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术批评(1978-198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美术批评(1978-1989)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29 4.2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建玉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96809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885209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王建玉著的《中国美术批评(1978-1989)》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系统研究中国美术批评历史,是第一部系统研究1980年代中国美术批评的专著。书中包括:1980年代中国美术批评的形态、平台与社会思想变迁,1980年代美术批评的主要主题、内容和问题意识以及它们的演进历程,影响1980年代中国美术批评的思想观念体系与美术批评之间的互文关系,1980年代美术批评的独特话语模式问题。最后,作者讨论了整个1980年代尤其是1989年美术界对美术批评自身的反思情况。

目录
绪言
  一  本书论题缘起
  二  一些有关本书论题的其他学人的研究情况
  三  本书的问题意识与方法提要
第一章  美术批评何以关涉思想观念形态
  第一节  关键术语的意义界定及使用说明
    一  美术批评/艺术批评
    二  观念形态/意识形态
    三  文本
    四  互文性
    五  隐喻
  第二节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何以牵涉观念形态
    一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是否具有某种明确的特征
    二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与观念形态何以互文
  第三节  推理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主题的说明
    一  主题的推理
    二  主题的演进线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的主题论争
  第一节  现实主义问题:一种必要的重构
    一  批判“四人帮”的流毒
    二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三  与“伤痕”相关的批判
    四  “突破禁区”与调节
    五  “现实主义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及《父亲》之争
    六  “清除精神污染”对现实主义重构
    七  马克思主义艺术强者
  第二节  中国画问题:创新的路径
    一  讨论前的热身
    二  关于中国画问题的一封信
    三  “丁香好,牡丹也好”与中国画创新
    四  “更新换代”与“穷途末路”
    五  传统再发现与多元化
  第三节  形式美和抽象美:作为一种问题的出场与演绎
    一  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出场
    二  从被质疑到被批判的形式美和抽象美
    三  形式美和抽象美问题的扩展及论争
  第四节  自我表现之争:艺术表达的个性化与观念形态同一性的矛盾
    一  自我表现的发端及作为问题的出场都与思想解放的语境有关
    二  自我表现是否是绘画本质的论争
    三  表现自我问题的调和
  第五节  美术的功能问题:返回审美
    一  “审美是美术的唯一功能”
    二  审美的特性
    三  对“美术功能唯一论”的批判
  第六节  新潮美术:中国当代艺术的20世纪80年代
    一  1978-1984年:思想解放之潮中的画会与展览
    二  1985-1986年:区域、群体现象中的新潮美术
    三  1987-1989年:多向化的新潮美术之后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术批评与观念形态的互文问题、话语模式及隐喻问题
  第一节  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种先验的思想形态语境
    一  历史发展的进化论前提
    二  文艺界的阶级斗争方式和社会语境的进化外表
    三  社会进化论与美术批评
  第二节  存在主义:艺术个性觉醒的优先选择
    一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牵连
    二  资产阶级的存在主义哲学关注具体实存的精神生活和命运
    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与自我表现的互文
  第三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对艺术形态回归的方式之一
  第四节  社会批判理论:作为艺术的思想解放的一种气质
  第五节  美术思潮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一  后现代主义思潮:多元化的外表
    二  西方文化的冲击:观念变革的语境
    三  “美术理论的春天”:“哲学化”问题
  第六节  话语模式问题
    一  出于思想形态的需要而选择话语模式
    二  两类美术批评的话语模式及语言符号
  第七节  美术批评文本的隐喻问题
    一  语言符号的隐喻
    二  语境的隐喻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美术批评之批评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末美术批评的反思与转向
  第二节  思想变迁与艺术批评
    一  1978-1989年的中国美术批评与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关
    二  艺术批评是否一定要涉及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  1978-1989年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与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关系复杂
  二  何为1978-1989年中国当代美术批评,它如何生发观念形态的意义
  三  当代艺术批评之转向:1989年
  四  对于开放与多向的艺术批评而言,并非一定要关涉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