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希和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3.06
4.8折
¥
4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法)菲利普·弗朗德兰|译者:一梧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49587636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1461471
上书时间2024-05-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菲利普·弗朗德兰著的《伯希和传》是法国著名学者伯希和(PaulPelliot)的首部完整传记。伯希和是世界闻名的东方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他对敦煌的文物做了最早的系统整理,带回巴黎的文物主宰了西方几代汉学家的研究方向与领域,造就了法国几代汉学学者。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了现在的显学——敦煌学。作者利用历史记载和档案材料,并采访伯希和后人,勾勒伯希和的完整经历,首次描绘出他作为学者、军官、探险家的多彩人生。
作者简介
菲利普·弗朗德兰(PhilippeFlandrin),法国作家。曾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师从安德烈·马尔罗,致力于研究中亚历史和艺术。曾担任法国《十字架报》、《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报》和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著有《生死塞加拉——与让-菲利普·劳尔的对话》(1992)、《偷盗者博物馆》(1996)、《金字塔纪事》(2000)、《阿富汗——撒旦的珍宝》(2002)、《洗劫伊拉克》(2004)、《亚历山大大帝传》(2005),小说《艾妮格玛》(2006)、《罗克珊娜》(2008),电影剧本《毕加索》、《吴哥》、《埃及》等。
目录
前言:归还?道歉?
第一章 顺化
第二章 北京(一)
第三章 北京(二)
第四章 吴哥
第五章 丝绸之路
第六章 图木舒克
第七章 都勒都尔·阿护尔
第八章 敦煌
第九章 巴黎
第十章 东西伯利亚
第十一章 福煦大街
译后记
内容摘要
伯希和(PaulPelliot,1878~1945)被誉为汉学界的“祖师爷”,又因“劫掠”敦煌藏经洞文献而被视为“丝绸之路上的外国魔鬼”。他到底是学者、旅行家,还是强盗、军人、政客、赌徒、特务和殖民者?
《伯希和传》作者菲利普·弗朗德兰经过调查和访谈,勾勒出伯希和的传奇人生和复杂面貌。在这部迄今最完整的传记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伯希和的学术态度,在中国西部地区备受争议的探险活动,还能了解他更多传奇经历:早年奉命在越南皇宫清查写卷和刻本,义和团运动期间表现出“骑士般的好斗性格
”,在巴黎与多位学者进行唇枪舌战,十月革命后为西伯利亚的白俄军队筹措资金和武器,以及德国占领期间的抗争。
精彩内容
第二章北京(一)“孔孟已然泪如雨下,泪水淹没他们的胸膛。”1900年1月26日是个星期六。正当伯希和乘船驶向顺化时,北京皇宫里上上下下,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所有的王公贵戚、文臣武将都身穿朝服,进人乾清官,在祭祀大典后朝拜天子。
先帝遗孀慈禧现在已经是皇太后,她在盛大的排场中等待着文武百官。大殿上,所有目光都聚集在光绪帝身上。自从他遭到排挤之后,已有十五个月未曾露面。另一位罕见的人物是光绪帝的叔叔端郡王载漪,二十五年前被流放到满洲里,陪在他身边的是他十
五岁的儿子溥俊。
朝拜开始。首先讲话的是可怜的光绪帝。他近日来消瘦了许多,脸上满是疲倦。被拘禁的日子让他身心憔悴,现在他还要在太后面前低三下四。光绪帝说道,慈禧太后仁慈,他才得以于1875年登上皇位,时年尚不满三岁。当时吏部主事吴可读认为根据祖法,皇位应由端郡王子嗣继承,但慈禧未予采纳。后端郡王被流放,吴可读自缢身亡,以死相谏。正如中国谚语所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
善。”光绪帝语调呆板,表态中充满懦弱。尽管他在太监的严格看管下多次尝试,但未能给大清帝国留下皇位继承人,无奈只能让位,而继承皇位的将是慈禧指定的少年溥俊。五天之后的1月31日是农历新年,伯希和仍身处顺化,溥俊在拜过天坛、太庙和社稷坛后登基。这一次,慈禧又获得了胜利,她依然是皇宫大内真正的主人。将近半个世纪以来,慈禧一直掌控着皇权。溥俊和前几位皇帝没什么区别,只是她掌中的玩偶。
溥俊登基的消息很快在外国使团中散播开,那里的洋人们留意着慈禧的一言一行,大批汉学专家对她说的每句话都加以研究、分析和解读,之后形成看法,通过电报发向国外。这场宫廷变故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时外界对慈禧仍知之甚少,因为1644年满人入主中原以来,还没有其他外来者能够进入明朝五百年前修建的紫禁城,而关于她身世的说法更像是神话传说。慈禧生于1835年11月29日,据说是一个“落魄鞑靼人”的女儿,年幼时被生父卖到一个广东籍官宦家里,在那里接受教育。外界对她入宫后的经历了解相对较多。后宫选秀时,慈禧凭借美貌、智慧和身体条件胜出,成为咸丰帝的嫔妃,并为咸丰帝生下一子,即后来的同治帝。慈禧即“西太后”,与“东太后”慈安地位相当,但可惜慈安未能给皇家留下子嗣。
1861年咸丰帝驾崩,慈禧已经可以掌控局势,遂立其子载淳为皇帝。无奈载淳年仅六岁,摄政权之争随即展开。户部尚书肃顺一度占据上风,但慈禧与恭亲王和慈安联手扭转了局面。慈禧开始垂帘听政,慈安1881年辞世。四年后,清军在东京与法军作战失利,慈禧借机排挤恭亲王。次年,即1886年7月11日,慈禧在李鸿章(指挥了谅山大捷)的支持下,宣布十五岁的光绪帝成人。此时慈禧在宫中再无对手,完全将光绪帝控制在掌中。慈禧下旨称,皇太后在必要时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根据时局督导皇帝学习国事。
就这样,慈禧一直垂帘听政到1894年清朝败于日本、丢掉朝鲜。慈禧权势渐衰,再无力阻止恭亲王干政,也无法阻止外国使节进入紫禁城。1894年11月12日,慈禧被迫在文华殿召见各国使节,日后她对这次“侮辱”耿耿于怀。19世纪中叶,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利,后疲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其中主要包括英国、俄国、法国和日本。中华帝国和衰败的奥斯曼帝国一样,像一个“病夫”。慈禧思想保守,一心想维护自身代表的满族政权,反对主张打开国门、将中国带上现代化道路的改革派,反对赋予人民更多权利。
1898年5月29日至30日夜,恭亲王突然去世。光绪帝趁机冲破慈禧控制,将大权交给改革派人物康有为。康有为1858年出生于广东,出身书香门第,曾在翰林院任职,是诗人、儒家学者,支持君主立宪制,极
力推动中国变法。1898年夏,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领域全面推行变革。教育领域引进了西方科学,考试科目现代化,官员贪腐得到惩治,基督教受到保护,中国与外国关系开始正常化,而支持慈禧的保守派则被抓捕。慈禧的老情人,担任过工部尚书、军队统领等职的大学士荣禄被判死刑,但日后升任大元帅的袁世凯拒绝执行命令。荣禄返回北京后,政权再次落入慈禧之手。P31-3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