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曲静,女,1965年4月生于吉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市作协副主席。历任工厂工人,机关干事,报社编辑。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人民文学》《青年文学》《大家》《作家》等刊。出版过散文集《静水流深》《大厂流年》《戛然而止》等。曾获省第三届、第四届吉林文学奖。现供职于吉林市江城日报社。
目录
引子·廓
第一章 文化宫
第二章 1976年的天象
第三章 厂宅
第四章 深入大厂
第五章 师傅
第六章 向学
第七章 永远的色香味儿
第八章 足球场
第九章 浴室里的成人礼
第十章 大时代里的大厂人
第十一章 大厂语系
第十二章 同学少年
第十三章 东平湖公园
后记·航
内容摘要
《大厂雄浑》是记录,是寻根,是追踪……隐没在时间背后的故事以片断的形式起伏绵延在大厂人的话语体系里,连缀出新中国工业史的一块锦绣。几代人付出血汗,装点出现如今的辉煌图景。雄浑的号子低沉有力,雄浑的历史壮阔斑斓,雄浑的大厂在复兴路上笃定前行。
精彩内容
第一章文化宫1大厂拔地而起,小镇应运而生。
大厂霸道地楔入小镇的各个部位,只余很细微的地方给大厂之外的单位填空,比如商店粮店饭店邮局银行,派出所街道办,总之都是服务于大厂和大厂人的。因此大厂和大厂人天然的优越总是在举手投足中显现,不止于着装和神态,精气神里也满满都是。
大厂本身也被两部分劈开,泾渭分明,即生产区、
生活区,身着制服的警卫恪尽职守地笔立于厂大门口,前面被一道影壁略显隐蔽地遮着,于是这大门内外便是一个世界的两极,人员可以里外流动,车辆可以里外流
动,声响可以里外流动,空气可以里外流动,其余的,是不可以里外流动的。接受进厂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关于保密教育,讲课的老师站在前面面色严肃地说:“我们的先进技术和不那么先进的技术都属于机密,都是不可以外泄的。”首次踏入企业的小青工面面相觑,骤然感
到肩头一沉,稚嫩的脸立时布上了庄重和庄严。
能拥有大厂的出入许可很难,因为难,才使得那一
张红色的工作证——也是通行证—很有权威,每每职工进到厂门时,从胸前的工装衣袋里掏出那证很是洒脱地一晃一挥收起,不知被多少人,被多少我们这样被隔在门外的大厂子弟,眼热眼气。尽管对那里面的一切并不陌生,每家都至少有一人在里面效力,年复一年的,听也听得熟了,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坦然地出入,很是名正言顺地出入,竟
成了魂牵梦绕的事情。
待终于有机会登堂入室,俨然充满仪式感,上下拾掇干净,昂首进入,无比庄重。
每每跨进大厂,进入车间,那电机发动的声音,哐里哐当的、咝咝尖啸的各种音效,显明着冲压机床和车床的差异,还有不同的工种司着十八般兵器,车钳刨铣,无所不用。机油味儿袭入纤维内部,搞得人怎么搓洗都有残留的工厂气息,隐约在身体每一处。
工装襟袖上的油泥,指甲缝里的脏污,脸上偶尔蹭上的一痕渍,均点染出车间的标配,竖起衣领卷起袖管,搭一弯斜着嘴角的浅笑,整个一邋遢帅。再配上行云流水的操作,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无招胜有招,招招式式中,埋伏着大智慧。
机件与机器切削出的火花,飞旋而出的金属屑,各自为战忙碌的身影……机床上的灯,扣着碗一样的灯罩,拢聚着光的不外泄,灯下是张专注的脸,是双凝神的眼,几滴汗珠贴伏在额上,发出珍珠般的光。
机件产品整齐堆垛,工厂机器工人工件合为一体,高大的厂房里,不是每一处都置于明亮之中,恰到好处的明暗,明明暗暗,如同舞台的纵深,如同尺宣的留白,如同无数充满想象充满意境的画面,隽永深刻在大脑皮层中。而厂房呈现出的活力四溅,便是那每一处的动静结合,明暗契合。
印象中的大厂永动机一
样永远不知疲倦地作业,远望,如蹲伏在幽暗原野上时刻清醒的大兽,如茫茫海面上一处日夜不熄的航标。
不过那是从前了,当大厂的优越感被跨世纪的阳光一点点地击酥击碎之后,大厂人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矜持渐呈尴尬,钱袋子的亏空使得大厂的吸引力加速下降,工人的体面和自尊都大打折扣。
有人说大厂老了,靠经年养蓄的某些气质,虚弱而又固执地守着曾经的荣光。
大厂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厂俱乐部、足球场,厂职工医院、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厂招待所,厂子弟小学、
子弟中学、托儿所、幼儿园……能收缩的收缩,能拆改的拆改,能扩建的扩建,能夷为平地的夷为平地,但老
墙砖里承载的故事还有,还在寂静的夜里一遍遍给自己回放,旧时的声响破空而来,在低缓的风中,轻轻地流
转。
厂工人文化宫最令人动容。原来叫“俱乐部”,改为工人文化宫是近几年的事,显得与时俱进。它就建在大厂生活区的核心部位,那也
是大厂人曾经的文化活动中心,在电影一枝独秀的年代,那里的魅惑和影响,缘于它制造了大厂人在八小时之外所能享受的唯一快乐。那是一座有着穹顶的巴洛克建筑,呈半圆的顶很有异域特色,该是当年中苏交好的产物吧,在中国内地,这样杂
糅的建筑应该不少,混血孩子一样散布于各地,尤其在东北的各个老工厂区里,栉风沐雨。
俱乐部坐东朝西的结构,使拢在它怀里的广场也很明显,大厂纪年里很多重要
事件都是在这里发生发展的。放露天电影,办灯节,春节团拜,秧歌赛,就连载有知青上山下乡的大卡车也是从这里出发的。毛主席逝世时,厂里将一台大电视放在广场前面、俱乐部门前的石阶之上,大家在那个荧屏中收看了整个追悼会实况。那荧屏实在不算小了,但较之银幕还是不行,万人攒动的盛况和悲戚,应和着举国的哀恸和肃穆,聚在一小方画面内外,比例失当,但置于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这一
台大电视的出现、播放,还相当地意味深长呢!
P4-6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