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小曼传(繁华落尽雾冷笙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陆小曼传(繁华落尽雾冷笙箫)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87 2.5折 3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月下

出版社山东人民

ISBN9787209096256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546973

上书时间2024-05-2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民国是一段绮丽的锦,诸多传奇,诸多风景。繁花倾城,许多美丽的女子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中央,精彩了自己的人生,也惊艳了年华。陆小曼,亦是那段时光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出身名门,惊才绝艳,名噪一时。但她敢爱敢恨,为爱奋斗一生,与徐志摩的旷世之恋传奇而浪漫。她决绝而坦荡,清醒而洒脱,不惧流言与诽谤,傲然独立于世间。她的一生,既有过万千宠爱,但也饱受过极度的冷寂。“一生半累烟云中”,便是写照。
月下著的《陆小曼传(繁华落尽雾冷笙箫)》用细腻多情的笔调讲述了这个民国奇女子绚丽多彩但被人误读的一生。
全面解读一代佳人陆小曼绚丽多彩却被人误读的一生!
再现一个不加伪饰、肆意洒脱,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陆小曼!
精心制作编排,内附陆小曼精美照片及陆小曼经典画作!

作者简介
月下,80后女子,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多家报纸、杂志特约作者,《城市信报》专栏作家,出版长篇小说《你是笙歌我是夜》,短篇小说集《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蛀空》,文化传记《倾我至诚为你钟情:张国荣的影梦人生》《爱恨不如期:遗世独立张爱玲》等。

目录
第一章  如花美眷谁人顾
  豆蔻年华
  风光无限
  媒妁之言
  鸿门宴曲
  失意的人
第二章  似水流年唤风华
  同是女子
  那是初见
  离别在即
  相思成灾
  浪漫出逃
  好事多磨
  惊世婚礼
第三章  悲莫悲兮生别离
  世外桃源
  今朝有酒
  龃龉渐生
  朝朝暮暮
  双栖各梦
  刹那死别
  悔之不及
第四章  昔日戏言身后事
  日记风波
  遗文编就
  爱慕者至
  暧昧之求
第五章  情深义重两相依
  更是同好
  小报影射
  只有感情
  至情选择
第六章  身世飘零雨打萍
  形影相吊
  情深潭水
  频频执笔
  合葬遗愿
第七章  凌云健笔意纵横
  妙笔生花
  丹青生涯
结语
陆小曼年表

内容摘要
 陆小曼,民国知名名媛,一生毁誉参半。前半生
,陆小曼集万千宠爱一身。她美貌惊艳,才情卓绝,芳华正茂,名满京华。后半生,陆小曼受舆论世俗诟
病。她孤独落寞。疾病缠身,清冷幽闭。寂寂凋零。
围绕这些故事,月下著的《陆小曼传(繁华落尽雾冷笙箫)》追述了陆小曼不同凡响的一生。叹人世间缘起缘落,品一代才女的繁华人生!

精彩内容
 豆蔻年华有人说太幸福了让自己害怕,怕这是对运气的透支,于是小心翼翼,踌躇彷徨。陆小曼却恣意挥洒,因为她没有吃过苦,不认识苦,自然没有居安思危的心思。小曼生在大富之家,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早年留学日本,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后来任国民党高官,当过财政部司长和赋税司长,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小曼的母亲吴曼华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上祖吴光悦做过清代江西巡抚。吴曼华出生于江南大家,并且多才多艺,为文绘画无一不精。二十岁时作诗一首:“云蒸江
树白,霞涌海波红。”人称神似杜甫。后来小曼嗜画喜诗,母亲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她的名字“小曼”也是来自母亲的名字。
小曼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1903年农历九月十九,小曼来到这个世上。民间传说那天是观音菩萨的生
日,陆家人为此欢欣,戏称她为“小观音”。眉清目秀、玲珑剔透的小曼倒真有点像观音身边的玉女,她是吴曼华九个孩子中唯一存活下来的独苗,又体弱多病,因此更惹人怜爱。
小曼天生活泼,精灵古怪,从小就爱玩新鲜刺激
的游戏,她与佣人们玩,与小姐妹们玩,总是花样百出、独辟蹊径,小伙伴们自然喜欢她,佣人更是围着
她团团转。童年总是美好,无忧无虑,什么事情都有长辈撑着,可是小曼的童年却延续得太长,她大半生
都像个孩子,把玩放在首位,像一首歌里唱的,拒绝长大,任性地叫嚷着:“我们还没幼稚完呢。”抛开自身的性格,小曼的任性与天真与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她是被娇宠惯了,生在蜜罐中,从来没有被拒绝,她只说“我要”,然后就得到。
我一直以为“苦”从来不是生活的目的,我拒绝苦难,但是如今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要求你必须有承受痛苦的能力,唯有苦难能磨砺这种承受能力。我也是从小被娇养惯了的,小时候的眼泪是为了“要”,大了的眼泪是要不到的痛苦。当我尝到任性给予我的苦果后,开始认识到我一直自诩的“我是野生野长没有经过修剪的健康完美的自然人,没有被异化,没有被规训的畸形”是多么自以为是,生活是很现实的,而现实是残酷的。
小曼不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不是顽劣不可救药的。有一次她和女仆们嬉戏,父母交代的功课一点不做,父亲气极了,便打了她几下,她也不哭,却从此认真读起书来。看来父亲打得不疼,只这架势就起了作用,而小曼,也是倔强的。管教对她来说,是起作用的。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大人有责任稍稍矫正一下,像麦田的守望者,守望着容易迷途的羔羊。有时候过多的宠爱反而是一种伤害。
小曼一读书,可是不得了。因为她太聪慧,若有这勤奋,如虎添翼。小曼七岁时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九岁到十四岁在北京女子中学读书,十五岁转入圣心学堂。圣心学堂是法国人办的,多半是为了招收外国青年,也有一些中国学生,都是北京军政界部长级干部家的孩子,如曹汝霖的女儿(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可见父母对小曼的期望。
圣心学堂是一所贵族化的学校,小曼在这里学习英文、法文、钢琴、舞蹈、油画、礼仪等,接受东西方文化教育,所以她的身上既有中国传统观念,又有西方现代文明,这也为她敢于挣脱没有爱情的婚姻打下基础。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