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情沟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共情沟通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55 3.2折 4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勇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

ISBN9787539994918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30743001

上书时间2024-05-3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是谁打碎了花瓶?“有欲也刚”的沟通之道
第一章 沟通的本质:追求“上上策”的高效途径
  第一节 “沟”的原则:以最低的成本解决矛盾
    频度原则:别让心结变为沟通中的死结
    分寸原则:过于情绪化会摧毁一切
    共情原则:善意是最好的粘合剂
  第二节 “通”的逻辑 :共情的基础是共赢
    说服:逻辑上要够犀利
    愿景:善于利用个人魅力
    信用:人无信而不立
  第三节 沟通陷阱:失信是沟通的最大杀手
    周期:将兑现承诺的过程分解
    筹码:低起点带来的“强心剂”效应
    一贯性:信守承诺永远是“头等大事”
第二章 沟通的步骤:如何消融对方的抵触情绪
  第一节 屁股决定嘴巴:立场不同,更要共情
    多重标准:如何选择最正确的沟通方式
    盲区:关系密切的人更需要沟通
  第二节 沟通要走心: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
    思维模式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思维模式2:我可以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34
    思维模式3:执迷于“正确性”的说教
    沟通技巧1:从自己做起,见招拆招、借力打力
    沟通技巧2:钻到对方的逻辑里,破坏对方的逻辑
  第三节 越走心越高效:好心情带来好结果
    关联:“爽”和“对”并非是对立的
    先跟后带:习惯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第三章 沟通的深度:如何快速让别人倾吐内心的真正想法
  第一节 批评:切入深度沟通的关键点
    不设限:让别人把心里话都倒出来
    开启双行道:有来有往才能形成连接
  第二节 建设性沟通:注重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因素
    认真对待心声:别让不满在别人心中持续发酵
    化学反应:渠道越通畅,越有默契
  第三节 掌控沟通:要让其他人敢于向你发牢骚
    技巧1:要帮助其他人捅破窗户纸
    技巧2:切勿急切地为自己辩解或展开反击
    技巧3:给予其他人安全感和信任感
第四章 沟通的声调:如何让自己充满感染力
  第一节 激情:大嗓门与肾上腺激素
    专注:越兴奋,沟通效率越高
    干扰强度:安静不等于安心
  第二节 执行力:大嗓门的鲶鱼效应
    感性管理者:执行力的催化剂
    安静的代价:康老板和他的医疗企业
第五章 沟通的精度:如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一节 低效沟通:为什么我们的话,总是抓不住重点?
    原因1:选择困难症使然
    原因2:责任心不足
    原因3:面子和礼节上的考虑
    原因4:信心不足,心虚
    原因5:对自身需求缺乏了解
  第二节 落地:封闭式话术更容易达成沟通目的
    边界:语言越封闭,事物就越立体
    焦点:话题越集中,痛点就越突出
  第三节 训练方法:掌握封闭式话术很简单
    方法1:粘贴式提问法
    方法2:5W2H法则
第六章 沟通的维度:如何综合性地利用各种沟通形式
  第一节 沟通的空间:越懂共情,越善于突破距离感
    主客场:沟通的物理环境
    熟悉的陌生人:沟通的心理环境
  第二节 表情:不仅要懂察言观色,还是学会主动运用
    底牌:通过表情掌控沟通的节奏
    眼神:如何充分利用“心灵的窗户”
  第三节 姿态:身体中潜藏的沟通密码
    落座方式1:对面而坐
    落座方式2:对面而坐、略有偏移
    落座方式3:侧面90度落座
    落座方式4:并排而坐
  第四节 倾听:学会使用耳朵
    话语权悖论:越主动则越被动,越被动反而越主动
    倾听的门道:点头、附和以及做笔记
第七章 沟通的技巧:如何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第一节 学会避免误区:别忘记“通”才是最终目的
    情绪化:不要让沟通的起点源于指责
    炫技:沟通不是比武场
  第二节 学会利用情绪:让情绪为沟通服务的方式
    方式1:“胡萝卜加大棒”
    方式2:“以逸待劳”
    方式3:“全场平静”
    方式4:“全场情绪化”
  第三节 学会营造时机:合适的氛围能让沟通更顺利
    招数1:单刀直入
    招数2:投其所好
    招数3:借题发挥
    招数4:寻找代打
    招数5:走为上计
  第四节 学会妥协:一定要厘清自身掌握的资源
    模式1:对称妥协
    模式2:不对称妥协
    模式3:交叉妥协
  第五节 学会保持耐心:攻守转换的学问
    “推拉式”沟通法:耐心等待对方锐气的耗竭
    休止符:妥协和共赢是沟通的最佳归宿
  第六节 学会走好第一步:职场新人的沟通之道
    忠告1:不能过于低调、谦虚
    忠告2:不宜过于主动积极
    忠告3:勤问是大忌
第八章 跨部门沟通:如何理顺利益纠葛问题
  第一节 破题 :跨部门摩擦的因与果
    根治拖延:承认部门利益的合理性
    跨部门沟通三要素:动机、方法、精力
  第二节 软硬结合:如何提高跨部门沟通的效率
    措施1:培养人情
    措施2:利益捆绑,或利益交换
    措施3:换岗实习
  第三节 融合: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解决沟通问题
    树立榜样:通过各种措施引导价值观
    最佳协力奖:南国株式会社的实践

内容摘要
\\\\\\\\\\\\\\\"企业管理中,80%的问题都是沟通问题。
人际关系中,80%的矛盾都源自沟通不畅。
沟通的低效让每个人都惧怕沟通,然而,越不愿意沟通,问题越严重,从而使沟通的障碍越大,并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无效沟通最终像癌细胞一样破坏着人们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竞争力。
沟通最大的障碍显然并非沟通信息的不明确,而是所有人内心中都存在各式各样的过滤网和围墙。要提高沟通效率,就必须绕过这些抵触机制,其快捷办法当然就是共情。通过共情沟通,我们能瞬间转移到抵触机制内部,用对方的视角审视沟通结症所在;通过共情沟通,我们能用温度消融抵触机制,让对方无保留地说出真实想法,进而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关系;通过共情沟通,我们能更加明确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所在,并寻找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共赢方案……在本书中,中国本土著名管理专家南勇,通过7大方面、6类技巧、30余种方法帮助人们快速击破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率,从而成为职场与生活的大赢家。
\\\\\\\\\\\\\\\"

精彩内容
 第一节 “沟”的原则:以最低的成本解决矛盾如果有可能,沟通应该尽量频繁。最好能够做到“事无巨细”“随时随地”。
让我们重回沟通的原点,看一看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何谓沟通?这个概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和“沟”字有关,这意味着要在当事双方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第二层
意思与“通”字有关,这意味着桥梁必须是畅通的,不能徒有其表。
显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没有“沟”,则“通”就失去了前提;没有“通”,则即便你花大力气建好了“沟”的桥梁也白搭。纯属瞎耽误工夫。那么,在职场中,和沟通有关系的现实问题到底都有哪些呢?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沟”的问题;一
方面是“通”的问题。
先来聊聊团队里与“沟”有关的那些事。
平心而论,我们中国人的口才普遍都不错,也非常喜欢表现自己,可遗憾的是,中国人似乎普遍不善沟通,甚至不愿沟通,遇到问题宁可藏在心里,或者期待时间的流
逝能够带来问题自行解决的结果,或者干脆憋在心里和对方较劲。简而言之一句话。中国人不善于发起沟通。似乎谁先迈出第一步。谁就会失了气势(失去气势对我们而言
往往意味着自认理亏。等于从一开始就丢掉了自我主张的正当性。乃至正义性),没了立场,自己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归根结底,这里面有一个面子的问题,还有一个习惯的问题。可无论怎么说,这种心态也是要不得的。抱有这样的心态,任何问题和矛盾都解决不了,只能两败俱伤,一起吃亏。大道理或许谁都懂。然而,遇到实际事情时,惯性和面子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让我们举步维艰,迟迟
不愿迈出第一步。因此,单纯地强调放弃面子、克服习惯似乎没有太大的说服力,要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迈出第一
步”的问题,还得另辟蹊径。
方法也很简单。只有一条,那就是掌握高超的沟通技
巧。既然迈出第一步往往意味着丢面子、失气势,那弥补这一短板的唯一办法就是,练就一身沟通的好功夫。即使对方一时占了点小便宜,他也会在转瞬间败于你灵活的身手之下。所谓“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你身怀绝技,这第一步,就能很轻松地迈出去。关于沟通的具体技巧,我们还要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讨论,这里不再赘述。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和沟通有关的若干原则。
先来说一说这个“沟”。有如下几个原则。
频度原则:别让心结变为沟通中的死结如果有可能,沟通应该尽量频繁。最好能够做到“事无巨细”“随时随地”。
许多人也许认为,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没必要诉诸沟
通。过于频繁的沟通会给人留下一种特别“事儿”的感觉,会招致他人的反感。对此,我有不同的意见。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中国人(乃至整个东方儒家文化圈)的人际关系中,特别容易留下非常沉重、非常深刻、非常繁多、非常复杂的心结。可遗憾的是,这种心结现象的普遍性、严重性和破坏性,却往往容易被我们绝大多数人所忽略。一直等到某一天,某种心结突然崩裂爆发并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我们才会或恍然大悟、醍醐灌顶,或呆若木鸡、不明就里。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有时候,越是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反而越容易发生这样的现象。记得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外国电视节目的视频。某家电视台随机挑选了几组号称绝对“铁哥们儿”或“铁姐们儿”的好朋友,在预先告知他们“对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现场采访,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发表对自己好朋友的见解。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几乎无一例外的,所有的被采访者都开
始揭自己小伙伴的短,有的甚至达到控诉的程度。换句话说,所有人都说了许多朋友的“坏话”,彼此之间相互指责,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
采访完毕,电视台将相关视频放给这些年轻人看,结果每一个人都被眼前的影像震惊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因为以视频内容的恶劣性质来看,别说继续做朋友,即便对这些揭自己短的小伙伴给予适当的处罚都不算过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朋友做了相同的事。可在看到视频后,却对自己的行为完全无感,只对朋友的行为倍感委屈、深表遗憾。
P6-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