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传(最新修订图文典藏版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孙中山传(最新修订图文典藏版上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1.11 6.2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尚明轩|责编:李凯丽

出版社金城

ISBN9787515523217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718473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尚明轩,1921年生,1948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53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享受特殊津贴。兼任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及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委员会顾问,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山堂顾问等。
六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尤侧重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等人物的研究。主要论著有:《孙中山传》、《孙中山年谱》(合编)、《孙中山全集》(2—4卷主编,中华书局)、《孙中山生平事迹追忆录》(合编)、《民国之父孙中山》、《宋庆龄传》(合著)、《宋庆龄年谱长编》(主编)、《廖仲恺传》、《何香凝传》、《宋庆龄的后半生》、《孙中山全集》(主编,人民出版社)等。

目录
(上)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1866-1892)
    第一节  家世探源
      一、准确的名号
      二、家乡与家世
    第二节  “贫困之农家子”
      一、凄风苦雨的年代
      二、苦难的童年
      三、勇敢机智的“石头仔”
      四、记忆中的幼年故事
      五、少年的愤慨
    第三节  在黑暗中探索
      一、首次出洋
      二、中国的小留学生
      三、大闹北极殿
      四、“切慕耶苏之道”
      五、革命思想的酝酿
    第四节  大学生涯
      一、“财富不足以动我的心”
      二、升学方向的抉择
      三、入广州博济医院医校学医
      四、转学香港西医书院深造
      五、大学时期的广泛交游
  第二章  推翻封建帝制,创建共和民国(1892-1911)
    第一节  踏上民主革命的征途
      一、行医与思索
      二、上书李鸿章
      三、创立兴中会
      四、首次武装起义——乙未广州之役
    第二节  流亡中失志不移
      一、避难日本,远奔美洲
      二、伦敦蒙难
      三、考察欧洲社会
    第三节  努力开拓革命新局面
      一、广交日本朝野人士
      二、和康、梁会谈合作救国
      三、再举义旗——惠州三洲田之役
      四、援助菲律宾独立运动
    第四节  创建中国同盟会
      一、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
      二、各地的革命潮
      三、联系知识界
      四、“华侨为革命之母”
      五、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六、提出三民主义
    第五节  “与保皇派大战”
      一、同盟会成立前的早期论战
      二、1905年后的大论战
    第六节  “兄弟阋于墙”
      一、首次“倒孙”风潮

内容摘要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热爱祖国、献身祖国,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本书作者尚明轩是著名的近代史研究专家,长期从事孙中山研究。作者秉持着
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全面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光辉的人生
历程。从苦难童年到初踏民主革命的征途,从创建共和到捍卫共和,孙中山先生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而呕心沥血,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而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昭示出一个伟大革命先行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映射出一代中国人民在风雨如晦年代的卓艰奋斗。
本书收录了三百多幅相关人物的照片和墨迹等文物史料,读者从中可以触摸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更真切了解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一生。本书由宋庆龄亲笔题签,是一部孙中山先生的权威传记。

精彩内容
 第一节 家世探源一、准确的名号公元1866年11月12日晨4时(清同治五年农历丙寅十
月初六寅时),在中国广东省香山县大字都(今中山市
南朗镇)翠亨村,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诞生了。
孙中山这位历史巨人的名字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他的各种名号,并不为一般人所
知晓,并且在现有各类成书中对其名号的记载也颇不一
致,还出现有程度不等的颠倒错乱之处。
例如:在《辞海》(历史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有关条目说:“孙中山……名文,字逸仙。”而在《辛亥革命辞典》(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的有关条目则说:“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以从事革命,后遂
以中山名世。”另在《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的有关条目又说:“孙中山幼名帝象、日新,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又号中山……”至于在《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中则说:“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流亡时,化名中山樵,后来人们都习惯地称呼他为孙中山。”在该书的注释中还指出:“他幼名帝象,1876年,塾师为他取名文,稍长取号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号逸仙(日新的粤语谐音)。”此外,还有不少成书或文章中均有此类似的情况,致使学者讹以传讹,谬以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