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极客任正非(华为战记)
  • 世界极客任正非(华为战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极客任正非(华为战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1 1.7折 48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东洋//何静

出版社台海

ISBN9787516815342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1620359

上书时间2024-05-28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静,爱好文学的“90后”工科女,写作是她与这个世界的一种对话方式。

目录
第一章  穿越任正非不为人知的轶事
出生在山区的小孩任正非/002
少年立志书相伴/004
饥寒磨砺求学路/005
戎装铁马的军旅岁月/009

第二章  转战商海,华为诞生
深圳打拼,从军人到商人/012
成功要有撞墙精神/014
以信立世,打开市场突破口/016?
加盟华为,一起走过的精彩/018
莫贝尔公司,为华为赢得春天/021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走远/023
让奋斗者一直保持斗志的秘密/025

第三章?人才管理:华为的长青基石 
筛子式的用人机制/028
从重装旅到陆战队的组织架构/029
激发斗志的持股制度/033
CEO轮值制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035
末位淘汰制消灭“夹心阶层”/037
新陈代谢的干部任免/041
保鲜企业的岗位轮换/044
锦上添花的绩效管理/046
企业重器——《华为基本法》/049
量化管理,打磨高品质匠人/051
取经之路上的奖与罚/052
凝聚血狼兵团的智慧集/055

第四章  产品一定要性感
纵观产品史/062
发力物联网/069
华为未来产品线/072
有温度的服务/078
有要求的科研成果/079

第五章 从封闭到向外开放的管理研究院
研究所的风采/082
呼吁敞开胸怀向外界开放/086

第六章  稳如磐石的华为财务
孟晚舟与华为的财务团队/090
高明的财务管理思想/093
财务集中管理,重构公司运行逻辑/096

第七章  这里的文化宛如电闪雷鸣
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102
华为存在的理由/103
华为的灰色哲学/105
关乎生死的价值观/106
关于供应链竞争说/110
我为什么来华为/114

第八章  变革是烧不死的鸟?
为员工注入革新力量/124
持续学习美军,去中心化/129
积极变革的华为,没有理由不成功/132
理想的变革共建世界全联接/138
核心理念的变革,让企业翻江倒海/141
技术变革让市场颠覆/146

第九章  扩张之旅?
从中国巨头变为国际巨头/154
华为突围海外大布局战略/156
华为的国际品牌之路/160
华为海外发展战略/163
拒绝机会主义成就国际华为/167
 ?

第十章?思考未来,华为每天都在危机中度过
任正非:一个永远的思考者/174
繁荣的背后危机四伏/175
三年前华为快要垮了/176
别让互联网引起你们发烧/178
解决了短板,才能有所突破/179

第十一章 极客的世界里,任正非的真经与战记
低调得过于神秘,全世界都为他点赞/184
不上市,我有自己的理由/186
不靠贷款靠研发,华为天地很广阔/187
与苹果PK:华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90
请进来比走出去更重要,聘请高级顾问是成功的秘诀/194
28年的初心,只想狠狠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198
荣光与梦想,要的是有过万的员工年薪超百万/201
除了柳传志和王石,真没人和我玩喽/205
 ?
第十二章 给极客一个新战场“让草原满血复活”
回放草原的盛装/210
草原的迷茫需要极客来改变/223

附录 ?
致新员工书/227
华为的冬天/231
华为基本法(最新版)/240
任正非核心管理思想与管理哲学/268

内容摘要
《世界极客任正非:华为战记》对华为企业及其创始人任正非进行深度点评和实战分析,读者可以从中学到任正非的团队管理经验,借鉴他的哲学思维,提升领导素养,提高团队执行力,更好地迎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掌握企业管理与生活的艺术。

精彩内容
脱下军装,南下创业为了一双儿女,为了家庭的责任,任正非还是选择了转业,从军旅转战商海,深圳这个商业之都,真的能容得下他的理想与现实吗?任正非的爱人,这时已经先他一步,到深圳的南油集团高层工作去了。随后,任正非办完了转业手续,领着一双儿女,南下广东,来到了湘江边上,这座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城市——深圳。
根据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后来回忆,当时任正非和妻子初到深圳,生活条件很艰苦,住在漏雨的房子里。深圳是多雨地区,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在四面透风的屋子中,隔壁邻居说话都能听见。不久之后,孟晚舟要上初中了,为了不影响学习,任正非夫妇便把女儿送到了贵州的爷爷奶奶家。
任正非军人出身,自然不怕艰苦,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好比一张绷紧的弓,正在寻找着人生新的目标。他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要让自己的家人都过上好日子。他冥冥中有一个感觉,这个目标,一定会在这座城市中实现。
深圳的城市史,虽然已有1673年,但最早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深圳建市后,毗邻香港,水陆运输方便,并连续25年创造了经济年均增长达28%的高速度。深圳堪称国内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奇迹。深圳市南油集团,创立于1984年,负责当时深圳西部南头半岛23平方公里土地的开发建设和综合经营管理工作,是深圳最大的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南油集团一度成为深圳市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集团,并为特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任正非加入南油集团,可是他却看不惯一些部门领导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官僚作风。他曾豪情满怀地给老总立“军令状”,要求将旗下的一个公司交给他管理,然而热情换来的只是冷漠,他的请求没有获得批准。企业的老总为了安抚他,便让他去了该集团下属的一家电子公司,成了那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多年的军营生活,除了发明创造,他还通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对《毛泽东选集》也是有深刻的研究。《毛泽东选集》的精华,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任正非的脑海中,以后他在华为的经营和管理中,借鉴了很多的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并借此开创了独特的华为企业管理文化。
尽管人生磨难众多,但任正非并没有忘记报效自己的祖国,当初有人问任正非华为公司名字的含义时,任正非说,华为华为,中华有为。公司创立之初是如此,当任正非带领团队努力开拓市场,将华为的产品卖遍五大洲的时候,他心里依然把国家荣誉放在第一位。他将人生信念升华为“责任、荣誉、事业、国家”,并告诫员工必须永远铭记。
当初谁也没有料到,仅靠一个个电子零件、一块块转港进口的电路板,在这个无比简陋的厂房中,经过十几名技术工人,十几把螺丝刀、电烙铁的拼拼装装,竟然最后“拼装”出了一个世界大公司的雏形。任正非绝对不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他开始计划研制BH01型的24口小型程控交换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冰箱、电视机这些家用电器在城市中逐渐开始普及。而全国各地的商人都在忙着赚钱,谁掌握了第一手信息,谁就是商场的赢家,所以,国内电话市场异常火热。
面对市场机遇,有人以港澳为跳板,将交换机等产品弄到内地进行倒卖,也有人从国外进口程控交换机的散件组装。这些代销、组装虽无风险,但都是短期行为,不是长久之计。况且,外国通讯业巨头已将“鼻子”伸了进来,并借助政府招商引资的机会,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经过几年的发展后,我国的通信市场,就形成了七国八制时代,即日本NEC和富士通、美国朗讯、加拿大北电、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和法国阿尔卡特八家产品共同瓜分了中国市场。这些外国厂商,因为掌握着交换机的核心技术,因此价格昂贵,且随时都有可能停止对国内代销和组装商人的散件供应,使后者面临灭顶之灾。还不只如此,因为它们是来自多个国家,制式不统一,交换机互不相通,使我国通信市场一片混乱。
没有自有核心技术,便没有中国商家在市场上的根基,也便没有老百姓用得起的商品。面对外国公司把控的严峻局面,任正非以报国为己任,打算与雄霸国内电信市场的外国品牌交换机争天下。他掷地有声地对华为的技术人员说:“我们一定要生产出自己品牌的程控交换机!”当时的国内,还有不少企业家,也想将国外的电信巨头尽早赶出中国。可是研发程控交换机,有一个巨大的技术瓶颈,想要突破这个技术瓶颈,必须要下大力气,花大把的时间,最最要命的是,还要投进大量的金钱。这对名不见经传的华为来说,简直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但任正非天生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按照已经设定好的目标,将BH01型的24口小型程控交换机作为华为第一个品牌,纳入生死抉择的重要选项。在任正非的眼里,这个品牌就是他冲锋路上必须要攻克的一座碉堡。此时的任正非已今非昔比,他已经将销售套路摸得滚瓜烂熟,并且在当时还不算完善的市场面前确定了华为未来的发展思路。华为一路走来,任正非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因为技术开发不是个简单的事,而且他面对的主要对手是外国电信业巨头,不是国内的皮包公司,这条路能不能走,能走多远,任正非一直都在仔细思量。
那座组装小型用户程控交换机的简易仓库,已经不能满足华为的发展需求了。1991年9月,任正非领着五十多名年轻的员工,来到新租的、依然有些简陋的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开始了目标明确但风险极大的新征程。
?之所以选定BH01型的24口小型程控交换机,是因为当时国内几家大企业都将目光对准了34口和49口的小型程控交换机,对电话接口少、功能简单、销量群体受限的24口小型程控交换机不屑一顾。任正非正是抓到了这个空隙,将研发出来的第一款华为产品成功打入医院、矿山和一些通话量不多的小型单位。因为功能适用、价格便宜,一经推出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BH01型交换机不是任正非的菜,一是因为散件容易断货,生产经常处于被动状态;二是因为技术含量不高,没有达到任正非的理想目标。为此,任正非一边让员工继续生产BH01型产品,一边花大力气让技术人员研发BH03型的新交换机。经过对BH01小型交换机的消化和吸收,华为的技术人员已经能够设计出具有华为知识产权的电路,并编写了只属于华为自己的软件产品,这是任正非敢于放手一搏的资本。
虽然华为公司搬到了新址,但工作条件依然很简陋,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被分为单板、电源、总测和准备四个车间。剩下的就是仓库、厨房和摆满单人床的宿舍了。但华为技术人员的热情被任正非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在简陋的研发室中忘我地工作,累了趴在研发台上休息一下,一觉醒来接着再干。任正非也没有老板的架子,每天与技术人员吃住在厂房里,晚上为了犒劳大家,他还经常提议:“今天改善伙食,咱们熬点猪尾巴汤啊!”创业初期条件苦啊,能美美地喝上一顿猪尾巴汤,已经是幸福无比了。
干事业光靠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行,还必须得有大把大把的钱。技术研发是个高产出的好事,同时也是高付出的痛苦事。研发工作进行了半年多,任正非的钱花没了,连客户打过来的定金都被花得一分不剩,还欠着员工好几个月的工资。此时,任正非又来了撞南墙的劲头,咬牙借了年息24%的高利贷,继续维持着华为研发的正常运转。一边是研发投入的无底洞,一边是客户催发交换机的电话和传真,当时任正非肩膀上的压力之重是任何人都体会不到的。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BH03型交换机技术被初步攻破了,但在产品性能测试环节又遇到了问题。原因是当时的华为根本就没有专业的测试设备,等于是想吃饭却没有下锅的米。设备是死的,没有也不能无中生有,而人却是活的,能把全部脑细胞开动起来想办法。他们举着放大镜,对着近万个焊点一点点地清查,确定没有一点虚焊,没有一点错焊之后,改用万用表一条条地测试电路,电路合格后,接着就要进行最后一项检查,即大话务量测试。
做大话务量测试时,华为员工集体上场,每人手里都握着两部电话,喊1、2、3同时摘机拨号,接通,然后再同时挂机,以测试交换机的大话务量处理能力。经过大家的对话显示,华为的这款新式交换机完全合格。这款被命名为BH03型的新交换机,突破了技术瓶颈,又通过了话务量测试,但能否迅速打开市场,还需要任正非和他的团队不忘初心,持续前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