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迷途--创业维艰的81个解决之道/新时代创业者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穿越迷途--创业维艰的81个解决之道/新时代创业者文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0.93 5.3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国锋//高双喜

出版社经济管理

ISBN9787509660454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307999

上书时间2024-05-2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罗国锋、高双喜著的《穿越迷途--创业维艰的81个解决之道》针对创业者在创业前、创业中、和创业后最常见的迷惑,作者梳理出81个具体问题、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关于创业的完整思考框架。对这些问题,作者试图给出自己的解答供创业者参考,但作者更希望引导创业者用正确的方法去寻找答案。此书还选编了大量发人深省的案例供创业者讨论。此外,本书还警示创业者要“正道而行”、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和成长,在创业成功之后要谨言慎行,正确使用财富,做真正的人生赢家。

目录
上篇  创业前的思考
  1  创业者是什么“鬼”:我能成为创业者吗?
    1.1  创业者与企业家有什么不同?
    1.2  创业者和生意人(商人)的区别是什么?
    1.3  创业者都是天生的吗?
    1.4  成功创业者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1.5  创业成就与学历高低成反比吗?
    1.6  成功的创业者不是有关系就是走了大运?
    1.7  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1.8  创业者都没有生活吗?
    1.9  我适合做带头大哥吗?
  2  创心萌动:我想要的是“创业”吗?
    2.1  创业的本质是什么?
    2.2  我要不要创业?
    2.3  创业,是为了什么?
    2.4  我有这样的创业动机不好吗?
    2.5  创业是“苦”还是“酷”?
    2.6  怎样才算创业成功?
    2.7  创业失败会怎样?
    2.8  创业可以兼职吗?
    2.9  何时开始创业比较好?
中篇  创业者的形成、历练与成长
  3  勇敢的心:我要去向何方?
    3.1  现在还有好的创业机会吗?
    3.2  怎样找到好的创意?
    3.3  选择风口还是夹缝?
    3.4  为什么要从小项目开始?
    3.5  为何要聚焦在“使命级”的关键业务?
    3.6  没有足够的资金我能创业吗?
    3.7  没有人脉关系能创业成功吗?
    3.8  怎样与家人沟通以获取他们的支持?
    3.9  破釜沉舟还是设置一道防火墙?
  4  描绘蓝图,勾勒创业路线
    4.1  如何描绘事业蓝图?
    4.2  创业初期要不要制定战略?
    4.3  战略是怎样被制定出来的?
    4.4  创业战略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4.5  企业战略怎样落地实施?
    4.6  创业需要哪些重要资源?
    4.7  哪种资源是企业最关键的资源?
    4.8  如何找到最好的商业模式?
    4.9  要不要做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
  5  召唤伙伴同行,打造胜利之师
    5.1  何为创业核心团队?
    5.2  核心团队必须具备哪些创业能力?
    5.3  什么样的团队可以称得上好的创业团队?
    5.4  选择核心团队成员的标准是什么?
    5.5  怎样找到你需要的人?
    5.6  核心团队怎么管?
    5.7  如何为核心团队配置股权?

内容摘要
 罗国锋、高双喜著的《穿越迷途--创业维艰的81个解决之道》分成三篇,从创业前的思考,到创业者形成、成长和历练的过程,再到创业后的反思,共九章、涉及81个问题,这些问题是创业者常见的疑虑,编者试图给出自己的解答或者引导。
本书的章节结构如下:上篇:创业前的思考。本篇分成两章,分别阐述“创业者”作为一类人到底是什么?和“创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去追寻。这部分内容,主要由高双喜完成。
中篇:创业者的形成、历练与成长。该篇分五章,包括如何选择创业方向,如何规划创业之旅,以及如何组建团队、如何创业营销、如何做融资。
后三个环节是创业过程中最关键的三个环节,称之为“三座桥”。
下篇:创业者的反思。这一篇分两章,首先提示正在创业中的创业者,虽然“渴望成功”,或者说“渴望得到用财富来衡量的成功”,但一定要“正道而行”,所以,针对创业者可能步入的歧途进行警示。然后,嘱咐创业者要以平常心对待成败,从创业失败中学习,而不是在创业失败后放弃一切(包括生命)。书中还提示创业者,在创业成功之后要谨言慎行,并且能够正确使用财富,做真正的人生赢家。

精彩内容
 1.1创业者与企业家有什么不同?
如今在中国,成功的创业者被称为是企业家,但企业家不能涵盖商业领域之外的创业者。
在当今的中国,企业家指的是成功的创业者,他们一般都是企业的创始人或者联合创始人(合伙人),他们拥有或者部分拥有企业的股权,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获得企业经营的利润。
有的人认为,企业家这个词,翻译自英文“Entrepreneur”。实际上英文这个词的原意是创业者。在美国,即便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
乔布斯这些最著名的“企业家”,他们对自己的称谓仍然是“创业者”,他们经常称自己的企业仍然处于创业之中,而公众对于这类成功的创业者,也
没有一个区别于“Entrepreneur”的统一的称谓。
“企业家”这个词,带着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烙印。为了探索“企业家”这个词的由来,我们在中国知网检索标题中包含“企业家”3个字的文献,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方。在改革开放之前,私营企业主的正式称谓是“资本家”和“实业家”,企
业家相关文献非常少;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里,文献依然很少,当时的少量文献把国企的领导人(厂
长、经理)称为企业家。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董德兴于1980年4月在《社会科学》撰文评论当时轰动全国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班车》和《乔厂长后传》,采用的标题就是“无产阶级的企业家——谈乔光朴”。作者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主人翁乔光朴是一个有血肉、有灵魂、有个性的党的老干部的形象;一个具有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朝着四化目标勇于献身的党的无产阶级企业家的形象。”1985年,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中国企
业家》杂志创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谈论企业家的文章也随之增多,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的陈自芳于1989年5月在《浙江学刊》上发表文章时说道:“改革以来,中国企业家重新崛起,在人数和质量上,都超过了以前任何时候,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崛起的中国企业家阶层,除了国有企业领导管理干部,还包括乡镇企业家、私营企业家,乃至部分经济实力雄厚的个体户,是由不同所
有制结构、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素质、不同层次与档次的人共同组成,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可变性。
”由此可见,彼时的企业家,主力还是“国有企业领导管理干部”,但也有“私营企业家”,企业家的组成开始多样化了。
泰蓝于1995年6月在《企业管理》杂志撰文,记录了被美国总统接见的中国企业家豪门啤酒总经理陈世增。该文标题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单独接见的中国企业家”。作者说豪门啤酒是“国有大一型企
业”,称陈世增是“国有企业中颇具中国特色的企
业家中的优秀代表”,还当过“公社书记、县工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