  杨贵妃小名“玉奴”
  杨贵妃为什么被叫作“玉环”?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用典
  《天宝荔枝道》不可信
  第一个吃到鲜荔枝的北方皇帝
第二集  杨贵妃的两个情敌
  ——虢国夫人与梅妃
  风流成性、蛮横霸道的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和唐玄宗
  “梅妃”实无其人
  杨贵妃“偷情”的传说不可信
第三集  杨贵妃与“安史之乱”
  罪魁祸首安禄山
  杨国忠与安禄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咎由自取
  朝政腐败与“安史之乱”
  “红颜祸水”与裙带关系
  京剧《太真外传》中的贤妃
第四集  道教和杨贵妃“旅日”传说
  迷恋道教、追求长生的李隆基
  揭开杨贵妃入道之谜
  李杨爱情的道教基因
  杨贵妃“旅日”传说
  《长恨歌》与杨贵妃“旅日”传说
结束语

《赵氏孤儿》纵横谈
第一集  惊心动魄的古典悲剧
  楔子:屠赵结怨惨剧发端
  第一折:公主托孤韩厥放孤
  第二折:程婴杵臼  谋划救孤
  第三折:公孙捐命程婴舍子
  第四折:观画讲史  石破天惊
  第五折:冤冤相报强弩之末
  艺术特征与成就
  疏漏与瑕疵
第二集  《赵氏孤儿》的“史"与“戏”
  认识历史文学的三个原则
  历史上的赵盾与晋灵公
  《史记·赵世家》中的“搜孤救孤”故事
  “烈妇”原来是“淫妇”——《史记》与《左传》的比较
  “赵氏孤儿”故事的历史化
  “赵氏孤儿”与《史记》中的复仇故事
第三集  历代戏曲对《赵氏孤儿》的改编
  南戏:“孤儿”不孤程婴娶妇
  明传奇:肤浅庸俗呆板典雅
  京剧《八义图》:不见“八义”不见“图”
  秦腔:卜凤的风采
  京剧《赵氏孤儿》:后出转精  针线严密
  豫剧《程婴救孤》:一吐衷曲  如泣如诉
第四集  话剧,电影对《赵氏孤儿》的改编
  人艺版话剧:颠覆传统拒绝复仇
  电影:合乎情理  波澜起伏
  改编名著的关键:用戏剧手段呈现一个好故事
第五集  《赵氏孤儿》在欧洲
  欧洲十八世纪的“中国热”
  一个没有曲的“元曲”法译本
  欧洲人如何看待《赵氏孤儿》
  哈切特的《中国孤儿》:醉翁之意不在酒
  梅塔斯塔齐奥的《中国英雄》:“很中国”的轻喜剧
  谋飞的《中国孤儿》:回归复仇
  歌德的《埃尔佩诺》:凭什么说我是你儿子?
第六集  伏尔泰和他的《中国孤儿》
  伏尔泰和他的中国情结
  《中国孤儿》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中国孤儿》的演出:不中不西,非驴非马
  《中国孤儿》PK《赵氏孤儿》
  英文版PK豫剧版
结束语

杨家将对曲与宋辽战争
第一集  悲情杨令公
  最早的李陵碑故事
  雍熙北伐,攻城略地
  孤军深入,遇伏被俘
  英雄末路,可歌可泣
第二集  杨业传奇
  “无敌”将军——刘继业
  抗辽骁将——杨业
  出奇制胜的四个“法宝”
  “金沙滩救驾”的来由
  赵光义对杨业之死的态度
  民间的种种传闻
第三集  从潘美到潘仁美
  北宋开国功臣
  逼杨业孤军深入的幕后指使者
  潘美为什么要害杨业?
  劣迹被夸大的潘仁美
第四集  寻找“佘太君”
  杨令公之妻——“令婆”
  《元曲选》中的“佘太君”
  “令婆”还是“太君”?
  “佘赛花招亲”故事的来由
  “佘太君”的原型为“折太君”说不可信
第五集  杨六郎历史档案
  杨六郎原名“延朗”
  并非老六的“杨六郎”
  抗辽有功,屡获晋升的杨延昭
  杨延昭的靠山——宋真宗赵恒
  杨延昭与“澶渊之盟”
  杨延昭之子——杨文广
第六集  戏曲中的“杨六郎”
  抗辽故事戏:《杨六郎调兵破天阵》
  在虚构的基础上再虚构:《寇準背靴》
  杨六郎执法:《辕门斩子》
  杨六郎招亲:《状元媒》
  杨六郎的另一个妻子:大刀王怀女
  杨六郎之死:《洪羊洞》
第七集  杨六郎的兄弟们
  ——以《四郎探母》为中心
  关于杨五郎出家
  杨四郎:“身在辽营心在宋”的“卧底”
  杨八郎:被拷贝出来的另一个杨四郎
  京剧《四郎探母》的故事
  《四郎探母》的主旨
  《四郎探母》的故事来源
  呼唤和平的《八郎探母》
  别出心裁的《女探母》
  向《四郎探母》叫板的《三关排宴》
第八集  揭秘杨门女将
  ——以穆桂英为中心
  草莽英雄木桂英
  巾帼英雄穆桂英
  穆夫人和她的儿子杨文广
  不断被改编的“十二寡妇征西”
  杨排风和杨八姐的故事
结束语
后记

内容摘要
 《戏里戏外说历史》系康保成先生所著的与CCTV百家讲坛《戏里戏外说历史》栏目相配套的图书作品
,精选了喜闻乐见的三个主题:《长生殿》与杨贵妃、《赵氏孤儿》的“史”与“戏”、杨家将戏曲与宋辽战争。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文学作品的考证与戏曲故事的分析。

精彩内容
 第一集贵妃芳名及其食荔枝之谜杨贵妃的话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魅力无穷的话题。从唐代说到现在,说了一千多年,后人可能还要再说下去。唐明皇李隆基从宠爱杨贵妃,到亲自下令赐死了杨贵妃,这一过程实在太具有戏剧性。虽然是被迫的,但唐明皇要是不点头,谁也不敢拿杨贵妃怎么样。就是从这一刻起,杨贵妃的故事就一传十、十传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传开来。在这个故事流传的过程中,好事者难免道听途说、添枝加叶,甚至无中生有。所以,人们印象中的杨贵妃,离她的历史真实面目就渐行渐远了。
清朝康熙年间,著名戏剧家洪昇完成了长达五十
出的长篇传奇《长生殿》,这个剧本成为李杨爱情题材集大成的作品。作者阅读了自唐代以来正史、野史、戏曲、小说等文献中与杨贵妃相关的几乎所有内容,又加以精心筛选和艺术加工,完成了这部划时代的戏剧作品。《长生殿》中的杨贵妃第一次具有了与男主人公平分秋色的地位,甚至她的戏份比唐明皇还略多一些。剧中最动人的地方,必是杨贵妃的戏。今天,我们就以这部戏切人,来讨论历史上真实的杨贵妃与人们印象中的杨贵妃的关系。
先从贵妃的芳名说起。
杨贵妃“名玉环,小字太真”?
一提杨贵妃叫什么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叫杨玉环啊!这还用问?”其实杨贵妃叫什么,从盛唐时期的文学作品、野史笔记到后来的正史如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直到她死后约一
百年,公元855年,晚唐人郑处诲作《明皇杂录》才第一次说:“杨贵妃,小字玉环。”宋代以后的各种野史、笔记、小说、戏曲也都跟着这么说,甚至于连“小字玉环”都懒得说了,直接说杨贵妃“名玉环”了。
《长生殿》就是这么说的。第四出《春睡》,杨贵妃上场自报家门,说自己“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这段独自,在因袭前人说法的同时,又吸纳了一段明人笔记,加以改造利用。但这种描写,一看就不可信,哪有生下来臂上就有玉环的人?分明是编出来的神话。然而洪舁就是要神化杨贵妃,所以基本采纳了这段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长生殿》说杨贵妃“名玉环,小字太真”,与杨贵妃“道号太真”的传统说法不同,洪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我们知道,杨贵妃本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唐玄宗看上她之后,先送她人道,数年后再正式册封其为贵妃。“太真”就是杨贵妃人道时唐玄宗为她起的道号。洪昇创作《长生殿》,在史料取舍上的原则是“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他认为,“道号太真”的说法隐含着公公娶了儿媳妇的事,这就是“史家秽语”。所以他把史料中的“道号太真”改为“小字太真”,悄悄地删去了杨贵妃曾经人道的事实,而贵妃芳名,就直接叫“杨玉环”了。
通常认为,唐玄宗在正式纳杨贵妃之前让她人道就是为了掩人耳目,事实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不完全是。因为唐王朝婚俗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色彩,唐玄宗娶儿媳妇固然不体面、不光彩,但也不像后来想象的是多么了不得的乱伦问题。在唐朝,尤其是唐朝前期,类似的情况非常多。武则天原来是李世民的“才人”,后来又成了李世民的儿媳妇——高宗李治的老
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诛杀了自己的亲弟弟
李元吉,又把李元吉的老婆、自己的兄弟媳妇杨氏纳入后宫;唐肃宗的女儿郯国公主竟然嫁给了她的舅父张清;唐太宗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都和高祖李渊所宠幸的张婕妤、尹德妃淫乱,也就是儿子与小妈发生关系。这些事实,班班可考、历历在目,即使想遮掩也遮掩不住。所以唐玄宗让杨贵妃人道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遮丑,而是和他迷信道教有关,这我们后面再说。
杨贵妃小名“玉奴”那么,杨贵妃不叫“玉环”叫什么呢?根据文献记载,杨贵妃小名“玉奴”。中国人起名字有大名、
小名之分,古代妇女因为较少参加社会活动,懒得说了,直接说杨贵妃“名玉环”了。
《长生殿》就是这么说的。第四出《春睡》,杨贵妃上场自报家门,说自己“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这段独白,在因袭前人说法的同时,又吸纳了一段明人笔记,加以改造利用。但这种描写,一看就不可信,哪有生下来臂上就有玉环的人?分明是编出来的神话。然而洪昇就是要神化杨贵妃,所以基本采纳了这段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长生殿》说杨贵妃“名玉环,小字太真”,与杨贵妃“道号太真”的传统说法不同,洪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我们知道,杨贵妃本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唐玄宗看上她之后,先送她人道,数年后再正式册封其为贵妃。“太真”就是杨贵妃人道时唐玄宗为她起的道号。洪昇创作《长生殿》,在史料取舍上的原则是“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他认为,“道号太真”的说法隐含着公公娶了儿媳妇的事,这就是“史家秽语”。所以他把史料中的“道号太真”改为“小字太真”,悄悄地删去了杨贵妃曾经人道的事实,而贵妃芳名,就直接叫“杨玉环”了。
通常认为,唐玄宗在正式纳杨贵妃之前让她人道就是为了掩人耳目,事实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不完全是。因为唐王朝婚俗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色彩,唐玄宗娶儿媳妇固然不体面、不光彩,但也不像后来想象的是多么了不得的乱伦问题。在唐朝,尤其是唐朝前期,类似的情况非常多。武则天原来是李世民的“才人”,后来又成了李世民的儿媳妇——高宗李治的老
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诛杀了自己的亲弟弟
李元吉,又把李元吉的老婆、自己的兄弟媳妇杨氏纳入后宫;唐肃宗的女儿郯国公主竟然嫁给了她的舅父张清;唐太宗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都和高祖李渊所宠幸的张婕妤、尹德妃淫乱,也就是儿子与小妈发生关系。这些事实,班班可考、历历在目,即使想遮掩也遮掩不住。所以唐玄宗让杨贵妃人道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遮丑,而是和他迷信道教有关,这我们后面再说。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