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精)
  •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精)
  •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精)
  •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精)
  •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精)
  •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8.28 3.2折 88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邵燕君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807681946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201701926

上书时间2024-05-28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生产机制研究和文学前沿研究。2004年创立“北大评刊”论坛,2015年创立“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任主持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网络文学评论》(广东省作协主办)特邀副主编、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代表作品:《倾斜的文学场——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美女文学现象研究》《新世纪文学脉象》《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等专著。与曹文轩教授共同主编《中国小说年选》(2004—2009,共6本)。当选“2006年度青年评论家”;2013年获第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目录
第一单元 有爱的羁绊(二次元·宅文化)
宅(御宅族/宅男/宅女/宅) 
ACGN(ACGN/ACG) 
二次元(二次元/三次元/次元壁) 
有爱 
萌(萌/萌属性/萌点/萌化卖萌/萌萌哒/燃) 
控(萝莉/正太/御姐/大叔/控) 
羁绊 
中二(中二病/中二) 
梗(梗/捏他) 
脑补(脑补/脑洞) 
吐槽 
弹幕(弹幕/空耳/玩梗/计数) 
鬼畜 
“二次元·宅文化”单元会话 

第二单元 逛展子、买本子、混圈子的幸福生活(同人·粉丝文化)
第三单元 宅腐双修(女性向·耽美)
第四单元 网文兵器谱(网络文学)
第五单元 虚拟世界 游戏人生(电子游戏)
第六单元 与土豪为友,做人生赢家(社会流行词)
编后记

内容摘要
 一代有一代之文化,反映着时代的活力。本书由三联生活书店、北大中文系联合推出,堪称网络文化“潮语”百科全书!
每一天,我们的时代都在生产着新的话语,很多新的词语虽不会被词典收录,但你会不可回避地听到“萌”“宅”“小鲜肉”“土豪”……这些网络新词如同一枚枚贝壳,凝聚着“集体智慧”,积淀着新的价值与文化。邵燕君主编的《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精)》用严谨的研究方式搜集整理了活跃于近年的代表性新潮词汇,涉及“二次元”“女性向”“同人文化”“网络文学”“电子游戏”“社会流行文化”等六个单元,其文深入浅出,扎实好读,生动解释了词源、拓展义、用法与文化内涵,是一本“活在当下的词典”,用以打破文化与次元之壁。

精彩内容
【打call】有时,粉丝们也会配合具体的歌曲,做出统一的动作,例如挥舞应援道具(荧光棒、毛巾等)、呼喊应援口号等,与台图为韩国偶像组合“东方神起”的演唱会应援现场,东方神起的应援色为红色,粉丝手举红色应援物为爱上偶像的表演形成互动,这种行为就是“打call”。日语中一般直接简写为コール(即call这个英文单词的片假名写法,中文译法的“打call”来源于“コールを打つ”这一表述)。这类打call动作大多较为简单,但也存在一种升级版的打call形式,即“ヲタ芸”(无对应译法,中文里有时写作“wota艺”),动作繁复且幅度极大,只有少部分狂热粉丝才能坚持完成。
打call这一应援文化来源于日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少女偶像组合粉丝群,后来伴随着一批新兴少女偶像组合及虚拟偶像组合的流行而传入中国,并于2017年忽然成为中文互联网中的热词,取其“狂热支持某人”的含义,甚至频频被官媒引用。又因为各种有意无意的误读而衍生出了“打电话”“打尻”等用法。
ACG圈的应援行为,开始于一系列动漫歌曲演唱会〔如animelosummerlive,即夏季动漫音乐演唱会,animelo为animemelody(动漫音乐)的缩写﹞和偶像声优(配音演员)举办的演唱会(在日本,偶像宅事实上也是二次元宅的一个分支,但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交集最初并不太大)。在这些演唱会上,二次元宅们借鉴了三次元偶像演唱会的应援行为,为自己喜爱的歌手和声优助威。近年来,伴随一系列二次元偶像及组合的诞生(如初音未来、μ’s等),二次元宅的应援行为也更加花样翻新、发扬光大(如μ’s的九名成员各自拥有应援色,因此粉丝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及时更换相应颜色的荧光棒,应援手势和互动方式也更加复杂)。
中国的娱乐工业体系远不如韩国和日本发达,经纪公司的粉丝组织能力和意识也比较欠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援文化并未在中国普及开来。但在日韩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应援行为也从中国的韩国、日本明星粉丝圈开始,逐渐影响到国内明星的粉丝圈。从超女等选秀明星到新近崛起的一批小鲜肉,都陆续拥有了规范组织的粉丝群体和应援规则。
而中国ACG圈的应援文化,也因为各种动漫歌曲演唱会和声优演唱会的召开(大部分都是日本的演出团队来中国演出)而逐渐普及。
例句:?每个组合和歌手的应援色都有独特的含义,是不可以互相混淆的。
?动漫演唱会最好看的根本不是唱歌而是应援啊,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台上台下的互动都太精彩了!
?今天某某演员的粉丝团体又为剧组提供了应援,包括160份盒饭、大量水果和礼品包裹等。
【小鲜肉】小鲜肉指的是年轻帅气、形象健康阳光的男性偶像明星,泛化后亦可指代年纪偏小、气质干净清新的男性。
这一词语最初源自日本女性向成人影片,年长女性和年轻男性配对时,后者白净的身体因为害羞和激动而浮现出红晕,宛若新鲜软糯的三文鱼一样诱人,因而被称为“小鲜肉”,并带有鲜明的情欲色彩。后来在使用中,逐渐泛化为对颜值高、年龄小的男艺人的赞语,并从日本传入中国,在中国网络上流行。
2013年7月11日,编剧于正的微博“欢迎郭敬明带着他的小鲜肉们【打call】有时,粉丝们也会配合具体的歌曲,做出统一的动作,例如挥舞应援道具(荧光棒、毛巾等)、呼喊应援口号等,与台图为韩国偶像组合“东方神起”的演唱会应援现场,东方神起的应援色为红色,粉丝手举红色应援物为爱上偶像的表演形成互动,这种行为就是“打call”。日语中一般直接简写为コール(即call这个英文单词的片假名写法,中文译法的“打call”来源于“コールを打つ”这一表述)。这类打call动作大多较为简单,但也存在一种升级版的打call形式,即“ヲタ芸”(无对应译法,中文里有时写作“wota艺”),动作繁复且幅度极大,只有少部分狂热粉丝才能坚持完成。
打call这一应援文化来源于日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少女偶像组合粉丝群,后来伴随着一批新兴少女偶像组合及虚拟偶像组合的流行而传入中国,并于2017年忽然成为中文互联网中的热词,取其“狂热支持某人”的含义,甚至频频被官媒引用。又因为各种有意无意的误读而衍生出了“打电话”“打尻”等用法。
ACG圈的应援行为,开始于一系列动漫歌曲演唱会〔如animelosummerlive,即夏季动漫音乐演唱会,animelo为animemelody(动漫音乐)的缩写﹞和偶像声优(配音演员)举办的演唱会(在日本,偶像宅事实上也是二次元宅的一个分支,但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交集最初并不太大)。在这些演唱会上,二次元宅们借鉴了三次元偶像演唱会的应援行为,为自己喜爱的歌手和声优助威。近年来,伴随一系列二次元偶像及组合的诞生(如初音未来、μ’s等),二次元宅的应援行为也更加花样翻新、发扬光大(如μ’s的九名成员各自拥有应援色,因此粉丝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及时更换相应颜色的荧光棒,应援手势和互动方式也更加复杂)。
中国的娱乐工业体系远不如韩国和日本发达,经纪公司的粉丝组织能力和意识也比较欠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援文化并未在中国普及开来。但在日韩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应援行为也从中国的韩国、日本明星粉丝圈开始,逐渐影响到国内明星的粉丝圈。从超女等选秀明星到新近崛起的一批小鲜肉,都陆续拥有了规范组织的粉丝群体和应援规则。
而中国ACG圈的应援文化,也因为各种动漫歌曲演唱会和声优演唱会的召开(大部分都是日本的演出团队来中国演出)而逐渐普及。
例句:?每个组合和歌手的应援色都有独特的含义,是不可以互相混淆的。
?动漫演唱会最好看的根本不是唱歌而是应援啊,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台上台下的互动都太精彩了!
?今天某某演员的粉丝团体又为剧组提供了应援,包括160份盒饭、大量水果和礼品包裹等。
【小鲜肉】小鲜肉指的是年轻帅气、形象健康阳光的男性偶像明星,泛化后亦可指代年纪偏小、气质干净清新的男性。
这一词语最初源自日本女性向成人影片,年长女性和年轻男性配对时,后者白净的身体因为害羞和激动而浮现出红晕,宛若新鲜软糯的三文鱼一样诱人,因而被称为“小鲜肉”,并带有鲜明的情欲色彩。后来在使用中,逐渐泛化为对颜值高、年龄小的男艺人的赞语,并从日本传入中国,在中国网络上流行。
2013年7月11日,编剧于正的微博“欢迎郭敬明带着他的小鲜肉们进宫看看小主们”让这一词语迅速流行起来,成为2013年的一大热词。2014年央视春晚彩排中,吴亦凡、鹿晗、陈伟霆、宁泽涛四位广受欢迎的年轻男性公众人物合作表演,被媒体称为“四小鲜肉”,成为这一词进入大众视野的关键。
与20世纪80年代初同样具有高颜值、希望得到男女两性观众喜爱的“奶油小生”不同,小鲜肉的目标粉丝群体明确为女性,专注于迎合女性消费“男色”的需求。而那些年岁偏大、颜值下降的男性,相应地被戏称为“老腊肉”。“小鲜肉”一词的红火背后,不但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文艺对男性审美的深刻变化,而且体现了消费社会对女性这一正在上升的巨大消费群体欲望的承认、挖掘与满足。
例句:?她最喜欢的小鲜肉是在《琅琊榜》里演飞流的吴磊。
? 隔壁部门新招了一批小鲜肉,可我们这边一个个全都是老腊肉。
? 你看那个小鲜肉,他可是个标准的御姐控。
【御宅族】“御宅族”一词源自日本,指代的是漫画、动画、电子游戏、轻小说等亚文化的爱好者。
“御宅”(おたく,otaku)在日语中本是一个并不常用的人称代词,原意是对他人住宅的尊称,相当于“贵府”“您家”;也可以引申为对他人的敬称,相当于“您”“阁下”。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一群科幻爱好者开始在小范围内使用这个词语来互相称呼,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成长于60、70年代的科幻爱好者开始踏入动画行业,并将这种小众圈子的语言用法引入到他们参与制作的科幻动画片《超时空要塞》之中。在这部首播于1982年的科幻动画片中,主人公林明美和一条辉以“御宅”作为人称代词来互相称呼。随着《超时空要塞》的热播,这种用法引起了众多观众的争相模仿。在日本的各类漫展、同人祭、科幻大会上,动画迷、漫画迷、游戏迷竞相以“御宅”互称,以此表明自己作为资深爱好者的身份。《超时空要塞》热播之后,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于1983年6月至1983年12月在《漫画ブリッコ》(日本漫画杂志)上连载《“御宅”的研究》一文,首次在正式出版物中使用“御宅族”这个词来称呼漫画、动画等亚文化的狂热爱好者。此后,“御宅族”逐渐约定俗成而具有了现在的语义。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御宅族”这个源自日本的词语,与产自日本的动漫、游戏一道,借助电子媒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发生跨语际的接受与转化。中文语境下对“御宅”一词的使用,最先流行于港台地区的ACG(动画、漫画、游戏这几种文化产品的统称,参见本单元“ACGN/ACG”词条)爱好者,随后经由ACG爱好者的网络交流传入中国内地,人们自称、互称为“御宅族”,以此作为ACG“同好”(共同爱好者)之间的某种身份标识。在从日语到汉语的跨语际接受与转化过程中,由“御宅族”这个人称代词又逐渐衍生出“宅男/宅女”这样的称呼。
【宅男/宅女】由于互联网络的传播效应,“宅男/宅女”这个更为本土化的词语,逐渐为越来越多并不爱好ACG的人所使用,而在指代对象上,也由ACG爱好者置换为“长时间待在住宅里的人”。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宅男/宅女”被大众舆论注入了不少贬义色彩。当很多严厉的长者谈论“宅男/宅女”进宫看看小主们”让这一词语迅速流行起来,成为2013年的一大热词。2014年央视春晚彩排中,吴亦凡、鹿晗、陈伟霆、宁泽涛四位广受欢迎的年轻男性公众人物合作表演,被媒体称为“四小鲜肉”,成为这一词进入大众视野的关键。
与20世纪80年代初同样具有高颜值、希望得到男女两性观众喜爱的“奶油小生”不同,小鲜肉的目标粉丝群体明确为女性,专注于迎合女性消费“男色”的需求。而那些年岁偏大、颜值下降的男性,相应地被戏称为“老腊肉”。“小鲜肉”一词的红火背后,不但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文艺对男性审美的深刻变化,而且体现了消费社会对女性这一正在上升的巨大消费群体欲望的承认、挖掘与满足。
例句:?她最喜欢的小鲜肉是在《琅琊榜》里演飞流的吴磊。
? 隔壁部门新招了一批小鲜肉,可我们这边一个个全都是老腊肉。
? 你看那个小鲜肉,他可是个标准的御姐控。
【御宅族】“御宅族”一词源自日本,指代的是漫画、动画、电子游戏、轻小说等亚文化的爱好者。
“御宅”(おたく,otaku)在日语中本是一个并不常用的人称代词,原意是对他人住宅的尊称,相当于“贵府”“您家”;也可以引申为对他人的敬称,相当于“您”“阁下”。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一群科幻爱好者开始在小范围内使用这个词语来互相称呼,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成长于60、70年代的科幻爱好者开始踏入动画行业,并将这种小众圈子的语言用法引入到他们参与制作的科幻动画片《超时空要塞》之中。在这部首播于1982年的科幻动画片中,主人公林明美和一条辉以“御宅”作为人称代词来互相称呼。随着《超时空要塞》的热播,这种用法引起了众多观众的争相模仿。在日本的各类漫展、同人祭、科幻大会上,动画迷、漫画迷、游戏迷竞相以“御宅”互称,以此表明自己作为资深爱好者的身份。《超时空要塞》热播之后,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于1983年6月至1983年12月在《漫画ブリッコ》(日本漫画杂志)上连载《“御宅”的研究》一文,首次在正式出版物中使用“御宅族”这个词来称呼漫画、动画等亚文化的狂热爱好者。此后,“御宅族”逐渐约定俗成而具有了现在的语义。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御宅族”这个源自日本的词语,与产自日本的动漫、游戏一道,借助电子媒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发生跨语际的接受与转化。中文语境下对“御宅”一词的使用,最先流行于港台地区的ACG(动画、漫画、游戏这几种文化产品的统称,参见本单元“ACGN/ACG”词条)爱好者,随后经由ACG爱好者的网络交流传入中国内地,人们自称、互称为“御宅族”,以此作为ACG“同好”(共同爱好者)之间的某种身份标识。在从日语到汉语的跨语际接受与转化过程中,由“御宅族”这个人称代词又逐渐衍生出“宅男/宅女”这样的称呼。
【宅男/宅女】由于互联网络的传播效应,“宅男/宅女”这个更为本土化的词语,逐渐为越来越多并不爱好ACG的人所使用,而在指代对象上,也由ACG爱好者置换为“长时间待在住宅里的人”。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宅男/宅女”被大众舆论注入了不少贬义色彩。当很多严厉的长者谈论“宅男/宅女”的时候,他们往往是在谈论这样一种刻板的负面印象:“老闷在家里不出门”“不爱与外人打交道”。这个意义上的“宅”,可以说是日文词“引きこもり”(hikikomori,意为“家里蹲”)的近义词,而与“御宅族”并无确切的对应关系。
当前常被称作“宅男/宅女”的群体,主要由城市中产或准中产家庭的子女构成,他们同时也是自幼便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媒介环境中的“数码原住民”(与之相对的则是“数码移民”,即成年之后才开始逐渐适应数码科技与数码文化的人群)。这些从小就生活在数码媒介环境中的新生代,养成了一套足不出户便能自我满足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更是为这种“宅生活”提供了保障),正是这一点塑造了“宅男/宅女”作为社会舆论约定俗成的一种名词,所倾向于指涉的定型化意象—封闭在自己的家宅中、沉溺在个人的小宇宙里。而与“宅男/宅女”相关联的“宅”,也常常单独用作动词谓语或者形容词谓语,表示那种“宅在家里”的状态。
【萌】“萌”这个词在汉语中原本是一个指称草木之芽的名词,或描述植物发芽或者事物开始发生的动词。而在如今的二次元宅文化中,“萌”主要用于表达二次元爱好者对ACGN中的角色或者事物所产生的强烈的喜爱之情,或者用来形容ACGN中的角色或者事物所具有的令人喜爱的特质。 “萌”的这种新用法来自日本御宅族对日文词语“萌え”(moe)的使用。而关于“萌え”的语源,获得最广泛接受的一套说法认为,“萌え”是由它的同音词“燃え”变化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御宅族会用“燃え”来形容自己因动漫游戏中的美少女角色而产生的爱欲充盈—“仿佛整个人都燃烧了起来”—的情感状态。由于日文电脑系统在输入片假名时会智能识别汉字,当使用者输入“もえ”(moe)的时候,系统排序会将“萌え”列在“燃え”之前,而很多御宅族也觉得“萌え”这个说法同样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萌え”在御宅族的交流中逐渐取代“燃え”,成为一个更为常用的词语,并且随着御宅族文化的流行,由日本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于是便有了二次元爱好者在中文语境下所使用的“萌”。
在“萌”刚刚开始流行时,这个词语更多地被用来描述男性御宅族对二次元美少女所产生的狂热情感,或者用来形容二次元美少女所具有的可爱特质。随着流行程度的提高,“萌”的意义也发生了泛化,其语义如今已大致相当于“喜爱”,在充当谓语动词的时候,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对象,而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性别、年龄、物种。当一位宅男或腐女(参见第三单元“腐”词条)说“我萌××”的时候,这个“××”可能是可爱少女、英俊少年,也可能是强势女王、怪异大叔,既可能是角色CP、文本类型,也可能是自然生物、机械装备。 【二次元】“二次元”(にじげん,nijigen)这个词源自日本的御宅族文化,它在日文中的原意是“二维空间”“二维世界”,本是一个几何学领域的术语。但作为一个在网络部落文化中获得广泛使用的词语,“二次元”既可以指称ACG所创造的二维世界,也可以指称ACG爱好者或者由ACG爱好者构成的的时候,他们往往是在谈论这样一种刻板的负面印象:“老闷在家里不出门”“不爱与外人打交道”。这个意义上的“宅”,可以说是日文词“引きこもり”(hikikomori,意为“家里蹲”)的近义词,而与“御宅族”并无确切的对应关系。
当前常被称作“宅男/宅女”的群体,主要由城市中产或准中产家庭的子女构成,他们同时也是自幼便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媒介环境中的“数码原住民”(与之相对的则是“数码移民”,即成年之后才开始逐渐适应数码科技与数码文化的人群)。这些从小就生活在数码媒介环境中的新生代,养成了一套足不出户便能自我满足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更是为这种“宅生活”提供了保障),正是这一点塑造了“宅男/宅女”作为社会舆论约定俗成的一种名词,所倾向于指涉的定型化意象—封闭在自己的家宅中、沉溺在个人的小宇宙里。而与“宅男/宅女”相关联的“宅”,也常常单独用作动词谓语或者形容词谓语,表示那种“宅在家里”的状态。
【萌】“萌”这个词在汉语中原本是一个指称草木之芽的名词,或描述植物发芽或者事物开始发生的动词。而在如今的二次元宅文化中,“萌”主要用于表达二次元爱好者对ACGN中的角色或者事物所产生的强烈的喜爱之情,或者用来形容ACGN中的角色或者事物所具有的令人喜爱的特质。 “萌”的这种新用法来自日本御宅族对日文词语“萌え”(moe)的使用。而关于“萌え”的语源,获得最广泛接受的一套说法认为,“萌え”是由它的同音词“燃え”变化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御宅族会用“燃え”来形容自己因动漫游戏中的美少女角色而产生的爱欲充盈—“仿佛整个人都燃烧了起来”—的情感状态。由于日文电脑系统在输入片假名时会智能识别汉字,当使用者输入“もえ”(moe)的时候,系统排序会将“萌え”列在“燃え”之前,而很多御宅族也觉得“萌え”这个说法同样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萌え”在御宅族的交流中逐渐取代“燃え”,成为一个更为常用的词语,并且随着御宅族文化的流行,由日本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于是便有了二次元爱好者在中文语境下所使用的“萌”。
在“萌”刚刚开始流行时,这个词语更多地被用来描述男性御宅族对二次元美少女所产生的狂热情感,或者用来形容二次元美少女所具有的可爱特质。随着流行程度的提高,“萌”的意义也发生了泛化,其语义如今已大致相当于“喜爱”,在充当谓语动词的时候,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对象,而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性别、年龄、物种。当一位宅男或腐女(参见第三单元“腐”词条)说“我萌××”的时候,这个“××”可能是可爱少女、英俊少年,也可能是强势女王、怪异大叔,既可能是角色CP、文本类型,也可能是自然生物、机械装备。 【二次元】“二次元”(にじげん,nijigen)这个词源自日本的御宅族文化,它在日文中的原意是“二维空间”“二维世界”,本是一个几何学领域的术语。但作为一个在网络部落文化中获得广泛使用的词语,“二次元”既可以指称ACG所创造的二维世界,也可以指称ACG爱好者或者由ACG爱好者构成的亚文化社群,还可以指称ACG及相关产业所形成的文化产业链条。此外,在宽泛的意义上,“二次元”还可以泛指受到ACG文化影响的各种网络文化。
在首播于1996年的动画片《机动战舰》中,有一条带有媒介自反性质的情节脉络:故事中有一群(富于喜感的)反派角色木星人,他们狂热地崇拜一部名为《激钢人3》(剧中剧)的动画片,尤其痴迷于这部动画中的女主角菜菜子。然而,这些渴求接触菜菜子的木星人却绝无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动画观众和动画角色毕竟分处于两个截然区隔的世界。面对这种不可逾越的界限,深陷绝望境地的木星人只得互相劝解:“菜菜子虽好,但她毕竟只是二次元的女子啊!”这句台词引起了很多御宅族的深切共鸣。后来,日本的御宅族就模仿这部动画里的这些动画爱好者,借用“二次元”这个词语来指称动画、漫画、电子游戏等媒介所创造的二维世界。
这是最早流行于网络部落文化的一种“二次元”用法,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指ACG的媒介特性。在三维动画技术成熟之前,这三者在视觉上都是由二维的图像所构成的。
即便是在三维动画技术已然相对成熟的当下,日本的ACG产品也依然普遍地延续了二维时代建立起的美学风格。其二则是指ACG所营造的世界感,强调这个世界具有的“架空”“虚构”“幻想”等性质。
需要说明的是,“二次元”是一个在多种差异性关系中确认自身意义的词语。在上述第一层含义上,“二次元”既与“一次元”—以文字而非图像作为基本媒介的文艺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小说无疑是“一次元”,但也流传着将已经被深度地整合进ACG产业的“轻小说”称作“1.5次元”乃至“二次元”的说法)—相区别,又与“三次元”—由真人、真实事物作为被摄体而营造三维视觉的电影、电视剧—相区分。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随着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真人影像与数字动画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愈加模糊,因而,又出现了“2.5次元”的说法,用来指称使用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动画仿真技术的动画与电子游戏,也用来指称将实景拍摄所获得的素材与电脑生成的动画相合成、将真人出演的影像与CG(ComputerGraphics,电脑图形)角色的图像相合成的产品。此外,由ACG衍生而来的Cosplay(参见第二单元“Cosplay”词条)舞台剧也会被称作“2.5次元”。
【本命】本命是一个日源词,其日文原意是“赛马、赛车等比赛项目中最有可能获得优胜者”,后引申为“最喜爱的、最受到重视的”。这一义项的典型用法,如日本的情人节里年轻女性送给心仪男性的巧克力,就被称为“本命巧克力”(送给其他男性友人的巧克力则被称为“义理巧克力”,以与唯一的“本命巧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