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示力
  • 暗示力
  • 暗示力
  • 暗示力
  • 暗示力
  • 暗示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暗示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1.1 5.7折 89.9 全新

库存1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亚当·奥尔特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8096473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9元

货号1202695646

上书时间2024-05-3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第一部分 外在环境的暗示力

 颜色:用对颜色就能提高效率和胜算 

神奇的警察蓝效应
色彩科学的“不科学”发展史
颜色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机能
颜色如何塑造我们的联想

 

红色为什么能代表爱情
在工作和学习中胜出的色彩奥秘

 

队服颜色与竞技体育的胜负息息相关
色彩的道德隐喻

 

第2章 环境:舒适的环境让人善良,也让人懒惰
拥挤和噪声带来的伤害
自然环境是疗愈的灵丹妙药
越不舒服,越能深入思考?
环境可以操纵人的善恶
特定环境激发特定潜能

 

第3章 天气与温度:为什么冬天恋爱更容易成功
夏天打仗,冬天恋爱
冷=孤独,暖=爱情?
天气左右身心健康

 

糊涂事总发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第二部分 群体之间的暗示力

 

第4章 独处与聚居:你适合单打独斗还是有人监督?
一双眼睛就够了
社会孤立带来的损害
他人如何拓展我们的行为边界
模仿让世界更友善
当众表演带来的兴奋与焦虑
竞争者越多,竞争力越低
厨子太多忘做汤

 

 

 

第5章 他人:你是谁,取决于你身边是谁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性动机:美女改变棋风
安全动机:种族歧视的部分原因
爱的动机:荷尔蒙的奇效
自我实现需求:需求理论的最顶层

 

第6章 文化:你接纳的文化就是你观察世界的透镜 
透过文化看物体和场所
透过文化看人
透过文化看数学、艺术和荣誉
世界各地的文化病
二元文化:沉浸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
多元文化:对诸多文化浅尝辄止

 

第三部分 内在世界的暗示力

 

第7章 姓名:好名字比你想象得更重要
什么是“姓名决定论”
名字能影响人的一生吗
流畅顺口与佶屈聱牙的名字哪个好
甜美与强大的名字哪个好

 

第8章 标签:让复杂的世界变得超简单
让复杂世界变简单的标签
通过分类解决歧义
标签联想带来的偏见
标签不光会消除歧义,还会改变结果
看见并不真正存在的东西

 

第9章 符号:哪怕不认字也会被符号影响 
符号是吸附意义的磁铁
细微符号带来的巨大力量
符号激素1:金钱
符号激素2:民族主义和宗教
符号的小变动带来大影响

 


结语 罗伦兹的蝴蝶和两个蒂姆的故事
致谢



“粉红色让人变弱”不是偏见,是科学

 

在学术期刊《分子行为精神病学》(Orthomolecular Psychiatry)1979 年的最后一期上,亚历山大·修斯(Alexander Schauss)教授发表的一篇文章激发了狱警、足球教练和愤怒的父母们的想象力。

 

修斯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放着两大块彩色纸板,此外另有 153 名健康的年轻男性以及一名研究员。这些男性逐一走进房间,参加一场不同寻常的力量测试。实验开始了,一半的受试者凝视深蓝色的纸板,另一半则凝视粉红色的纸板。过了一分钟,研究员请他们将手臂平举向前,他则用力压他们的胳膊,使之落回身体两侧。等受试者们恢复力气之后,研究员记下若干简短笔记,接着要他们互换纸板颜色再凝视一分钟,然后重复力量测试。

 

两次测试的结果惊人地一致。除了两个例外,其他人在凝视粉红色纸板之后力量明显减弱了,不太能顶得住研究员施加的向下的压力。与此相反,凝视蓝色纸板对受试者的力量没有影响,无论受试者是在第一轮还是第二轮力量测试时看蓝色纸板,他们的力量都没有发生变化。粉红色似乎让人暂时力竭了。

 

为了证明结果并非出自侥幸,修斯又进行了第二轮实验。这一次,他使用了更准确的力量测试仪器,请 38 名男性受试者用力挤压名为“测力计”的装置。凝视过粉红色纸板后,这 38 人在挤压测力计时,力量无一例外地变弱了。

 

修斯开始在全美各地的公共讲座上描述粉红色神奇的麻醉力量。在一次电视录影节目中:肌肉发达的加利福尼亚健美先生轻而易举地做了几轮二头肌负重弯举,但凝视了粉红色纸板后,他连一次弯举都做不了。既然粉红色有这样神奇的效果,修斯建议,狱警们应当考虑把暴力犯罪的囚犯关在粉红色的牢房里。于是,西雅图美国海军惩教中心的两名指挥官把一间牢房刷成了粉红色。

 

在整整 7 个月的时间里,准尉吉恩·贝克(Gene Baker)和上尉罗恩·米勒(Ron Miller)亲眼看到新来的犯人愤怒、激动地进入粉红色囚室,15 分钟之后就平静了下来。一般而言,新犯人爱惹是生非,但根据狱警们的报告,在 7 个月的试验期内没有发生过暴力事件。

 

出于对这两位“勇吃螃蟹”的执法人员的钦佩,人们把他们所用的颜色称为“贝克 - 米勒粉”(Baker-Miller Pink),全美其他地区的监狱也开始把特别禁闭室刷成相同的泡泡糖色调。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一家拘留中心,粉红色囚室对一些年轻犯人的削弱影响特别大,管理人员每天只能把他们关在里面几分钟。后来,规模较小的县级监狱也开始把狂暴的醉鬼关进粉红色囚室,于是这种颜色又得到了一个别名:“酒牢粉”(Drunk Tank Pink)。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酒牢粉”引发了一次小小的流行文化轰动。修斯发现,不堪重负的精神科医师、牙医、内外科医生、教师和家长们纷纷把墙壁刷成了粉红色,公共住宅也把内墙刷成粉红色,有报告称,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急剧下降。公交公司在公交车里安装了粉红色的座椅,以预防打砸抢行为。

 

“联合劝募协会”(United Way)的慈善工作人员穿起了粉红色的制服,他们报告说,捐赠者们捐献的金额比通常要多两三倍。科罗拉多州和艾奥瓦大学的橄榄球教练把客队的更衣室刷成了粉红色,想削弱对手们的斗志,逼得当地的运动大会作出了主队和客队更衣室必须一致的规定。达拉斯牛仔队的长期教练泰克斯·施拉姆(Tex Schramm)打电话给修斯,询问自己的球队是否应采纳相同的策略。拳击台上的弱势选手开始穿粉红色的短裤,有时甚至能击败比自己强得多的对手。

 

“酒牢粉”异军突起,成了一系列棘手难题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应对好斗、多动症和焦虑,甚至如何制定竞争策略。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这种颜色让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尽管一些研究人员发现,支持最初效应的证据并不充分,但零星例证始终时有出现。修斯仍然把“酒牢粉”称作“非药物性麻醉剂”,而且,在这种颜色急剧增多的 30 多年以后,他每年仍能接到数十次采访与咨询。

 

本书试图破解“酒牢粉”以及其他数十种无形力量对我们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力的秘密。有些因素,就像“酒牢粉”一样,是凭空出现的流行文化传奇。另一些,比如阳光和美女,则从来都在民间智慧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尽管民间智慧在理解人类行为复杂性方面往往力有不逮。还有一些因素,比如我们给孩子和新成立的公司起的名字,则像是隐居于闹市的“隐者”,在日常生活中指引着我们的思想,而我们却完全不曾意识到它们的影响力。理解这些力量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无聊的好奇心,更可以驾驭它们以获取成功,或防患于未然。它们中有些能推动我们作出更明智的决策、达成更幸福的结果,另一些则能破坏我们对健康及福祉的不懈追求。这些心理学家称为“暗示力”的力量来自三个不同的世界:围绕我们的广阔物理世界、让我们彼此连接的社会世界和潜移默化地进入我们头脑的微小暗示构成的精神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外部世界、社会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持续综合作用的产物,而这三个世界,也都有着塑造我们一切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无形力量。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暗示是人类典型、简单的条件反射。我们无时无刻不接收着外界和内心的暗示,不受控制甚至无法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暗示力,是比说服、指示和命令等外显因素更强大的力量。洞悉了何为暗示力,就掌握了重塑人们思维、感觉和行动的法门。

 

本书围绕着我们的外在环境、群体间的社会环境和我们的内心世界三个方面来解释暗示力,介绍了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我们所思所为的诸多因素——颜色、场所、天气、他人、文化、姓名、标签、符号,不管多小的细节都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出版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获《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媒体交口赞誉。



作者简介
【美】亚当·奥尔特社会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营销学教授,纽约大学心理学系兼职教授,也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授课、演讲,被评为“全世界40位zui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侧重于判断与决策、社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领域,其研究成果广泛刊登在《实验心理学季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重要学术刊物上。他还是《纽约客》的撰稿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大西洋月刊》等重要杂志都刊登过他的文章。
《暗示力》是他的代表作。在第60届戛纳国际创意节论坛上,他发表的同名演讲引发了全世界学界、广告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目录
前言 “粉红色让人变弱”不是偏见,是科学
第一部分 外在环境的暗示力
第1章颜色:用对颜色就能提高效率和胜算
神奇的警察蓝效应
色彩科学的“不科学”发展史
颜色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机能
颜色如何塑造我们的联想
红色为什么能代表爱情
在工作和学习中胜出的色彩奥秘
队服颜色与竞技体育的胜负息息相关
色彩的道德隐喻

第2章 环境:舒适的环境让人善良,也让人懒惰
拥挤和噪声带来的伤害
自然环境是疗愈的灵丹妙药
越不舒服,越能深入思考?
环境可以操纵人的善恶
特定环境激发特定潜能

第3章 天气与温度:为什么冬天恋爱更容易成功
夏天打仗,冬天恋爱
冷=孤独,暖=爱情?
天气左右身心健康
糊涂事总发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第二部分 群体之间的暗示力
第4章 独处与聚居:你适合单打独斗还是有人监督?
一双眼睛就够了
社会孤立带来的损害
他人如何拓展我们的行为边界
模仿让世界更友善
当众表演带来的兴奋与焦虑
竞争者越多,竞争力越低
厨子太多忘做汤

第5章 他人:你是谁,取决于你身边是谁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性动机:美女改变棋风
安全动机:种族歧视的部分原因
爱的动机:荷尔蒙的奇效
自我实现需求:需求理论的最顶层

第6章 文化:你接纳的文化就是你观察世界的透镜 
透过文化看物体和场所
透过文化看人
透过文化看数学、艺术和荣誉
世界各地的文化病
二元文化:沉浸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
多元文化:对诸多文化浅尝辄止

第三部分 内在世界的暗示力
第7章 姓名:好名字比你想象得更重要
什么是“姓名决定论”
名字能影响人的一生吗
流畅顺口与佶屈聱牙的名字哪个好
甜美与强大的名字哪个好

第8章 标签:让复杂的世界变得超简单
让复杂世界变简单的标签
通过分类解决歧义
标签联想带来的偏见
标签不光会消除歧义,还会改变结果
看见并不真正存在的东西

第9章 符号:哪怕不认字也会被符号影响 
符号是吸附意义的磁铁
细微符号带来的巨大力量
符号激素1:金钱
符号激素2:民族主义和宗教
符号的小变动带来大影响

结语 罗伦兹的蝴蝶和两个蒂姆的故事
致谢

内容摘要
暗示是人类典型、简单的条件反射。我们无时无刻不接收着外界和内心的暗示,不受控制甚至无法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暗示力,是比说服、指示和命令等外显因素更强大的力量。洞悉了何为暗示力,就掌握了重塑人们思维、感觉和行动的法门。
本书围绕着我们的外在环境、群体间的社会环境和我们的内心世界三个方面来解释暗示力,介绍了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我们所思所为的诸多因素——颜色、场所、天气、他人、文化、姓名、标签、符号,不管多小的细节都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出版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获《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媒体交口赞誉。

主编推荐
洞悉暗示力,掌握比说服、指示和命令更强大的力量
人的思维、感觉和行为不可能离开所处环境及自我内心的暗示,这种力量隐蔽又不可控制,比说服、指示和命令的显性力量更加强大。洞悉暗示力,知道有哪些“隐形的手”在操纵我们的意识和决策,是掌握个人命运并影响他人、改变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一步。

社会心理学家、“zui懂心理学的营销专家”力作,既是心理好书又是商业好书
趋势观察界、心理学界的新锐明日之星亚当·奥尔特被誉为“zui懂心理学的营销专家”,曾当评“全世界40位zui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他成功地将心理学应用于商业世界,引用了许多优选的心理学、营销学及社会学的实例来解释何为“暗示力”,如何在个人生活与商业世界中使用与应对暗示的力量。

一出版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获名人、媒体好评如潮
《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出版人周刊》等媒体交口赞誉,靠前书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称本书是他“读过的zui好的科学书”。《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布鲁姆倾情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精彩内容
流畅顺口与佶屈聱牙的名字哪个好父母给孩子起名时,还面临着另一个隐含的选择:是一个简单、流畅的普通名字,还是一个复杂但特别的名字。作出选择可不容易,因为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没人会读错“汤姆”(Tom)、“蒂姆”(Tim)、“托德”(Todd)和“特德”(Ted)这样的名字,但叫这样名字的人遍地都是。反过来说,叫“Tah”(发音为“塔达沙”)、“Thyra”(到底发音是“希拉”“莎拉”还是“泰拉”呢?)、“Taiven”(发音是“特文”还是“泰温”呢?)的人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但由于没人说得准这些名字怎么发音,群众也可能会无视它们。(就这点而论,BOHdVF260602的父母恐怕不太成功。)不管有什么意思和什么含义,总有些名字容易发音,能轻轻松松、毫不费力地从人们的舌头上准确无误地滑出来。而有些名字却很拗口,它们不光会挑战你的脑袋,还会挑战你的舌头、牙齿和嘴唇;等你好不容易把它们念出来,又拿不准自己是否发对了音。研究名字语言属性的心理学家们把便于发音的名字称为“顺口”,把难以发音的称为“拗口”。 如果你想判断一个名字是否顺口,可以假想自己是个主持人,正在颁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你打开信封宣布:“奥斯卡奖得主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外行人来说,一些外国人名非常难发音,但另一些却比较容易,因为后者更简短,或是有着英语里常见的发音或字母组合,又或是因为有着比较简单的字母字符串。199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是《给我一个爸》(Kolya),这是扬·斯维拉克(JanSverak)执导的一部捷克电影。这一奖项的颁奖者是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KristinScottThomas)和杰克·瓦伦蒂(JackValenti),为了发出获提名的格鲁吉亚影片《恋爱中的厨师》(ShekvarebuliKulinarisAtasertiRetsepti)的读音,两人下了好大一番苦功练习。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娜娜·裘杨兹(NanaDzhordzhadze)。实际上,为了避免主持人拙劣的发音搞砸颁奖典礼,很多外国电影都会采用英文标题。本例中,这部电影的名字就改成了英文,但导演的名字“Dzhordzhadze”本身就很有难度了。 一个拗口名字带来的最明显后果是,你的父母会让你一辈子受错误拼写和错误发音的困扰。我们可以对偶然的失误一笑置之,但有时失误会导致严重后果。在政治竞选中,如果候选人不甚知名,或是到最后关头才参加竞选,他们的名字未必能出现在选票上;投票站会要求选民手写下候选人的名字,或是用一台能识别出每一位候选人姓名的机器打出该名字。像乔治·布什(GeorgeBush)和比尔·克林顿(BillClinton)这类名字大概能够原封不动地出现在手写选票上,但2006年,得克萨斯州众议院多数党候选人雪莱·塞库拉-吉布斯(ShelleySekula-Gibbs)就没这么走运了。 首先,一些投票机无法处理连字符,所以,“赛库拉-吉布斯”变成了“赛库拉·吉布斯”(SekulaGibbs),但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投票机必须先编程才能处理拼写错误。为此,一个两党委员会专门成立,最终核准了长达28页的“可接受”的错误拼写,从可以理解的“凯利·赛古拉-吉布斯”(KellySegula-Gibbs)到令人费解的连词写法“雪莱斯库拉吉布斯斯斯斯”(ShelleySkulaGibbsssss)。
塞库拉-吉布斯基本上还算逃过了此劫,但1986年,伊利诺伊州民主党副州长初选时有两位很被看好的候选人就没这么走运了。乔治·桑梅斯特(GeorgeSangmeister)和奥瑞莉亚·普辛斯基(AureliaPucinski)联手,与新秀马克·费尔柴尔德(MarkFairchild)及珍妮丝·哈特(JaniceHart)打擂台,可专家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许多选民对自己支持的候选人的政策与立场知之甚少,而是依据一些不相干的线索作出决定的。从名字的角度看,让外国味十足的桑梅斯特、普辛斯基与仿佛为搞政治而生的费尔柴尔德和哈特对决,简直就是让一个孩子与拳王泰森上台对打。靠着费尔柴尔德和哈特这样的重量级名字,两位身处弱势的候选人虽然履历不甚光鲜,却在选举中大获全胜。一位选民甚至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承认,自己投费尔柴尔德和哈特的票,就是“因为他俩有着顺口的名字”。 一队心理学家专门做了研究来证明这两个名字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只提供了乔治·桑梅斯特和马克·费尔柴尔德两个名字,并要求模拟选民只根据名字在两位候选人中作出选择。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费尔柴尔德。考虑到大多数选民走近投票箱时对候选人缺乏太多了解,说候选人的名字左右了部分选民的选票完全是有道理的。还有一点值得指出:除了顺口度上的差异,这4个名字还在另一些层面上有所不同:比如外国味,以及名字中带有极具吸引力的英语单词,如“heart”(心灵)和“child”(孩子)。这些差异为这则轶事平添了更多的趣味性,但在衡量名字顺口度带来的影响方面不足以产生有意义的结果。 我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西蒙·拉汉姆(SimonLaham)和彼得·科瓦尔(PeterKoval)进行了类似的分析,但我们的实验从一开始就将这一效应是完全由这些拗口名字的外国特质所导致的可能性排除在外。我们的初始假设前提是:顺口的名字就像光晕一样,能让名字的主人比另一个有着拗口名字的条件类似的人(两者都是虚构的)略微更具吸引力。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我们研究了500名律师名字的顺口度,以及他们在事务所的地位(从助理到合伙人)。我们从全美10家规模和声望不同的法律事务所收集了这些名字,并请一群美国成年人根据名字的发音顺口度以及听起来是否像外国人这两项指标进行评分。 结果既有趣又令人不安:比起名字拗口的同事,名字顺口的律师似乎能够在事务所里更为频繁和迅速地升职。结果不能用外国味来解释,因为如果我们把分析限定于有着外国名字的律师中,这一效应同样存在;我们又把分析限定于有着典型英美式名字的律师中,结论仍然一致。 仔细分析数据,情况变得清晰起来。名字的顺口度并不能给所有律师带去相同的帮助,因为名字不是魔术师。就算你有着最顺口的名字,人也最机灵,可如果你是个刚从法学院毕业的菜鸟,也是不可能当上合伙人的(我们没有发现执业时间短于4年就当上合伙人的律师)。资深律师也是一样:到你执业已满30年时,你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时间的证明,89%的资深律师仅凭其从业年限就足够当上合伙人了。 但这一效应在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律师中表现得很明显:执业4~8年之后,12%有着顺口名字(我们使用了一份总分为5分的发音难度量表,1分代表发音最容易,5分代表发音最困难,顺口名字指得分为1的名字)的律师当上了合伙人,而在那些有着拗口名字的同行(得分为2~5)中,只有4%的人当上了合伙人。稍微资深一些的律师之间同样存在这一差距:执业9~15年后,74%有着顺口名字的律师当上了合伙人,但只有67%名字拗口的律师当上了合伙人(见图7-2)。毫不夸张地说,给你新出生的未来大律师起个尽量简单的名字,是大有好处的。 迄今为止,我所讲述的故事包含如下潜台词:拥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名字不大可能让你成名,但就是这个别出心裁(在此指拗口)的名字可能为你招来负面的关注和结果。欢天喜地的父母为了庆祝生命的奇迹,给自己的小宝贝起名为“克拉哈”(Keirraih),可等小克拉哈开始上学和工作,她很可能变成吸引负面关注的磁石。这样的父母不免值得同情。
正如明智的父母会小心谨慎地给孩子起名,明智的企业家也会小心谨慎地为自己的商业心血选择名称。哪怕是乍看起来没什么害处的公司名称,也有着让创办人心碎的潜力。有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一家在线技术服务公司起了个看似稳妥的名字,“ExpertsExchange”(意为“专家交流”),可等它给自己注册了www.expertsexchange.com的网站时,就立刻招来了嘲笑。(现在该公司的网址已经更改为www.experts-exchange.com。此外,公司的社交媒体账号也策略性地利用大写字母解决歧义:ExpertsExchange。)选择一个带有意料外的双重含义的名字当然会招致风险。除此之外,能提高律师晋升速度的顺口度效应还决定了羽翼未丰的金融股票的命运。我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奥本海默合作发现,新上市的金融股若有着易于发音的名字,市场表现会更好。在刚上市的股票中作出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们可供筛选的信息不多,而这些信息又都不足以准确预测股票的未来表现。有着顺口名字的律师更容易在法律事务所获得晋升,出于相同的原因,有着简单和顺口的名字的股票往往比有着拗口名字的股票上涨更快。购买股票本身有风险,顺口度能带给人一种舒适感和熟悉感,缓和不可回避的冰冷事实:哪怕是低风险的股票有时也会暴跌。为检验名字顺口度对股票绩效带来的影响,我们测量了1990~2004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市场近千只股票的绩效。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让一群人设想自己要在颁奖典礼上读出每一家公司的名字(即我前文描述过的顺口度测试),并据此指出一家公司名字的发音是容易还是困难。在量表的一端是有着顺口名字的公司,如贝尔登公司(BeldenInc.),另一端则是有着拗口名字的公司,如玛戈雅·塔夫考兹勒斯·雷思文内塔萨撒格(MagyarTavkozlesiRészvénytársaság,这是一家匈牙利电信公司)。并非所有名字拗口的股票都属于外资企业,就算我们只看有着典型美国名字的美国股票,同样的效应也是存在的。正如我们所料,有着顺口名字的股票比有着拗口名字的股票表现好,尤其是在上市的第一个星期。事实上,如果你在1990~2004年间对名字最顺口的10只股票投资1000美元,那么短短一个星期后,你就能收回1153美元,比投资回报高达11%。两相对比,如果你在同一时期对名字最拗口的10只股票投资1000美元,一个星期后仅能收回1040美元,增幅仅为4%。 当然,名字顺口和名字拗口的公司之间还存在其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