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5.83 3.9折 ¥ 118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上海博物馆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8621765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203234674
上书时间2024-05-26
16—18 世纪,世界版图逐渐分明,海洋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等欧洲国家角力登场,通过东西贸易,向西方源源不断输送远东的奇珍异宝,而瓷器正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是最重要的东西文化交流媒介之一。中国瓷器远渡重洋,成为欧洲宫廷的精美陈设与享乐之物,
也是寻常百姓家历久不朽的实用之物。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洋东西的瓷器,勾勒出一部有关文化交流的器物生命史。在生产环节,中国和日本生产的瓷器来到欧洲,催动了欧洲的瓷器制造;在流通环节,它为东西贸易带来高额的利润,促进了全球的经济联动;在消费环节,瓷器凝结着东西方的审美趣味,满足了欧洲人对于异国情调的好奇与想象,是文化互视的窗口。
从中国大批量销往境外的瓷器,简称为“外销瓷”。尽管东西方之间的瓷器流递经由贸易、外交等多种途径实现,但一般言,我们都将其归置于外销瓷或者贸易陶瓷的名下。中国的外销瓷,一般被认为始于 9 世纪的晚唐时期,2020 年 9 月,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于疫情后首先呈现外销瓷大展。沿着外销瓷的历史生命轴线,
上海博物馆将再次聚焦这一“全球产品”,讲述 16—18 世纪的外销瓷与文化交流的故事。
2021 年 10 月,上海博物馆联合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展。不同以往,本次展览以中西陶瓷贸易的变迁为线索,通过深入而系统地呈现中国瓷器在西方的融入及其对欧洲陶瓷的影响,侧重揭示中欧设计、图像、技术和观念的交流与互鉴。《异域同辉:陶瓷与 16—18 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即为配合上海博物馆这一展览,面向公众而推出的普及读本。我们邀请了 13 位海内外知名学
者,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商贸、历史和艺术等多个层面出发,全面揭示了 16—18 世纪东西陶瓷贸易和物质文化交流。本书分为三个版块:首先,以航海与商贸往来为背景,介绍了东西陶瓷贸易之中的列国竞争与策略变迁;其二,以海外收藏中国外销瓷为主,探究了中国瓷器如何通过欧洲宫廷陈设、金属镶嵌与加彩再装饰等,融入西方语境,满足欧洲消费者的趣味;其三,通过呈现欧洲瓷生产对中国瓷器模仿的不同面貌,揭示中国瓷器对欧洲瓷器生产技术、风格等的影响。
文化,正因差异而具有多样性,更因包容而相栖相生。东方与西方,互为他者,在全球联系日趋紧密的 16—18 世纪,愈加成为彼此的文化镜鉴。希望这本书,能够让读者以瓷器为聚焦,在探寻东西贸易时空线索的同时,体悟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
异域同辉:陶瓷与 16—18 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为一本基于“陶瓷与中西文化交流”这一主题而推出的普及读本。我们邀请了 13 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商贸、历史和艺术等多个层面出发,全面揭
示了 16—18 世纪东西陶瓷贸易和物质文化交流。 本书分为三个版块:首先,以航海与商贸往来为背景,介绍了东西陶瓷贸易之中的列国竞争与策略变迁;其二,以海外收藏中国外销瓷为主,探究了中国瓷器如何通过欧洲宫廷陈设、金属镶嵌与加彩再装饰等,融入西方语境,满足欧洲消费者的趣味;其三,通过呈现欧洲瓷生产对中国瓷器模仿的不同面貌,揭示中国瓷器对欧洲瓷器生产技术、风格等的影响。
文化,正因差异而具有多样性,更因包容而相栖相生。东方与西方,互为他者,在全球联系日趋紧密的 16—18 世纪,愈加成为彼此的文化镜鉴。希望这本书,能够让读者以瓷器为聚焦,在探寻东西贸易时空线索的同时,体悟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
本书由上海博物馆编,邀请国内外13位陶瓷领域顶尖学者撰文。其中主要有:中外陶瓷研究领域一流学者13人,涵盖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葡萄牙国家瓷砖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葡萄牙国家古代艺术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世界多家著名陶瓷研究专家。
中西陶瓷贸易的展开
16-17世纪葡萄牙文献中的中国瓷器
玛丽亚·安东尼娅·平托·德·马托斯(Maria Antónia Pinto deMatos )17世纪的中欧贸易——以“白狮号”沉船为中心
杰洛恩·布鲁日(Jeroen ter Brugge)变迁、策略与竞争:18世纪中欧瓷器贸易
陈洁
中国陶瓷在西方
17-18世纪荷兰与中国的视觉和物质文化交流
王静灵巴洛克宫廷里的“中国风”——波兰王奥古斯都
二世的中国瓷器收藏孙悦桑托斯宫瓷厅:穿越世纪的青花神韵
米格尔·索罗梅纽(Miguel Soromenho)“中国白”与欧洲
李晓欣
宜兴紫砂的西渐王亮钧中国外销瓷在欧洲的改装和重饰
刘朝晖、崔璨
中国瓷器对欧洲陶瓷的影响
中国瓷器对17世纪讷韦尔彩陶的影响
让·罗森(Jean Rosen)16-17世纪伊比利亚彩陶器中的瓷器灵感
塞丽娜·文图拉·泰科萨拉(Céline Ventura Teixeira)18世纪德国迈森瓷器风格形成、转变及欧洲流传
吴若明
后记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因差异而多彩,更因包容而相栖相生。本书以物见史,在绵绵讲述中,让读者跟随中国陶瓷这一极具文化意涵的器物,打开视野,跋涉东西,了解16—18世纪中西方世界交流互通的场景。 ★名家汇集:放眼世界,邀请中外陶瓷研究领域一流学者13人,涵盖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葡萄牙国家瓷砖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葡萄牙国家古代艺术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世界多家著名陶瓷研究专家,共同书写中西陶瓷交流图景;
★配图经典:全书收入高清陶瓷器100多幅,涉及葡萄牙国家瓷砖博物馆、桑托斯宫、荷兰国立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葡萄牙国家古代艺术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多家世界著名博物馆所藏代表性陶瓷器型器物,难得一见;
★文化厚重:全书分“中西陶瓷贸易的展开”“中国陶瓷在西方”“中国陶瓷对欧洲瓷器的影响”三个篇章。透物见史,通过外销瓷器在时间维度上展现16至18世纪中欧贸易与交流的历史发展,在空间维度中铺陈东西航线与交通网络的拓展变迁,深入呈现中国瓷器如何融入及影响欧洲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室内装饰以及时尚风潮,展示中西器用、审美和设计的碰撞与交融,进而揭示贸易与交往带来的技艺及观念交汇;以海外模仿中国与中国受域外启发的陶瓷产品,通过精心组合比对呈现窑业技术的互鉴,揭示中国技艺对世界物质文明的贡献,也透过陶瓷中的异域想象,探究图像背后的观念与思维。
★值得陶瓷研究学者、学生,及陶瓷艺术爱好者、中西文化研究者反复阅读。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由上海博物馆联合法国、葡萄牙、英国、荷兰、美国、瑞士、中国七个国家的十六家博物馆及收藏机构举办,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陶瓷为媒介,探究16-18世纪的世界贸易和跨文化交流。本书为一本深入解读,以此为契机但不限于该内容的陶瓷艺术读本。分为“中西陶瓷贸易的展开”“中国陶瓷在西方”“中国陶瓷对欧洲瓷器的影响”三个篇章。撰文者均为该领域专家,从不同侧面解读这一主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一艺术专题的广阔空间。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全新广州
¥ 43.83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全新广州
¥ 45.83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全新广州
¥ 43.83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全新天津
¥ 79.06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全新广州
¥ 52.71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全新广州
¥ 57.03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全新南昌
¥ 49.06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全新成都
¥ 50.56
异域同辉 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全新北京
¥ 77.63
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八五品周口
¥ 36.0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