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风茶韵/陕西茶文化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秦风茶韵/陕西茶文化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34 4.3折 4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星海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大

ISBN9787560641058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0元

货号1201526637

上书时间2024-05-2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韩星海,男,原籍陕西扶风县人。1962年出生于佛教圣地法门镇。大学文化程度,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全国茶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评茶师,现任陕西省茶人联谊会会长。曾为我国吴觉农茶学思想功勋奖章获得者。先后著书出版通讯报告文学集、散文集、茶文化专著13部,并有50多篇(件)作品在全国获奖。其人事迹还被入编著书到《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华茶人诗描》等多部典籍中。目前被全国10多家报刊杂志社聘任为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家等。

目录
第一辑  陕茶史记
  炎帝神农尝百草
  法门寺茶器珍宝
  茶道普世鲁周公
  “堇荼如饴”的猜想
  “丝绸之路”茶之饮
  定军山下“卧龙”香
  女皇以茶喻祸福
  陆羽《茶经》中的“山南茶”
  文成公主入藏传茶记
  紫阳贡茶古与今
  千古茶镇汉风传
  宁强茶马古道发现记
  茶盐关
  煎茶岭
  孙思邈与“药王茶”
  鲜活夺目的秘色瓷及其他
第二辑  茶乡茗志
  大美汉中佳茗香
  美丽茶乡话西乡
  可爱的紫阳  美丽的茶乡
  汉江源头水  宁强青山茶
  南郑烟雨梦  春茶荡清香
  南茶北移商南山清泉香茗醉人心
  女娲故里“福音草”
  鸡窝洼地栗香茶
  揭开泾阳茯砖茶历史文化之谜
  薪火相传的泾阳茯砖茶
第三辑  秦风茶韵
  西乡访茶
  秦巴茶俗
  西府民间娱乐茶会
  凤凰茶
  “富贵花瓶”茶邮票
  男人的绿茶
  学研评茶滋味长
  “茶禅一味”话书艺
  文学下午茶
  茶道禅心
  追寻“奇园茶社”中的红色记忆
  踏花归来马蹄香
  青龙寺茶之思
  折若木以拂日兮
  男人巧手撕绘出茶文化风俗画
  寻回被遗忘的紫阳老茶树
第四辑  心灵茶语
  清茶一杯依旧  祖国万象更新
  清茶素饼过中秋
  虎笔筒与虎茶杯
  踏着吴觉农前辈的足迹前进
  茶人精神传万代
  茶诗合为事而作
  香茗情结茶文化
  寄与爱茶人
  茶香一缕写人生
  午子绿茶文化的眷恋
  探觅紫阳富硒茶文化
  一朵馨香袭人的绿茶奇葩
  茶香四溢满三秦
  陕西茶人中国梦
  触摸“甬为茶港”历史
  延伸“丝绸之路”文化
  两岸同心茶文化
  中华茶人情意深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是茶的故乡,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的陕西,自然与种茶饮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到今,一直影响着全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历史进程。
近几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茶文化热兴起,很多茶文化爱好者迫切需要一本能够轻松愉快地反映陕西茶文化风貌的书籍读本。为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心选题,特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全国茶文化专家韩星海著书这部《秦风茶韵》散文集。本书作者拾掇于三秦群芳之精粹,采风漫笔于秦巴生态古茶园,以最擅长的散文笔法,创作出一系列反映陕西茶文化风情的作品,集中对全省茶文化的根脉进行系统、详细的梳理,把中国茶史上一些与陕茶相关的遗漏历史事件,本着实事求是的学风给予重新考证,注重开掘发展变化中的茶文化事件,形成比较完整的陕茶史料,力争发挥出茶文化价值作用力。该书既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又注重科普性和实用性,它将会成为爱茶人的良师益友,必然更好地服务于陕西茶文化事业。

精彩内容
 地球上不知有多少珍贵树木,例如被人称为“东方树叶”的茶树,起源至今有六七千万年了。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曾概括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由此及彼,确切说,我们今天喝茶与“茶疗”是炎帝发现和利用的。陕西关中西部宝鸡市姜城堡一带,就是炎帝的故乡。
另据《国语·晋语》最早载其事说:“昔少典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从这段极其重要的史料来看,炎帝是黄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原始社会内常见的所谓双胞族。传说炎帝是一位火神,在传统的五行学说中,黄帝属土,而炎帝属火。
当黄帝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的时候,炎帝已是北方非常有声望的首领了。《帝王世纪》云:“有神龙首,感生炎帝。”意为此时处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笔者从小就土生土长于炎帝的故里,多年来,一直偏爱姜炎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其间不断还有新的史料发现。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是被神农氏最早发现并把它引入到生活中传承至今的。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民间传说更进一步说明神农氏为掌握草药的特性,亲自实践,遍尝百草,一天内竟七十多次中毒,最
后偶然得到了荼(茶叶)才得以解毒。这个传说讲的是远古时期的一天,神农氏在姜水南岸秦岭山脉的天台山一带采集草药。当尝到一种草叶,使他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斜躺休息。忽然一阵风吹过,似乎闻到了一种清新的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抬头一看,只见树上的几片绿油油的叶子缓缓落下,神农氏心中好奇,捡起一
片放入口中慢慢嚼尝,一时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滋味,索性嚼而食之。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尖生津,精神饱满,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燥渐消,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树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和花果而归。此后,神农氏将这种树定名为“荼”,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的经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农氏为了普济众生,尝百草,采草药,虽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的典故。
炎帝神农氏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探索和发现,其功
劳不可抹煞啊!
后又一传说说茶是天神所赐,神农发现。当时神农氏给人治病,不但需要亲自爬山越岭采集草药,而且还要对这些草药进行熬煎试服,以亲身体会、鉴别药剂的性能。有一天,神农氏采来了一大包草药,把它们按已知的药性分成几堆,就在大树底下架起铁锅,倒人泉水,生火烧水。当水烧开时,神农氏打开锅盖,转身去取草药时,忽见几片树叶飘落锅中,当即闻到了一股清香从锅中飘散出来。神农氏好奇地走近细看,只见有几片叶子飘浮水面,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蒸汽上升而丝丝散发。他用碗舀了点汤水喝,只觉味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口不渴了,人不累了,头脑也一下子清醒了许多,心中一阵大喜。于是他从锅中捞起叶子细加观察
,似乎周围没有此树之叶,心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迈心善,采药治病之苦,赐我玉叶以济众生。”自此,他一边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涉足秦岭之巅、巴蜀群山沟壑中寻找此类树叶。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天,神农氏终于在不远的山坳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其叶子和落入锅中的一模一样,熬煮后汤水黄绿,饮之其味也同。神农氏大喜,遂名为“荼”,并发现其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等作用。因此,在百草之外,“荼”被认为是一种养生药物。据说,当年神农氏发现的这种“荼”,就是今天被人们称作茶的树叶。传说,神农氏是在天台山尝了“火焰子”(俗称“断肠草”),当下肠子断为七七四十九节,无法挽救,便死在了老君顶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此地修了一座三清宫,在宫殿的正中央建了一座“骨台寝殿”。至今,还有不大完整的遗址尚存,在此寻根追忆和凭吊的人还很多,成了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
现今学术界普遍公认,神农氏“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牺牲精神,就是炎黄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此,我国举办的茶文化论坛会上,还多次倡议将每年的“谷雨节”定为“茶祖节
”,采用多种形式,祭奠茶祖,弘扬茶祖神农氏的献身精神。炎帝神农氏这块茶文化的“金字大招牌”确是无价之宝,用好它可以凝聚起海内外茶人的一颗中国心。
——原载于香港《文汇报》2013年4月6日A13版(收编时略有修改)。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