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品牌史(近代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品牌史(近代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6.84 4.1折 6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剑冰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9311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6元

货号30900613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丁剑斌,又称丁名炳,江西瑞金人。1946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企业工作。先在宣传部门、干部培训学校工作,后在企管和多经部门任职。以丁剑冰笔名发表了二十余篇企业经济、企业文化及品牌方面的论文,多篇入选出版文集,或合作出版著作。有的被评为全国一等奖,入选中国经济文库。

目录
前言
上篇  清后期品牌的转折创造
  转型的市场及品牌发展概况
  创优质树可信形象
  定位及构思品牌要素
  营销中创品牌个性
  走向新式传播求认知
  更多相关因素生联想
  在品牌管理中成长发展
  大量品牌内外扩张
下篇  民国时期品牌的繁荣走衰
  商品经营及品牌状况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定位与广泛构思品牌要素
  经营渠道上塑造形象
  创新式传播沟通
  以相关因素生次级联想
  在激烈竞争中求地位
  在品牌管理中发展
  多式扩张与走衰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讲述的是从晚清到民国的一段品牌发展史。从中国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商品
的品种之外的名称、标记、
图案符号、包装及其组合等识别要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萌芽、生长、成熟、发展、
繁荣走衰的轨迹以新的思维、新的概念和新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对其以品质取信用、识别要素的构思、
经销渠道中树良好形象与消费者建亲近关系、不断沟通传播求得消费者认知认可中形成品牌价值及延伸扩张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本书多视觉全方位透视、扫描和解读中国商人创造品牌内涵的发展道路,并揭示了中国品牌形成的要领、
技巧策略及其规律。这些中国品牌发展史上形成的知识和理论将有利于各地各类企
业营销管理和经营人员、品
牌实际创造和品牌研究教学人员对品牌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探讨,也适用于广大品牌爱好者对中国品牌的深入了解,从而吸收历史上大量品
牌创造的智慧、经验、谋略,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提高品牌创造和研究能力。

精彩内容
 转型的市场及品牌发展概况清后期,经营环境发生
较大变化。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生产及市场经营也开始受其影响而转型,明确地向新式商号及产品品牌发展。
一、商品生产交换条件的变化进入近代以后,商品品
牌创造经营的环境出现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鸦片战争前,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仍处于独立的专制社会状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在一次次被侵略的战争中,中国接二连三地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及不断开放市场。看到中国由此庞大的市场,携着不平等条约,英商首先把大量的工业品不断运到中国,有的甚至把钢琴和西餐用的刀
叉也大批运来。华人见了仍要锣鼓不要钢琴,要筷子不要刀叉。中国人贫苦,洋布不如土布结实,对价高的洋布不感兴趣。一些洋货卖不出去只好低价销售。之后欧洲生产技术迅速改进提高,成本大幅下降。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中英航程缩短28%。1871年上海一香港一伦敦海底电线接通,运输成本下降,洋货降价,洋纱迅速代替土纱。同时外商又在中国投资办厂生产产品
。尤其甲午战后外资在中国加快投资。1895-1913年,在中国设立的纺织、面粉、
烟草、造船和机械等厂共104家。其中,在中国设立面粉厂达43家,还有多个烟
业公司,以及船厂、电厂、
自来水、榨油、碾米、肥皂
、啤酒生产等,为新品牌进入创造了条件。
这时期,在一连串战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