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精)
  • 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精)
  • 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精)
  • 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精)
  • 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04 3.5折 5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衣若兰

出版社中西书局

ISBN9787547515648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30663167

上书时间2024-05-28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 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人笔下的“三姑六婆”
 第一节 “三姑六婆”的形象演变
 第二节 刻板印象

第三章 “三姑六婆”所反映的明代女性职业
 第一节 宗教·信仰
 第二节 医疗·生育
 第三节 买卖·中介
 小结

第四章 “三姑六婆”与明代的两性关系
 第一节 男外女内——理想的两性关系
 第二节 超越与媒介——妇女生活的扩展
 第三节 卫道之士的不安——负面形象成因探索
 小结

第五章 “三姑六婆”与晚明世风
 第一节 明代社会风气变迁中的妇女
 第二节 女性犯罪与法律规范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征引书目

附图
 图1 京师城坊图
 图2 品官、庶人婚礼图

内容摘要
《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运用明代官书、文集、方志、笔记、小说等文献,讨论文本中的“三姑六婆”,不仅生动地勾勒了这些活跃于市井巷陌的中老年妇人之生活样貌,还分析了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涵,并呈现“三姑六婆”的实际社会功能及其所反映的两性关系等问题。不论是就妇女史、社会史或文化史的角度而言,本书所探讨的都是一个饶富趣味、亟待深究的课题。

精彩内容
  “三姑六婆”一词通常指性喜搬弄是非、道人长短的妇人。一般以为最早指称此一名词者,是元末明初的陶宗仪(1316—1403),他在《辍耕录》中指出“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而“六婆”则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其实,我们更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早在元初,赵素于《为政九要》里即提出:“三姑者,卦姑、尼姑、道姑也;六婆者,媒婆、牙婆、钳婆、药婆、师婆、稳婆。”此与《辍耕录》记载的顺序稍异,但内容完全相同,故陶氏之说当承于此。
  ……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宋代尚未出现“三姑六婆”一词,部分官箴与家训,渐将几种妇人归为一类,不过涵盖的范围较为狭窄。宋人笔记中虽然记载了个别的相关资料,但不如明代的多样,也不像元明之后视其有如洪水猛兽而严加挞伐。元代开始将“三姑六婆”合称,惜因资料所限,如今只能略知一二。明代以降,丰富的话本小说与戏曲创作中屡现的“三姑六婆”几乎成为“淫媒”的代称,值得我们注意。
因此,本书拟以明代为背景,尝试探究几个问题:第一,“三姑六婆”在明人文献中呈现何种形象?明代士大夫批评她们的同时,又反映了哪些文化意识?再者,这些专属于女性的职业,在明代社会中的实际活动为何?其活动对于当时妇女与社会产生怎么样的冲击?晚明社会风尚变迁中的妇女又呈现何种面貌?“三姑六婆”在其中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笔者首先讨论明代文本中的“三姑六婆”;继而试着分析文本背后所显现的文化意涵,探讨“三姑六婆”的实际社会功能,及其所反映的两性关系等相关问题;最后观察晚明世风变异下的“三姑六婆”。据此可知,由“三姑六婆”探索明代妇女之历史处境与社会环境,实涉及性别、阶级与心态等诸多因素,不论是就妇女史、社会史或文化史的角度而言,都是一个饶富趣味、亟待探究的课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