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微火者(修订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4.74
4.5折
¥
55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张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9597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1202734004
上书时间2024-05-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审美信任最珍贵(修订版自序)
上
越奇幻,越民间 关于莫言
难以转译的“中国性” 关于贾平凹
叙述声调里的秘密 关于余华
那些“沸腾的欲望” 关于铁凝
与“变”易,守“常”难 关于王安忆
那些平凡里的不平凡 关于毕飞宇
痛楚和百感交集的阅读旅程 关于格非
对存在意义的执迷 关于刘震云
凝视作为“现实”的世界 关于苏童
异质经验与普遍感受 关于阿来
重写“人民的主体性” 关于韩少功
把“自己”写飞 关于林白
以有情的方式构建美 关于迟子建
下
异乡人 关于魏微
有内心生活的人才完整 关于张楚
重构人与城的想象 关于徐则臣
对日常声音的着迷 关于葛亮
卑微的人如何免于恐惧 关于路内
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在一起 关于李修文
不规矩的叙述人 关于鲁敏
以写作成全 关于弋舟
与时间博弈 关于冯唐
作为生活本身的常态与意外 关于曹寇
在生活之上 关于廖一梅
附录
我为什么想成为“普通读者”
内容摘要
立体封
立体封带腰封
版权页条码
简介:《持微火者》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的文艺随笔集,以生动亲切又锋芒毕现的笔触,勾勒生气勃勃的文学现场图景,为当代作家绘制群像。书中对莫言、贾平凹、余华、铁凝、王安忆、毕飞宇等当代经典作家与魏微、张楚、徐则臣、葛亮、路内、李修文等70后代表作家提供了个性化的观察与描绘,发现闪烁在沉默文本里明亮迷人的微火,以及文字背后那些致力于改变和完善的心灵。本书初版曾获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修订版保留了原书核心部分,补充了作者关于近年现象级作品的新论。
本书金句:1.我喜欢寻找那些闪烁在沉默文本里的亮光,尤其着迷于写作者们点燃火种、照见幽暗的片刻。我所能做的,是用文字聚拢起这些“微火”,因为其中隐含着我们身在的广阔扰攘的现实,以及那个在深夜里抗辩、反省、致力于完善的“自我”。
2.每次阅读都是寻找,每次阅读都是跋涉,每次阅读都是辨认。漫长旅途,如果运气够好,会遇到同路人的,那就有如荒原游荡后的久别重逢——当我们终于照见似曾相识的面容,听到久远而熟悉的言语,触到频率相近的心跳……真是再开心不过的事。
3.今天的文学评价标准是多元的,有豆瓣评分,有网友投票,有发行量指标,更有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支持。有如此多的数据,还需要批评家的判断和评价吗?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也不是一个问题。今天更需要无数文学批评同行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文学的尺度、一个雅正的文学标准,给未来的文学史写作留下我们这个时代批评家的声音。
4.关于莫言:这位少年长了一双与众不同的、像吸收器一样的耳朵,它吸收高密东北乡的一切,故事、人物、情感、爱恨,借助它的帮助,他“声无巨细”地将一切纳为己有,沉积在内心。奇幻、诡异的故事发生在他的作品里,也似乎再自然不过了。
5.关于贾平凹:像“幽默”也分文化语境一样,能体悟到贾平凹的“中国性”,须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学修养……贾平凹的美则是工笔细描,庞大繁复,是欲语留白,是传统中国柔弱书生长衫里潜藏的强悍,这是前现代中国语境里的美。
6.关于余华:与其说余华的《活着》书写的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毋宁说他借助福贵这一形象书写了现代“采风者”自乡间采集到的宝贵的“风”,采集到的来自民间立场而不是庙堂之上的对于“活着”的认识。
7.关于铁凝:《玫瑰门》是铁凝文学世界里元气最为充沛的小说。这是一部从非伦理、非道德层面去理解人的小说,她由此打开了一个普通而又有典型意义的女人的内心……这也是铁凝最后之所以成为铁凝的原因——小说家坚定地遵循她作为作家的本能,遵循她超拔的艺术感受,她为我们理解女性、人性以及历史打开了新窗子。
8.关于王安忆:王安忆评述朱天心是一位“刻舟求剑人”,某种意义上,她也是,她深晓不变通之意义。就让那些像流水一样的变化都去吧,这位小说家要写的是生活之下的、那些不变的常态,她专心致志,她心无旁骛,她重构的是一位独立艺术家与所在时代之间的应有关系。
9.关于毕飞宇:毕飞宇不热衷于大开大阖、戏剧性、传奇性,他感兴趣的从来不是非同寻常的“大事件”,而是平凡的、普通的、我们人人都身在其中的日常生活。他有能力使我们“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有能力使“寻常”的生活变得“不寻常”。
10.关于格非:第一次读《春尽江南》我就被深深吸引。小说关注的是此时代的物欲横流及人心的溃败,它关注的是人的自我沉溺、自我逃遁、自我挣扎、自我搏斗,小说写出了我们时代的精神世界。
11.关于刘震云:也许每个时代遇到的物质困难是不同的,但精神的困窘却相仿。对何为生存的沉迷,对何为生存意义的寻找。这是刘震云之所以是刘震云的原因,也应视作他写作的重要母题。
12.关于苏童:创作生涯日渐长久,尤其是中年以后,苏童的注视发生了隐秘的变化,这当然不是单纯的所谓“温度”的变化,但又分明有了复杂的慈悲心,对人间世相有了同情的理解,亦不无锐利的凝视——叙述人不再是袖手旁观者。这转变是如此宝贵。
13.关于阿来:他安静,沉稳,却别有所思。他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深描了一种深入骨髓的难以名状的情感。那种被烙得生疼、格格不入的异类感觉,经由阿来的书写唤醒、被放大、被深描,于是,读者感受到了疼痛,不是他们的,而是我们的疼痛。
14.关于韩少功:《赶马的老三》这部小说是韩少功对于农村小说的重写,他重新审视农村生活、农民生活,重新思考站在农民立场书写的可能,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试图重写“人民的主体性”之作。
15.关于林白:或许,把林白小说比作银幕上的电影或许更容易理解。她那么精确而细微地描述我们曾经的时光并使之在那个洁白的屏幕上重现。那些人、事,是现实的,但又是超越现实的;是生活中的,但又超越了生活的琐屑,具有了自我飞升的能力。
16.关于迟子建:写寒冷时写暖意,写孤独时写热闹,写人群时写生灵,写“天地不仁”时也写下“人间有情”,这是独属于迟子建文学的魅力。迟子建和她的大森林、北极村、额尔古纳河、漫天的雪花、黑土地,以及黑土地上的人民一起,构建了苍茫、浩瀚、郁郁葱葱的纸上乡原,那是当代文学史上最迷人的东北风景。
17.关于魏微:魏微不断地书写着那个渐变的故乡和被时代摧毁得面目全非的“小城”,她的文字常常令人重回昨日: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这个飞速旋转时代的异乡人?每一个人,内心里不都有个他乡与故乡?
18.关于张楚:张楚的小说似乎从未走出过他的小城,他把对亲人和朋友以及他的小城镇的情感都镌刻进他的文字里。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普泛的人群,那是面目含混但渴望尊严的人们,是生活中有血也有泪、有奶也有蜜的人们,是肉身中藏匿着焦躁而扭曲的内心的人们。
19.关于徐则臣:那是作为美好愿景的北京,那是作为攀比对象的北京,是作为奋斗目标的北京,是作为各种欲望搅拌器和巨大阴影存在的北京……关于北京的想象、传说,与许多在黑暗中奔跑着的族群一道,构建了徐则臣关于人与城的陌生想象。
20.关于葛亮:他是对声音极为敏感的作家,尤其关注陌生的、偏僻的、微弱的声音。对于一位写作者而言,没有比听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快乐、深夜里的哭泣辗转、孤独人的内心独白更幸运的,也没有什么比以平静深情的方式写下世间的众声喧哗、五味杂陈更有魅力的工作。
21.关于路内:相对而言,写青春是容易的,忠实记忆即可。而《慈悲》的困难在于如何理解一个人的付出和得到,如何理解一代人的失去和痛楚,理解他们的奉献和被剥夺。因为和他的人物在一起,路内站在了工厂内部,不是作为青年人,而是作为历经沧桑的成年人。。
22.关于李修文:在另一些人看来,这个世界是残酷而无情的,但是,李修文着意使我们感受到这残酷无情之外的“有情”。他把世间百姓的情感与尊严写到浓烈而令人神伤。他爱他笔下的人物,苦他们所苦,喜他们所喜,痛他们所痛。作为读者,我们心甘情愿和他结成坚固的情感同盟。
23.关于鲁敏: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对尘世生活的无奈,是导致鲁敏小说人物诸种暗疾发生的原因。不安于“此”而向往于“彼”,使他们变得神经质,以暗疾方式表达着对自我生存状态的不满和消极,这也成为故事之所以发生的原因。由小的病灶出发,鲁敏进而临近了人性的无尽的深渊。
24.关于弋舟:他能敏锐捕捉到生活中那些有独特气质的人,并为他们在小说里重塑肉身。在他的笔下,尘埃纷纷掉落,浮沫终会蒸发。一些纯粹的、类似结晶体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那是外表之后的真相,那是人在夜深人静时对精神境遇的思索。
25.关于冯唐:还是回到桑塔格关于丈夫和情人的比喻里吧,冯唐不属于加缪的同类,他是另一种,他有诱惑的天赋,能让读者体验到“危险的感受”。冯唐到底要走他的路,犯禁忌,致非议,行异路,与时间进行不屈不挠的博弈——“别管世人,别管短期”。
26.关于曹寇:曹寇的敏锐在于洞悉普通人身上住着的“桑丘”。他比当下许多写作者更诚实、更冷静、更深刻地认识到何为人:人不是英雄,不是神,不是鬼。每个人的善好,有其来路;一个人的作恶,也非必然。人有人的局限。人的瞬间美好不意味着人的永远高大,人偶然的作恶也不意味着人性永远丑陋,人不过就是人罢了。
27.关于廖一梅:廖一梅把她的人物完全推到了悬崖,一种绝境。她的问题折磨着剧中人物,也折磨着她的观众——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爱如此复杂,关于爱的问题会以如此凛冽的方式被推到前台。当她的主人公开口说话,当这个弱的、偏执的、不屈不挠地坚持自我的人开始表达,你会发现其中包含有她对狂躁现实的抵抗,一种不屈不挠的对平庸生活的超越。
精彩内容
审美信任最珍贵(修订版自序)一
每次阅读都是寻找,每次阅读都是跋涉,每次阅读都是辨认。
漫长旅途,如果运气够好,会遇到同路人的,那就有如荒原游荡后的久别重逢——当我们终于照见似曾相识的面容,听到久远而熟悉的言语,触到频率相近的心跳……真是再开心不过的事。也许就是一秒、一瞬,但已足够。它瞬间便可照亮我们的生活。它使我们在这凡俗麻木的人生途中突然醒来:原来这些文本里潜藏着不安稳的心;原来在或平庸、或苍白、或荒诞诡异、或众声喧哗的现实面前,竟也有一些不妥协的、不服从的、致力于改变、致力于完善、致力于搏斗的心灵在呼喊。这呼喊有如暗夜中的微火,当然微弱而偏僻,就像千百年文学作品的本来面容一样,却也明亮迷人,给夜行人以温暖的安慰。
这里的文字,多数写于2010年之后,风格趋近一致,是我对此刻我们时代那些偏僻声音的收听、记录、辨析和欣赏。我试图将我们时代最独特的微火聚拢,使其成为某种光亮:在这个光亮面前,我希望看到此时此刻作为人的自我、认清作为人的自身。本书的言说方式竭力摒弃“论文腔”而追求生动亲切,写作文体靠近“随笔”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论文,这是我近年来的写作追求。
二上面的话来自2015年我为《持微火者》初版所写的自序。算起来已过去了六年,今天重读,每一句话依然都是我想说的。那时候我对文本中的“微火”意象极为着迷,只有从文本中感受到某种光亮和触动,我才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当然,六年过去,我对文学批评这个职业,也有了新的感慨和认识。
我越来越意识到,整个社会对文学批评的信任度正在下降,与此同时,今天,作为文学批评从业者,给予一部新作品恰如其分的判断也的确变得非常难。比如,当我们讨论一部作品优秀时,我们是在何种尺度里说它好?是放在现代以来的文学框架里,还是中国古代以来的文学框架里,又或者是和国外的同代作家相比呢?还比如,如果这位新作家模仿了最新的拉美、欧洲或者日本文学作品,如果这位作家从最新的美剧、韩剧里获得了灵感,批评家又该如何评价他的作品?作家的涉猎面宽广了,相应地,对批评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文学批评,要求批评家要有广泛的阅读,要有敏锐的视野,要有雅正的趣味,要有审慎的态度。
我知道,很多批评家同行越来越倾向于不给一部作品下判断,但我对这种看法存疑。我的看法是,现场文学批评是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奠定一部作品文学史地位的第一个声音;文学批评家的判断意味着一种标准与尺度,它很珍贵。
今天的文学评价标准是多元的,有豆瓣评分,有网友投票,有发行量指标,更有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支持。有如此多的数据,还需要批评家的判断和评价吗?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也不是一个问题。有许多标准是由机器计算出的点击量和平均值,这与真正的艺术判断无关。越是在大数据流行的今天,批评家越应有自己的判断和主体性。今天更需要无数文学批评同行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文学的尺度、一个雅正的文学标准,给未来的文学史写作留下我们这个时代批评家的声音,让未来人们读今天的文学作品时,不仅能看到数据、看到网友感受,也能看到严肃的来自批评从业者的判断。
想到朱自清。1929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国文系课堂上开始讲授“新文学”。在他的讲义里,既有鲁迅、沈从文,也有冯文炳、叶绍钧、丁玲的作品。这意味着,他将自己的文学同行、将正在发生着的中国文学带到了课堂上。这是冒风险的选择,可能会让许多人认为时间间隔不够,今天看来却是深有价值。朱自清是给现代作家垫下第一块评价基石的人。九十年过去,我们如此感兴趣他的评价,他为何如此评价鲁迅、如此评价沈从文、如此评价老舍……不得不说,朱自清当年的拓荒工作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他的判断深刻影响了后来者的认知。
我的意思是,每一段文学史都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由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的文学批评家共同努力写成的。文学批评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以自己的现场判断参与文学史的建构。
三当然,整个社会对文学批评的审美信任度下降,也在于批评家自身的表达。学院化体制导致很多批评家已经不以“人的声音”说话了,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地喜欢“论文腔”。这也是许多作家说看不懂当下文学批评的原因,甚至批评家同行也说自己不看文学批评。好的文学批评应是平易近人、娓娓道来的。今天的文学批评以使用一种“非人的声音”写作为荣,这意味着批评家不把普通读者视作自己的理想读者、不再看重批评文字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腔调与读者沟通,也代表了批评家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功用。当文学批评乐于“躲进小楼成一统”,是需要每位批评从业者反省的。
批评家与作家之间,不是粉丝与偶像的关系,不是追随者与被追随的关系,他们是同行与同道关系。他们之间需要真挚坦诚、直言不讳。在一个采访中,李敬泽谈起过一个观点,“作家要让同时代的聪明人服气”,我深以为然。事实上,一位优秀批评家也要让同时代的聪明人服气——他要让同时代读者相信他的每一个评价、每一个判断;他要有能力让作家们相信他说的那部作品是真的好,要让批评同行认可他给予的作品评价并不浮夸。这样的信任并非一时一事,这样的信任需要终生积累——作为批评从业者,要时时刻刻有反省精神,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和懈怠。只有信任的不断累积,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审美信任。
真正让人有审美信任的批评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他首先得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同时代人”。所谓“同时代人”,不是同龄人。不是说70后批评家就一定要写70后作家,80后批评家一定要写80后作家,不是这样的。所谓“同时代人”,要与当代文学同生共长。这位“同时代人”要有足够广泛的阅读,要有能力和当代文学构成对话关系,与当代写作者构成对话关系。一位批评家可以不评价某位作家的作品,但是要了解他的创作概况,只有充分了解当代文学创作现状,才可以做出谁是出类拔萃者的判断。
文学批评是与时间博弈的工作。此刻我们做的每一个判断,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有可能成为笑柄,当然也有可能是闪闪发光的预言。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固然要写好的批评文章,但另一项重要工作还在于发现优秀作家,而这些作家在未来则会以文学成就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这位“同时代人”,不仅仅要了解当代文学正在发生什么,还要了解当代文学以前发生过什么,预言未来有可能发生什么。当然,“同时代人”的概念来自阿甘本,阿甘本关于“同时代人”的另一个意思是说,这个人在时代之内,但又在时代之外。他能够在这个时代看到晦暗,但其实晦暗也是光的一部分。他要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我以为,这个“同时代人”要有定力、有耐性,不能随波逐流。
“文艺虽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孙犁先生的话,我尤其喜欢“天视民视、天听民听”这几个字。它提醒我要充分认识文学写作及文学批评的庄重性和严肃性。我以为,批评家的每一个评价、每一个用词都应该是审慎的、反复考量的,而非轻逸的和任性的。即使文学批评的读者寥寥无几,从业者也要谨慎严肃,时刻意识到“人在写,天在看”。
今天是新媒体时代,一个以讲“惊人之语”为荣、以文字刷屏为荣的时代,但也是一个需要写作者的省察与自律精神的时代。作为批评家,要做到“不虚美,不隐恶”何其难,要与自己的虚荣心做斗争,要有职业的良知——当众人都说此部作品好时,唯独你讨论这部作品的缺点,这当然是一种勇气,但这是为了证明自己与众不同,还是真看到了作品的问题?又或者,如果人人都知道这个作品质量很差,而你独独要写一篇关于这部作品的赞扬之文,那么,有没有勇气问一问自己,此刻的书写是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显示自己的标新立异?如果为了显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并不基于作品本身的本质,那么批评从业者就严重背离了自己的职业律条,也便辜负了读者与作家的审美信任。
基于以上种种,我以为,建设文学批评的审美信任至为重要,也是今天文学批评要面对的难局。当然,这并非一个人或几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批评家群体面对的难度。也许我们终生不能克服这个难度,但是,要为跨越它而努力,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正是在此意义上,我认为,普通读者与批评家之间、作家与批评家之间、批评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审美信任最珍贵。
四还是回到这本《持微火者》吧。初版自2016年问世以来,得到了诸多读者的认可,获得了第七届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我深受鼓励。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开始,是我重新认识何为文学批评、何为文学批评工作者的开始。修订此书时,我重新编选了2013年以来陆续完成的关于当代作家作品的文章,它们内在里有着一以贯之的脉络。想说明的是,尽管因为写作时间的关系,我对一些作家新作的理解有能纳入本书,但我的整体看法没有改变。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为本书付出辛劳的诸位。因为他们的支持,《持微火者》的修订版才有机会与大家见面。
张莉2021年2月26日,北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