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布雷特·安德森 | Brett Anderson
英国颇具影响力的摇滚乐队山羊皮乐队主唱。
1967年出生于伦敦与布莱顿之间的无名卧城。1989年组建山羊皮乐队,从此开启了一段如过山车般的疯狂岁月,安德森在本书中回顾了这段“从奋斗到成功到自我毁灭,后回到原点的旅程” 。
目录
第一部分 / 001
我曾说过我不会写的书 / 003
明天的炸鱼和薯条纸 / 015
狗屎和钻石 / 025
病恹恹的南方孬种 / 033
比被议论更糟糕的唯有不被议论 / 043
风格即省略的艺术 / 053
希思罗的早餐 / 063
本我与人设 / 071
第二部分 / 077
毒树 / 079
我们抛下了自己唯一独特的东西 / 087
我们相爱,我们倦了,我们继续前行 / 101
生命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无事发生 / 109
第三部分 / 123
每个爱过我的人都曾失望过 / 125
蹲尾人 / 141
听起来就像那该死的蓝精灵 / 153
去他家里,杀了他的猫 / 167
第四部分 / 177
安静的毁灭 / 179
衰老的小甲壳虫转啊转,直到
缠死在钉子上 / 187
它死在青葱六月的白色时辰 / 195
我们不必活成这样 / 205
第五部分 / 211
我溺死在鼓声敲响的农田 / 213
五命悬一线 / 225
唯有爱能活得比我们更久远 / 235
内容摘要
传奇英伦乐队山羊皮主唱布雷特·安德森为我们写就了这本他曾说过不会写的书。这是安德森的个人传记,更是山羊皮乐队的发展历程。在书中我们会看到乐队生涯的重要时刻,包括与吉他手伯纳德·巴特勒从亲密搭档走向决裂的痛苦往事,DogManStar、ComingUp等代表作品的创作过程,也会看到安德森对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情感真挚、毫无保留。
安德森在书中以坦诚的态度评述了山羊皮的成与败,对于音乐产业与流行文化,他也做出了极富洞见的评论,无论是山羊皮的乐迷,还是英伦摇滚的听众,都将在书中看到打动人心的往昔回忆。
精彩内容
我曾说过不会写的书狭小的浴室里,掉漆的墙壁正在崩裂,石膏涂
层被潮气侵蚀,墙皮片片剥落。一小块霉斑用灰白的真菌绣着精致的金银丝帛,犹如一片手绘的小森林,正沿着藏灯的凹槽蔓延。从墙上一扇模样狰狞的镶板窗户望出去,可以望见侧屋涂着密封胶的黑色屋顶,更远处有几排砖房,房子后面是一个个长满荒草的杂乱花园,里面堆满了生锈的旧自行车、
滚筒烘干机和废弃的残破家具,俨然成了垃圾倾倒场。墙面的残漆上,受了潮、胡乱裁剪的图片被小片的蓝丁胶粘在一块一块的霉斑之间。破口的浅浴缸里,一只水龟在囚禁他的瓷釉曲面上来回打转,跳着一支沮丧的旋转舞。
浴室的门开向一条没有光线的小走廊,走廊又向外连着一个天花板很高、边缘嵌着装饰线的房间——房内烛光旋转,火焰明灭,墙壁在摇曳的黑影里时隐时现。松动的落地窗在咔咔作响,越过锻铁阳台与诺丁山穆尔豪斯路的灰泥外墙隔空相望。厨房灯不时闪烁的微光映出了某个古怪夜行动物的身影,正在进行私密的夜间例行仪式。门楣上悬挂着形状怪异的玻璃珠;灰蓝色脏沙发旁的小边桌上,一丛变褐的洋蓟被遗忘在豁了口的瓷碗里,渐渐脱水。
我们周围到处散落着半空的瓶子、撕开的里兹拉牌(Rizla)香烟盒和堆满烟
头的烟灰缸。刚刚过去了一个漫长的夜晚,这一夜大部分时间我都和老朋友艾伦在一起抽烟,兴奋地聊天,反复倒带,一遍又一遍地聆听《献给鸟儿》(ToTheBirds)的样带,直到最后这场仪式变成了走火入魔、停不下来的单曲循环,我们迷失在自己漫游的思绪里,隔壁的邻居们则发着牢骚,翻来覆去,用枕头捂住耳朵。
世界在缓慢流转,我们的人生正在重组。在无聊的俗世之外,我们可以窥见
一个不同的未来,希望与可能性在其中闪闪发光—一怀着这种意识,我们连续数小时坐在这里,听着
歌闲扯,握筹布画,憧憬明天,感觉到期望的绳索在我们之间牢牢打结。
于是我坐下来写这本我曾说过不会写的书,讲述我曾说过不想讲的故事。我猜该来的终究会来。
除了一种想要被人倾听的幼稚需求,一种渴望向全世界讲述自己故事的自我炫耀式的冲动,我好奇还有什么动机牵着我这么做。无数个清晨,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反复思忖此事,我向自己保证,这一次我仍要尽力避免去写你我都读过太多次的书。
摇滚乐队大多容易走上同一条老路,历经同样的艰苦跋涉,碰到同样的关卡,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就如同一只青蛙的生命周期
早已由上天注定,所以乐队的传说总免不了蒙上一
层宿命的氛围,尤其是最
后一章的结局早已为人所
知。因此,我在本书中要
反其道而行,尝试从自己的亲身经历里提取一些要
素,延伸开来以揭示更广阔的图景,并审视自己从奋斗到成功再到自我毁灭,最后回到原点的旅程。
我将在叙事过程中探讨某些施加于我的作用力,如
果可能,再顺便揭露一下有关那套机器的真相——它呼呼运转着,创造出人们在电台里听到的那些乐队,人们却往往看不见它的存在,尤其是正在被它塑造加工之人。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不自量力,然而我的故事早已被媒体过于勤恳地记录在案,显然无须用传统的形式再复述一遍,我只是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宣告某种所有权,独家呈现这故事的第二部。值得注意的是,后见之明能借给你一双事发时与你无缘的慧眼。如今回望那段犹如疯狂过山车般的青葱岁月,我已能直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就像在旁观别人的经历一样。然而彼时的我却彻底陷了进去,主观得难以置信,我的脸仿佛被人紧紧摁
在玻璃上,离得太近以至于看不清任何真相。正因如此,本书将不会再续写第一部那本尘封蠹蛀、书页卷角的青春成长小说,相反,我要讲一个风格迥异的故事,钻研一下在我周围碾轧多年的齿轮机器,希望为自己也为他人解答几个问题,弄清那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为什
么发生。
P3-5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