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86 4.1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永和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53567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1000907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小小臭豆腐变化非常,由白转绿挂着一层霜。闻着臭,吃着香,人民的卤虾酱,倒点香油,沏俩花椒儿,就着窝头喷鼻香!王致和臭豆腐名登金榜!西太后赐名“青方”!三百五十年老字号,全球盛名享,一段中国故事,一篇锦绣文章……王致和的励志传奇不仅反应了百姓餐桌上的人间正道,更是平民唇齿间的天地人生。
本书既含有处事智慧,也含有人生智慧,更学会为人处世之道。

作者简介
张永和,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戏曲评论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剧本》杂志原副主编、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文化局艺术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目录
第一部分  磨尽铁砚写匠心——从落第举人到“臭豆腐”创始人(1912—1979)
  第一章  徽州故里 左手磨豆腐 右手读“四书”的王致和
    第一节  石板桥畔“豆腐郎” 十载寒窗求进仕
    第二节  前世不修生徽州 贾而好儒走天下
    第三节  徽州第一怪 豆腐长毛上等菜
    第四节  王致和新婚小登科 曹春雨初嫁结伉俪
    第五节  乡试夺魁 江南贡院出了个“王解元”
    第六节  “鹿鸣宴”豪言壮语 石板桥执手相别
  第二章  南柯一梦 “落第举人”北京城绝处逢生
    第一节  正阳门下味炎凉 歙县会馆遇知音
    第二节  春闱会试历“炼狱” 北京贡院苦战九天八夜
    第三节  走投无路落孙山 重操旧业卖豆腐
    第四节  千里音书托鸿雁 两地甘苦寄相思
    第五节  南柯一梦醒黄粱 妙手偶得“臭豆腐”
  第三章  初创基业  朗朗乾坤下的“王致和”南酱园
    第一节  南酱园香飘延寿街 重义人同心诉衷肠
    第二节  污吏赵胜启暗中作祟 王致和险闯南兵马司
    第三节  乐显扬夜探兵马司 孙岳颁平反持公道
    第四节  同仁堂煮酒话家国 南酱园重整又开张
  第四章  臭豆腐载誉京师  风靡舌尖上的“大清朝”
    第一节  百年老店传佳话 南酱园来了位“徽班名伶”
    第二节  状元妙题藏头诗 光耀门楣誉美名
    第三节  老佛爷御赐“青方” 南酱园身价倍增
    第四节  晚清“大阿哥”落魄街头 变身臭豆腐“代言人”
第二部分  历尽风雨终涅槃——从民国初年到解放后重获新生(1912—1979)
  第五章  解放后“王致和”凤凰振翅又涅槃
    第一节  盛极而衰“王致和”老店数易其主
    第二节  解放春风沐“四和”同行“冤家”齐挽手
第三部分  承前启后铸匠道——从改革开放后的老牌国企到新时代大国工匠(1979—2020)
  第六章  顺应时代  开拓创新“王致和”挺立潮头
    第一节  走出北京 开拓外埠市场的“三步走”战略
    第二节  “王二代”“王三代”薪火相传 见证臭豆腐厂华丽蜕变
    第三节  从“大缸造 小块卖”到直装工艺 “王致和”掀起腐乳产业革命
    第四节  高擎文化大旗 打造“王致和”企业品牌形象
    第五节  “一元钱官司”轰动全国 彰显企业精神
  第七章  打造核心竞争力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扬帆出海的“王致和”
    第一节  率先实行“四标一体” 在国际舞台为中国发声
    第二节  核心技术不转移的OEM生产加工模式
    第三节  收购桂林腐乳厂 从“南北之争”到“南北联姻”
    第四节  “王致和”顺应国家战略 精准扶贫 扬帆出海
  第八章  致和庆华诞  匠心迎未来 “王致和”书写大国工匠传奇
    第一节  “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节  老字号有了新形象“王致和” 推出文化IP——“王小和”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详细记载了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品牌从建立至今350年的悠悠往事,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王致和人”的产品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勇敢拼搏、开
拓创新的优秀品格。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而中华老字号正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激烈竞争后延续下来的精华产物。本书作者之一著名编剧张永和先生系统梳理了“王致和”的起源、发展及其所承载的“非遗”技术和品牌故事,传播老字号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弘扬中华工匠精神。

主编推荐
1.作者写作技巧独特,以话剧的场景展开,引人入胜。
1.2.作者对重要人物的描述是多维的,使读者可以多方面的了解人物、了解历史。
3.本书既含有处事智慧,也含有人生智慧,更学会为人处世之道。

精彩内容
 石板桥畔“豆腐郎”十载寒窗求进仕书文戏理,说不尽家国天下事;青方红方,品不完人间儿女情……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臭豆腐……凡是在老北京胡同里生
活过的人,大都记得这熟悉的叫卖声,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拖得稍长、微微上扬的尾音儿,听上去既亲切,又有趣。
一块小小的豆腐,它穿越了350年古今沧桑,缔造了一个令外国人都啧啧赞叹的大国工匠品牌——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致和”,书写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中国故事,一篇荡气回肠的锦绣文章。
本书作者之一、耄耋之年的著名戏曲编剧张永和先生,在2019年底上演的曲剧《王致和》中调商为曲、
泼墨成辉:小小臭豆腐变化非常,由白转绿挂着一层霜。
闻着臭,吃着甜,人民的卤虾酱,倒点香油,沏俩花椒儿,就着窝头喷鼻香!
王致和臭豆腐名登金榜!
西太后赐名“青方”!
三百年老字号,全球盛名享,一段中国故事,一篇锦绣文章……既然称之为“中国故事”,其中必定是风云际会,百转千回,充满了咱们中华民族五千年血脉深处特有的精神风骨和肝胆气节。
王致和何许人也?有何不同寻常的经历?他一手创制的臭豆腐因何香飘京城,一“臭”越百年,流传下“太后赐名,状元题诗,阿哥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