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译丛052: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伤、记忆与认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6.89
6.0折
¥
78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美)桥本明子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75385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617474
上书时间2024-05-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桥本明子,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学士,耶鲁大学社会学博士,曾在匹兹堡大学任教三十余年,目前任波特兰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与社会学院访问教授、耶鲁大学社会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与权力、优选与比较社会学、文化创伤与和国家认同,另著有《世代相传的礼物:日本人与美国人对衰老和社会契约的看法》《想象中的家庭,生活中的家庭:当代日本的文化和亲属关系》《家庭对老年人的支持:一个靠前经验》等书。
目录
导 读 战争的历史应该如何被记忆? / 沙青青
致中国读者
第一章 战败国的文化记忆
第二章 修复个人历史与校准家族记忆
第三章 反思战败
第四章 战争与和平的教学
第五章 战败国的道德恢复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致 谢
内容摘要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终战诏书》,同意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七十余年后,战败文化成了日本集体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谁该为战争负责和谁有罪,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分裂,裂缝之下的是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要打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杀戮和牺牲?
在本书中,桥本明子探究了三种互相抵触的战争记忆:“受害者”“施害者”和“英雄记忆”。这种分歧形塑了战后一代人对历史和自身的理解,并影响至今。桥本明子借助民族志、访谈和影像分析,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再现了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过程:政府、传媒、国家在其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因由?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解主义,哪条才是面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正确通路?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唯有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才能超越分歧与创伤,免于重蹈覆辙。
主编推荐
★ 深刻理解战后日本历史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解日本政府如何搪塞战争责任,普通民众如何回避战争责任。
战争结束后,面对难以弥合的文化创伤,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战争记忆,分别视日本为这场战争的牺牲者、受害者和施害者,据此延伸出三种处理历史问题的方式: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和解主义。厘清战争记忆的来龙去脉,深究其社会和政治根源,方能理解战后日本为何在三个选项中游移不定,始终未能正视其战争责任和历史问题。
★ 纪念活动、影视作品、报刊漫画,谁在形塑日本的战争历史?
作者以一手资料探查日本战争历史的形塑过程:力图重建国家尊严的官方纪念活动和政治表演;采用纪录片、读者来信、社论等形式,重启战争责任核查,以期日本能承担战争责任的报刊媒体;强调个人和家族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以受害者身份呼吁和平主义的动画电影……战争记忆不是铁板一块,是国家、个体、媒体等在历史话语权微妙博弈的结果。
★ 当基础教育服务于政治诉求,教科书何以成为战争记忆的新战场?
作者深入分析了5家出版社的15本历史和公民学高中教材,探索主流日本教材以何种立场和视角解读战争历史:是有意识选择的侵略之战?还是因政治经济压力、不得已为之的必要之战?用词和叙事框架的不同选择,暗含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
★著名学者沙青青导读,孙歌、小熊英二、伊恩·布鲁玛诚挚推荐。
精彩内容
高中历史课本中讲述的战争与和平海登·怀特(HaydenWhite)认为,历史叙事包含了镶嵌于道德框架内的伦理判断,教科书的历史叙事也是如此。历史教材不可能只是把经验的“真理”教给学生,就好像他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真空中似的。用词和框架的选择,且无论是否有意,都影响着作者和读者对事件的解读。历史教材在遣词造句时,已经认识到所做选择的全部政治意义和影响。因此,一些主题词事实上就成了某种暗语,向读者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我们需要仔细留意这种“主题词”,因为它们会为军事和国家行动、战争的合法性赋予意义,然后才能破译其中的道德判断:比如“入侵”“占领”“殖民”“吞并”等词汇,都充满了政治、道德和法律意义。因此,作者和出版社会仔细做出区分。同样,对于那些暗示了不同的战争道德责任的短语,也要多加注意:比如“没有选择,只能打仗”和“冲突意外升级”,要表达的是日本国家并没有恶意企图,而“日本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使战争升级”和“这是日本军队扩大战争的图谋中的一部分”则传递了完全相反的信号。
总而言之,历史教材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描述为一个充满暴力与动荡的时代,让日本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悲惨战争当中。日本贸然发动战争,受误判、失策、错误预期以及错误野心的影响,最终使自己卷入了同西方列强的高风险对抗当中。事实证明,在变幻莫测的20世纪早期,在革命(中国和苏联)、战争(中日战争、俄日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条约和联盟这些情况下,日本的国家策略达不到预期效果。而随着领导层的更迭、政治对抗的加剧和民族主义暴力的升级,日本国家政策也被证明非常不稳定。当时的世界上饱受种族歧视、压迫、威胁、猜疑和殖民野心之苦。虽然这一切并非全都是日本造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曾在1922年签署了《九国公约》(该公约申明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1928年签署了《巴黎非战公约》(也称《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或《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战争,便是违反了这类国际协定。
亚洲—太平洋战争的根源那么,学生们如何了解亚洲—太平洋战争的根本理由呢?高中历史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大框架:(1)这是一场选择出来的战争,一种有意的侵略行为,受帝国主义野心驱使,由非正义的军事挑衅力量实施,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血腥的消耗战;(2)这是一个必要的战争,迫于政治和经济压力,扩大对亚洲大陆的占领,最终意外地发展成一场长时间、大规模的冲突。根据使用的教材、补充材料、授课老师的不同,学生们接触到了不同的框架。这两种情况最终要传递的道德信息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日本政府行事不计后果,极大地辜负了人民的期望。
在广泛使用的六种教材中,有四种使用了第一个框架。比如在其中一本中,日本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与中国打仗完全是为了获取权力和战略资源。日本与西方列强互相角逐政治影响力和对中国物质资源的控制权,认定这些殖民行为具有合法性,而且是成为世界强国的一种途径。因此,日本不是被迫发动战争,而是主动想要对亚洲地区进行殖民,掠夺土地和资源。这一观点得到另一本教材的回应:“世界新秩序背后的真实意图,并非是亚洲获得和平,而是日本建立霸权;相应的,日本扩大了在亚洲的侵略,企图寻找更多的战略资源使战争继续下去。”这类教材采取的一贯立场是,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是一场耗时15年的侵略战争(1931—1945),目的是夺取亚洲的战略资源和领土。
其他两种则描述了一场最终演变成长时间、大规模冲突的“必要的战争”。在一本被广泛使用的“日本史B”教材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正处于一种功能失调的状态,无法解决随着政治党派冲突、军事对抗及相互矛盾的战略、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而产生的治理危机。同时,它还被一套有缺陷的治理体系所拖累,而这一体系至关重要地限制着非军事部门对军队的控制。国家领导人未能有效地应对突发的国际危机,在面对国际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进步派和反动派、共产主义者、天皇主义者、和平主义者、和解主义者时,无法协调好他们的关系,有效地控制整个国家。这些教材着意强调日本感受到了国际的威胁,尤其是来自中国、苏联和美国的威胁,这一点很重要。按照这种说法,日本的殖民野心主要是出于防御性。而归根结底,在一个由充满敌意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主宰的世界里,“除了诉诸战争,别无选择”。
这些畅销的历史教材中,前一组将日本叙述为战争施害者,后一组则倾向于将日本讲述为不情愿的交战国;因此,两组都没有宣传任何战争的英雄故事。这些“阵营”在历史教材市场中,构成了合理的平衡,不过后者的发行量总要领先于前者。“解放战争”这种英雄叙述,只出现在一本新民族主义的教材中,但这本书在高中“日本史B”市场中的销售量有限,相对来说显得无关紧要。
由于多年来西方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一直用千篇一律的成见来看待日本的教科书,因此,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近来的教材在内容和涵盖的时间范围上有所不同,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惊讶。正因为这个原因,高中“日本史A”和“日本史B”所使用的教材种类,尤其值得认真关注。我在这里将评审四本教材,其中三本持“选择的战争”立场,一本持“必要的战争”立场,这四本书都是从销量最高的样本中选出来的,目的是评估它们在分析战争的意义时所持的不同立场和采用的不同方法,以及向年轻读者传达的信息。
1.“实教出版”的高中《日本史B》一直以来采取的立场都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目的是在亚洲大陆上掠夺战略资源和领土。亚洲—太平洋战争是一场漫长的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耗时15年,而且不符合各军事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达成的国际协议。日本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同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获取权力和战略资源。日本与西方列强互相角逐政治影响力和对中国物质资源的控制权,认定这些殖民行为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