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通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1.58
4.2折
¥
98
全新
库存237件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9649454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2306116
上书时间2024-05-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余秋雨,作家、学者。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重量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目录
\\\\\\\\\\\\\\\"前言 001
通释 003
今译 235
原文 277
名家论余秋雨 306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308
道德经全本行书(反向附册)\\\\\\\\\\\\\\\"
内容摘要
\\\\\\\\\\\\\\\"《老子通释》是余秋雨先生阐释古代经典的里程碑新作,也是写给当代人的《道德经》入门读本。全书通述《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通析每章每节的内在逻辑,通观两千多年之间的思维异同,通感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学韵味,通论历代研究者的共识和分歧,通考各种版本的阙误和修正。整体上以平易通达的散文写成,释译之间兼具严谨与诗意,足以让当代生命与千年文本互相滋润。
余秋雨先生近年来集中精力攻坚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艰深的古代文本,如《道德经》《周易》,以及佛教经典《金刚经》《坛经》《心经》等,一方面进行学术层面的深入钻研,一方面致力于将古代元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读者,这让他的著述成为意义重大的文化基础工程。\\\\\\\\\\\\\\\"
主编推荐
★ 推荐阅读:两千五百年来,优秀的人都在读。
《道德经》是中国首位重量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东方智慧源头,被称为“万经之王”。
海外发行量zui大的中国典籍,古今中外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陪无数人走出困局的启示录,被称为“人生宝典”
历史上,韩非子、魏征、唐玄宗、王安石、司马光、苏辙、宋徽宗、朱元璋、顺治、康熙……都曾给《道德经》做注解。
在当代,、潘基文、马云、冯仑、钱锺书、白岩松、陈道明、林语堂、彼得·汉德克……
都是《道德经》的粉丝。
★ 有用:曾国藩靠它走出人生低潮,白岩松靠它度过中年危机。
《道德经》以“逆向思维”观察人生与社会,将我们从习以为常的方法和价值中惊醒,从而进入全新、更大的格局。
哲学家从中洞悉天道,军事家从中参透兵机,政治家从中安邦定国,大志者从中建功垂名,淡泊者从中养生延年。
无论是面对人生困境,还是时代转型,都特别需要《道德经》的启发。
★ 有料:做人、成事的秘密,《道德经》早就说尽了。
人生三宝:慈爱,简朴,退让。
认知格局:站在物外、局外,看人生、看世界。
逆向思维:强弱、福祸必然翻转。
自我定位:上善若水,和光同尘。
道德信仰:天道不亲,常与善人。
治理理想:不折腾,相信自发秩序。
立身成事:以正安身立命,以奇发挥个性。
★ 好读:文化大家余秋雨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道德经》读本。
通俗:延续通达畅快的余式散文,让普通读者轻松读懂。
全面:全文逐句讲解,逐字翻译。
专业:深入专研数十年,融合历代研究成果。
高度:以高等级的文化自觉,让读者从哲学和文学高度领略《道德经》的魅力。
特别附赠余秋雨书写的《道德经全本行书》书法作品,适合收藏、送礼。
精彩内容
\\\\\\\\\\\\\\\"第一章第一章面临着特别的麻烦。 因为老子知道,自己现在着手的,并不是一部普通的著作,而是一项开创性的精神构建。 那么,一开头,就必须呈现出主题和高度。 但是,字又不能太多,他为自己定下的文字风格是诗化格言。 用短短的诗化格言来开启这么一扇重大门户,难度可想而知。
主题是道。 道是什么?必须给一个合适的名。 这本是最不能跳过去的“定义巨障”,却被老子用幽默的方式跳过了。 他一上来就说:道,说得明白的,就不是真正的道。名,说得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名。
你看,刚刚呈现出主题,就立即表示,这个主题说不明白。 加给它任何名,也说不明白。 初一听,很像是“开局之谦”,来反衬后文的论述,但这不是老子的做法。 在老子看来,不仅文章的开头说不明白,而且直到文章的结尾也说不明白。 不仅自己说不明白,而且别人也说不明白。 不仅现在说不明白,而且永远也说不明白。
说不明白怎么成了主题?这就一下子由幽默引向了深刻。 老子呈现的,是一种伟大的不可知。 他甚至认为,只有不可知、不可道、不可名,才能通向真正的伟大,才能靠近他心中的道。
当然,世上也有不少可知、可道、可名的对象,但只要触及重大命题,例如天地的起始、万物的依凭,就会进入不可知、不可道、不可名的鸿蒙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一切都处于“若有若无”之间。“若有若无”的状态如果往大里说,也会引出一对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无”和“有”的哲学定位。 老子说,“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凭。 “无”,产生奥秘;“有”,产生界定。
——说到这里已经很复杂,需要我们在今后慢慢消化。 老子似乎也知道已经太深,因此又急着告诉大家,正是这种“若有若无”、“知而未知”,构成了天地的玄妙。 而且,就是在这玄妙中,隐隐约约看到了道。
至此,可以把这一章的原文和译文完整地呈现一下了。原文是—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的译文是—道,说得明白的,就不是真正的道。名,说得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名。无,是天地的起点。
有,是万物的依凭。
所以,我们总是从“无”中来认识道的奥秘,总是从“有”中来认识物的界定。
其实,这两者是同根而异名,都很玄深。 玄之又玄,是一切奥妙之门。
这一章对于“无”和“有”的论述,牵涉到艰深的哲学命题。 老子既然匆匆带过,我们也不便多加论述,好在我在论庄子、论魏晋、论佛教的诸多著作中都有涉及。 我特别希望读者在这一章中领略一种不可知、不可道、不可名的玄妙。
这种玄妙,与东方哲学的神秘主义有关,却又并非局限于东方。世界上最高等级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会承认,一切最奇妙的创造,必定出现在已知和未知之间。 因此,一切最佳的作品,必定包含大量玄妙的未知。
玄妙的未知,也指向着无穷的未来。 我自己,每次得知人类对于宇宙万物的新发现却又无法做出判断的信息,例如黑洞、暗物质、不明飞行物、量子纠缠等等,总会在心中默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句子。 两千五百年间对于玄妙未知的巨大惊讶和由衷谦卑,一脉相承。 而且,还会承续到永远。
我觉得,老子一开篇就以玄妙的未知来为道布局,实在是高超之至。 对于道,后文还会不断讲述,但是第一个照面却是那么烟云缥缈的神奇,太有吸引力了。
也许不少读者会感到深奥,但是,起点性的深奥一瞥,反而会增加悬念。 不管怎么说,人们对全篇的第一字“道”,已经放不下。
近现代的研究者们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总希望用各种“名”来把“道”解释清楚,诸如“宇宙本体”、“普遍规律”、“原始正义”、“终极掌控”等等,越说越乱,又反过来责备老子在概念运用上过于纠缠混同。 读到这些论著,我总是哑然失笑,心想他们怎么会没有看到老子的第一句话,或者假装没有看到,居然想把玄妙的道作践得如此离谱,实在是太自负,又太乏味了。
至于“道”这个概念的历史由来,倒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我在众多研究者中比较看重童书业的看法。 童书业认为,在远古时代,人们迷信具有人格意义的神、鬼、灵。 但是,大量的事实教训使智者们渐渐怀疑这种迷信,就把人的变化归结为“命”。“命”是泛神论的,不再黏着于单一的神、鬼、灵,而古代思想家又进一步把“命”的概念抽象化,产生了“道”的观念。(参见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童书业的“三段论”显然包含着对远古时代的合理猜度,但我只是觉得,从神、鬼、灵的迷信,到“道”的观念,未必转经“命”的概念。 因为“命”是个人化的设想,而“道”是超越人“命”的宏观思维,反倒与原始宏观有一种气象上的呼应。
顺便说一下,这里存在一个小小的“句读”方面的历史争议,其实也就是标点符号的点法。 究竟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好呢,还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好?一个标点,牵涉“无”和“有”是不是一个独立概念。 王弼是主张“无名”、“有名”的,王安石是主张让“无”、“有”独立的。 历来各有偏向,而我则主张,两者皆可,区别不大,顺语气就好。 我在翻译时,两种都曾采用。
第二章老子的不少名句,由于言词简约,让后人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但是,每一种理解都很深刻。 这种奇特现象,应该归功于他引导的等级。 引导在高处,连岔道都有风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一章的句首:“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一句,至少有以下五种解释:一、天下都知道美为什么美,那就丑了;都知道善为什么善,那就不善了。(较普遍的解释)二、天下万物,两端生于一致,因此有了美就必有丑,有了善就必有不善。(王夫之的解释)三、把美和善夸耀得天下皆知,那么,丑和不善一定就会紧跟着来了。(范应元的解释)四、为什么人们能够知道美之为美,善之为善?因为有丑和不善的存在,产生了对比。(陈懿典的解释)五、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陈鼓应的解释)这些解释都很有意思,除了王夫之是在整体上论述这句话的哲学背景外,后面几种似乎都显得过于平稳,把我们初次读到这个句子时的心理冲击力大大降低了。
老子这句话,从语气看,是在极言从美到丑(恶)、从善到不善的急剧转化。 老子喜欢这种近距离的强烈反差,因此如果拉回到寻常思路,虽然在逻辑上合理,但不符合他的“断言结构”。
我想保持他强烈反差的“断言结构”,也就是偏向于“当天下都知道美那反而就丑了”的说法,但必须找到走向反面的原因。 我认为,原因就在“美之为美”这四个字。“天下皆知美”,已经很夸张;如果进一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问题就来了。 所谓“美之为美”,也就是美为什么称为美的理由、标准、定位、诀窍。 这么复杂的问题如果“天下皆知”,那一定是有一种通行天下的规范。 当美有了“天下皆知”的规范,那当然就是丑了。 美是这样,善也是这样。
这里出现了两条界限。
第一,有美、有善,当然是好事,但不必去设定它们的成因和规范;第二,即使设定了,也不要推行天下。 如果无视这两条界限,美和善都会变质。
直到今天,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糊涂的,总以为要张扬美和善,就必须做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善之为善”。 殊不知,美的起点是天性和创造,善的起点是良知和大爱,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因此,不可能出现天下共规。 如果出现了,那一定已是反面。
我的翻译就是这样来的:“天下人都知道了美的定位,那就丑了;都知道了善的定位,那就恶了。”这里的“定位”,也可以更换成“规则”、“诀窍”。
接下来,老子就要进一步展现他相反相成的“断语结构”了。 这些短句都很精彩,应该能够背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二十四个字,几乎用不着阐释。 需要说明的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甲、乙本中,原先通行的“高下相倾”作“高下相盈”。 有些研究者认为,应该是“盈”,通行本改为“倾”是为了避开汉惠帝刘盈的名讳。 一个“倾”字,表示高下之间互相依赖;一个“盈”字,则表示高下之间互相包含。 两种意思都很好,但我本人更愿意选择的,倒是互相依赖。 为何依赖?因为从高,我们更能知道下;从下,我们更能知道高。 由此,我的翻译是:“高和下,互相证明。”另外,在这二十四个字之后,马王堆帛书甲、乙本中还有“恒也”两字,义为“永远是这样”。 我在翻译时,考虑到语势,选择了帛书之前的通行本。
既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之间,都是互相生成的,那么,人就不要根据它们的表面差异去胡乱折腾了。 你要无中求有吗?你要难中求易吗?你要短中求长吗?你要在高下前后之间整一
个胜负输赢吗?老子说,它们本是一体的两面,又在时时转化,实在犯不着人去横加干预。 这就出现了下一段话—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段话,是老子对自己思想的郑重概括。 由于出现在前面一连串相反相成的联句之后,其实也就说清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理由。 高亨在《老子正诂》中说这两段文意不相连,我的意见正恰相反,是紧密相连的。 我对这段话的翻译是:因此,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让万物运行而不去创始,让万物生长而不去占有,有所作为也不要自恃,有了功绩也 不要自居。 只要不自居,功绩也就不会失去。
为什么“无为”?因为自然在“为”。 为什么“不言”,因为自然在“言”。 那也就是说,“无为之事”,是自然在做的事;“不言之教”,是自然在讲的课。 既然如此,人们哪里还说得上创始、占有、自恃、自居?只要不是这样,它总在。
这里又出现了“圣人”这个概念。 老子把“无为”、“不言”的人称为“圣人”,表明他所说的“圣人”是遵循自然的人,是效法天地的人。 显然,这与人们所熟悉的儒家的“圣人”标准,有很大区别。
陈鼓应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就此说了一段话,我很赞同,且引述如下: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生活,鄙弃名教,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甚至包括伦常规范在内)。 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无论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两者不可混同看待。
老子被后世道家奉为“无上先师”,因此他说的圣人符合陈鼓应所论述的道家圣人范畴,也可以说是道家圣人的最早定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