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宝德的人文行脚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39
2.2折
¥
29
全新
库存33件
作者汉宝德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4227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元
货号1201469671
上书时间2024-05-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汉宝德先生兼具建筑学教授、大学校长、博物馆馆长、建筑师等多重身份,跨界,使他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很多涉及了建筑理念、文化传承、环境保护、都市发展等与社会民生相关的重大问题。他的足迹遍布东西方,他的眼光是全球性的,心态是开放的,文字是直白的。《汉宝德的人文行脚》对时代,对社会的关注,今天仍在引发我们的思考。
作者简介
汉宝德,1934年生于山东日照、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创校校长,是二十世纪后半,引领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重要学者,在推动台湾建筑教育、文化资产保存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目录
序曲 传统、现代、当代
文化传承
原始与文明之间
干、湿文化的沉思
中国的刻石文化
台湾岛的桧木文化
发人省思的恐怖文化
温泉的自然与文化
玉文化
纸的文化
日本古文化的传承
消失的历史感
自记忆中寻求生命意义
历史要怎么保存?
乡土文化意识的建立
古文物流失的悲剧
建筑思索
古市镇生命的失落
永恒的乡愁
全球化与西化
生活美学与商品建筑
豪宅·好宅
生态博物馆的挑战
建筑博览会浅谈
前卫建筑的冲击
自模型到样板间
梦想与现实之间
享受自然的权利
消失了的台北湿地
捷运与城市发展
发展免不了破坏
绿建筑的理性与感性
绿建筑就是现代建筑
城市记忆
保护老树的台北
台北市的未来
基隆的未来
花莲的绿色之梦
怀念台南
坚守地方风貌
殖民城市的悲哀
土楼之美在夯土
天成之美的民居
别具一格的大理民居
“乐活”的建筑
红砖的吕贝克
古城之旅的回忆
怎么看巴黎
威尼斯的回味
天人之间
参天地之化育
全球变暖危机
“绿”是回归自然
自然与风景之间
失去的水缘
建筑必须深化环境科技
需要真正属于市民的绿地
垃圾文化就要来了
为上帝留些空间
返璞归真
体悟生命的美感
内容摘要
《汉宝德的人文行脚》是作者汉宝德作为一个建筑人的立场,在繁忙的生活中对人文现象的关注,先后发表在“大地”、“探索”、“当代设计”的专栏选集。这类感怀性的短文可以更直接看出作者的思想脉络,这本集子也可以视为作者进入老年的心情纪录。
精彩内容
原始与文明之间大陆的西南区有很多少数民族,在我的心目中,与台湾的少数民族类似。最近有机会去云南的大理、
丽江走了一趟,才知道他们的少数民族大多经过千百年的汉化,已经没有原来的味道了。
使我感到讶异的,是大理的白族、丽江的纳西族,其民居形式不但大部分汉化,而且完全接受了汉化。他们所说的白族民居,或纳西族民居,简直就是汉族的四合院或三合院,我想找到些原族群建筑的特色,却感到非常困难。这些民族的空间文化究竟留下些什么,即使在大陆少数出版物上也没有说清楚。他们指出的一些外观上的特色,在我看来,只是来自古老
的唐、宋的传统,有别于明、清之后的中原建筑而已。文化独特性的消失是很可怕的。
有人告诉我,这些建筑确实代表他们的族群文化,但这是无法自历史上解说清楚的。目前所见的当地民居,在建筑品质上比起中原民居建筑,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看不出在文化上落后于汉族的迹象。
有趣的是他们的衣着。到今天,大部分妇女仍然穿着本族的服装,似乎没有受到汉族的影响。这真是不可思议。我查了当地政府编印的出版物,上面详述了纳西文化的多种面向,连婚、丧、祭祀文化都有了,就是没有衣着的说明,所以查不出今天他们的穿着
,纳西尚黑,白族尚白,有多少成分是原有的文化,多少是汉化的结果。但是整体看来,他们的服装是有特色的。尤其是年轻女孩子的衣装,这是不是基于观
光的考虑而穿着的,一时也找不到答案。
有显著特色的当地地方文化,受到比较先进的文化的影响,逐渐被同化,实在是人类文化交流中令人感到悲哀的现象。所谓先进,指的是物质生活比较富庶,人民的日子过得比较舒服些。为了富裕的生活,比较落后的民族通常不惜丢弃祖先的传统,拥抱外来的文化。在食与住方面通常是最先被同化的,其次是有象征意义的衣着。最难改变的是信仰。
这种因交流而产生同化的现象,并不限于原始民族与文明民族之间;文明程度不同的民族之间,也有强势者对弱势者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强势的西方文明,逐渐同化了全世界西方之外的民族。有古老
文化的民族都以不同的态度抗拒西方的影响。抗拒的立场软弱的,同化得快;抗拒的立场强硬的,同化得慢。然而全面的现代化究竟代表弱势民族的胜利,还是失败?就要看你观察的角度了。
令人感到矛盾的是,我们既希望全世界的落后民族能够享受到现代科技改善生活的成果,同时又不能不承认进步的社会对原生民族文化的杀伤力。一个民族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是人类遗产的一部分,是不应该使它自地球上消失的,可是要怎么两全其美,既能保存原生的文化,又能使该民族过富庶的日子呢?
两者不能兼得,也许就是今天世上仍有许多民族宁愿放弃进步的机会,选择回到祖先的原始生活的缘故吧!
(本文出自《大地地理杂志》二〇〇一年五月号)干、湿文化的沉思人类的生存环境,因地理区位的不同而有干燥与湿润之分。自生存的观点看,雨水较多的地区,生物丛聚,易于求生,便于种族的繁衍,当然是适于人类集居之地。可是在原始时代,人与其他动物无异,困于地理环境,无迁移之知识与能力,只好在已有的环境中努力求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地球上才产生了那么多样的文明而各擅胜场,使今天的我们看到世上丰富而多彩多姿的文化面貌。
我最不能了解的是人类为何遍布全球各地。照理说,人类发源于非洲,应很自然地寻求河边多水的地区生存下去。当人口增多不得不迁移时,也应该向气候温暖而多水的地区移动,如地中海沿岸与欧洲地区。我可以了解埃及的尼罗河成为文明的发源地,甚至可以了解两河流域成为古文明的温床,可是无法了解人类向难以营居的沙漠边缘、石山之麓集中。在人类为数稀少的古代,何必跑去那些不易求生的地区呢?
以色列人在摩西带领下,过红海到巴勒斯坦,所谓上帝承诺给犹太人的土地,不是说明人类所寻找的是地理环境良好的地方吗?
唯一的解释是基督教《圣经》中所说的,洪水之后的世界,诺亚的几个儿子带着子孙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分散,又因为要盖一座通天的塔使上帝生气,让他们语言混乱,听不懂对方的话。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