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警察学管理(传奇民警的心路历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向警察学管理(传奇民警的心路历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05 2.9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欣之

出版社海天

ISBN9787550726796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695360

上书时间2024-05-28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部比小说还好看的管理力作。作者以大家熟悉的经典人、事或典型现象、典型心理为引子,生动鲜活地讲述了管理、博弈、职场、心理学和生活哲理等话题。尤其特别的是,文中涉及的职(官)场、权谋、驭人之术等,皆是以光明磊落的方式来实现的,全书正能量爆表。

目录
第一篇 警言警
  1 “不值得”定律
  2 从警三部曲
  3 丁公与季布
  4 动力与阻力
  5 感觉的时代
  6 高执行力背后的隐忧
  7 公安基层管理者的江湖情结
  8 归功于外与归责于内
  9 还要等待吗
  10 厚道从警之容人之短
  11 警察的职业承诺
  12 警惕“托盘”现象
  13 同情心到同理心
  14 角色心理学在警察实践中的应用
  15 以新的战术理念解读囚徒的困境
  16 责任中的契约精神
第二篇 烹小鲜
  17 第五伦探病
  18 “德”与“才”
  19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吗
  20 基层领导的重要隐忧
  21 从御驾亲征到领导挂帅
  22 制台的逻辑
  23 重耳逃难与基层经验
  24 当头与当官
  25 对“三人砌墙”的误读
  26 牢骚的背后
  27 面子陋习
  28 能力误区
  29 判断力中的非理性判断
  30 容人之长
  31 如何识别风凉话
第三篇 修其身
  32 个人的品牌管理之一
  33 个人的品牌管理之二
  34 孙悟空的启示之一
  35 孙悟空的启示之二
  36 孙悟空的启示之三
  37 孙悟空的启示之四
  38 孙悟空的启示之五
  39 孙悟空的启示之六
  40 孙悟空的启示之七
  41 孙悟空的启示之八
  42 孙悟空的启示之九
  43 孙悟空的启示之十
  44 孙悟空的启示之十一
  45 忘记的艺术之一
  46 忘记的艺术之二
  47 忘记的艺术之三

内容摘要
 本书的85篇文章都从俗语、经典历史事件和人物、小学语文课文等大众最熟悉的人事物切入,结合作者从警经历及公安系统中的常见现象,通俗易懂地论述了管理、博弈、职场、心理学和生活哲理等大众较感兴趣的话题,通篇都很正能量。

精彩内容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不值得”定律,可表述为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做好。此定律的应用极为广泛,从工业制造到行政执法,我们很多制造中的粗制滥造和执法中的应付了事都是基于“不值得”定律的思维方式。具体到警察
工作,我们经常感慨:这么一件小事,怎么就不能认真做好呢?原因可能只是当事的警察认为这事本身就不值得做,所以为什么要认真做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将谈谈“不值得”定律的思维方式在警察中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如何理解执行这一环节。
以前总听说,对于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慢慢理解。我曾经很困惑,不理解的命令怎么能执行呢?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我逐渐明白了,对执行最大的干扰正是来自下级对命令的评估。换句话说,下级不应该评估命令的正确与否以及命令是不是值得做。从自由意志的角度讲,思考、评估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不能也无法禁止。但从社会或组织管理的角度看,个体的思考会影响集体效率。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统一思想?因为统一的思想才能产生高效的行动。在执行的层面并不是不能思考,只是思考的内容应集中于如何执行好命令和要求
,而不是思考命令和要求的合理性。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上级的命令和要求往往也是利益权衡的结果。如果下级专注于思考命令和要求的合理性,总是能发现不尽如人意之处的,“不值得”定律在此刻就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了。
也许有同志问,我们先不管下级该不该评估命令,只说一个现象:上下级都对决策进行利害评估,为什么结论总是差距极大呢?其原因主要有二:信息不对称和心理投射。
信息不对称本身是经济学的名词,是多位经济学家在不同领域提出来的一个共同问题。意思是产品的卖方和买方对产品的各方面信息掌握得并不对称,当买方无法系统
了解产品信息时,卖方自然较易推销劣质产品。此类现象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公安工作的日常管理中,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高层决策依赖的信息往往是基层无法掌握的,比如高层根据公安系统的各个地区、各个层级短时间内接连出现涉及枪支的问题,决定大范围地搞一次治理行动。但此行动受检的基层单位对此理解可不一样,因为绝大多数基层的管理还是比较规范的,基层如果从局
部看问题自然会觉得此行动没有必要,所以没必要做好,几次应付性地执行后也是顺利过关,就会逐步形成敷衍了事的工作习惯。
心理投射也是一个心理学专有名词,意思是人们往往
把自己心中的想法投射到周围的事物之上。所以当觉得某事不值得做时,很可能是我们内心不想做。“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被一些人奉为真理,但我们回忆一
下历年的责任事故,有几起是因为多干造成的?我们千万不能把履职称为多干活,相反,不履职即为渎职。所以不是工作本身增加错误,而是我们心里深处根本不想工作,而所谓多干多错只是我们内心对不想工作的一个合理化过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