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斋志异名篇评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聊斋志异名篇评赏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18 5.5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马振方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274781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663927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马振方主编的《聊斋志异名篇评赏》原文的校勘,底本采用尚存半部的蒲松龄手稿影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刊印)和《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较多参考了其时新出的清雍正年间抄本《异史》(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版)。《地震》《阿宝》《梦狼》等篇正文之后又有附则,皆缩排以示区别。

作者简介
马振方,1933年生,辽宁省凌海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小说理论与古体小说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论著有《聊斋艺术论》《小说艺术论稿》《在历史与虚构之间》《中国早期小说考辨》《中国古代小说散论》等,辑校《聊斋遗文七种》,主编《聊斋志异评赏大成》。

目录
前言
聊斋自志
考城隍
偷桃
劳山道士
蛇人
娇娜
叶生
王成
青凤
画皮
婴宁
聂小倩
地震
凤阳士人
侠女
莲香
阿宝
口技
潍水狐
红玉
林四娘
连琐
连城
商三官
雷曹
翩翩
罗刹海市
公孙九娘
促织
狐谐
姊妹易嫁
续黄粱
狐梦
花姑子
西湖主
绿衣女
窦氏
大力将军
颜氏
小谢
细侯
向杲
死僧
青娥
胡四娘
宦娘
阿绣
小翠
金和尚
细柳
梦狼
夏雪
盗户
司文郎
崔猛
于去恶
张鸿渐
王子安
农妇
席方平
贾奉雉
胭脂
瑞云
葛巾
黄英
书痴
青蛙神
晚霞
白秋练
王者
香玉
石清虚
鸮鸟
王桂庵
公孙夏
太原狱

内容摘要
 《聊斋志异名篇评赏》原主编马振方先生从中选出75篇,辑成此选粹本,以飨读者。原书包括《聊斋志异》各篇的原文、评赏、白话译文三部分,《聊斋志异名篇评赏》为节省篇幅,略去译文,并对原书所
选各篇个别编印之误有所修订。又新增插图,皆选自《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乃晚清铁城广百宋斋主人延请当时名手据青柯亭刻本《聊斋志异》各篇所绘,今附于选粹本中,便于读者图文并赏。

精彩内容
 考城隍这篇小说,篇幅较短,情节亦不复杂,写的是淄川秀才宋焘被鬼卒邀至阴曹地府参加考试,并被委任为城隍神的故事。城隍神,是传说中专司地方祸福的基层神祗,由古代腊月所祭八神之一的“水庸”演化而来。据史书记载,北齐时便有祭城隍之事,以后历代王朝皆将祭城隍列入祀典。城隍神如何确定、委任,传说中没有固定的说法,而在本篇中则是通过考试。本篇所写的考城隍,本是发生在冥间,但作者并不急于点出,而是循着主人公宋公的经历、感觉,从容不迫地开展故事,使小说的情节若真若幻,扑朔迷离,最后才让读者同宋公一起认清事实的真相。开头说:宋公病卧,吏人持牒邀请赴试,这极似发生在现实中的事情。但宋公说:“文宗未临,何遽得考?”二者的尖锐矛盾,又使小说疑云顿生。赴试途中,“路甚生疏”,亦让人感到迷惑不解。进入府廨,宋公看到官员中竞有早已为神的关羽,至此,作者虽没点出宋公已经入冥,但情节中的疑云迷雾更加浓重了。考完之后,宋公被委任为河南城隍,这时,“公方悟”,读者眼前的疑云也顿然消尽,前边貌似现实的情节
立即闪射出极其虚幻的色彩。这种叙事方法,不仅契合宋公“病卧”中昏眊不知所之的实际情况,给人一
种特殊的真实感,同时也使本篇并不曲折复杂的故事依然有波澜、有悬念,引人入胜。
唐代以来的封建王朝,以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本篇所写的考城隍,便是在此种现实材料的基础上幻设而成。但比起现实中的科举考试,本篇中的考城隍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考生(宋公)持
论卓异,二是试官(诸神)衡文公允。宋公的文章体现出来的是儒家扬善惩恶、慎于用刑的传统思想,但又别出机杼,翻出新意,指出“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就显示出见解的独特。
诸神并不因宋公持论新异便认为是离经叛道,而是“传赞不已”,这又表现了试官们识鉴英明。这样的考生,这样的试官,使考试进展顺利,一个理想的城隍立即被选拔出来了。在残存的《聊斋》手稿本中,本篇列于第一卷之首,大约写于作者开始创作《聊斋》的青年时期(据张笃庆《和留仙韵》诗,蒲松龄二十
五岁以前就已开始了《聊斋》的创作)。蒲松龄十九岁时,应童子试,连取淄川县、济南府、山东学道三个第一,主持山东学道考试的文坛巨擘施愚山称其文章“观书如月,运笔如风”(王敬铸《聊斋制艺》,转引自路大荒《蒲柳泉先生年谱》)。青年时期的蒲松龄,科场得意,文名籍籍,他所遇到的是求才若渴、慧眼独具的考官;呈现在他眼前的,是朱紫可求、
青云有路的美妙前程。这篇小说,除了记录“考城隍”这一奇异的故事之外,还曲折地表现了作者青年时期对科举考试的天真幻想,对通过考试选拔出清正廉明的地方官的渴盼,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在科举的道路上风发蹈厉、信心十足的精神风貌。
本篇所写的考城隍的故事以及主持考试的诸位神祗,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借现实中根本没有的故事和形象,抒发、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叫做“假象见义”。“假象见义”的方法,最早见于《周易》。孔颖达《周易正义》解释《周易》中的象辞时说:“此等象辞,或有实象,或有假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比也,‘地中生木’,升也,皆非虚,故言实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义,故谓之假也。”也就是说,现实中并没有“天在山中”“风自火出”这类形象,《周易》将它们虚构出来只是借以表现抽象的哲学玄理,所以称之为“假(借)象”。文学创作也可以采用假象见义的方法,《楚辞》中的许多作品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范。《聊斋》中写了大量的花妖狐魅、天神地祗,但作者并不是宣扬宗教迷信,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这部小说采用的也是假象见义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形象与思想的联系是间接的,因而常使作品含蓄蕴藉,具有隐喻性、象征性特征。这篇小说,借宋公在阴曹地府考城隍的虚幻故事,曲折地表现了作者青年时期
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同样具有深藏不露、含蓄蕴藉的特点。
《聊斋》虽然采用的是假象见义的方法,它所写的故事和人物虽然大部分都是虚幻的,但作者又极力示人以真,追求作品的艺术真实感。为了达到真和幻的有机统一,作者不仅让虚幻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蕴含着现实的矛盾冲突、思想感情,而且还采用了一
些十分巧妙的艺术方法,其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假实证幻”,即用故事情节中具有真实可信性的部分,去证实故事整体的真实性。本篇也采用了这一艺术方法。宋公死去之后,在冥间同长山张某一起参加了选拔城隍的考试,被委任为河南城隍后,诸神又在宋公泣求下,稽查宋母的阳算,决定给假九年,这一故事的整体无疑是虚幻的,是不能令人置信的。但宋公还阳后,“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有了此等现实情事,前边虚幻性的故事也就让人不能不信以为真了。
蒲松龄十九岁时考中了秀才,但后来多次参加考取举人的乡试都是“铩羽而归”。无情的现实使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科场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弊端,因而他以后写到科举考试(如《司文郎》《于去恶》《贾奉雉》等篇所写的),便不像本篇所写的考城隍那样公允美妙了。比起作者后来创作的涉及科举考试的作品,本篇的思想深度显然是稍逊一筹的。在艺术上,本篇情节简单,人物缺乏鲜明丰满的个性特点,在《聊斋》中亦不是上乘之作。但本篇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聊斋》的基本特点,这表明青年时期的蒲松龄就有了很高的艺术修养,确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现在,就让我们从本篇开始,进入《聊斋》这座瑰丽的艺术迷宫,挹芳览萃、寻幽探胜,领略那些数不胜数的优秀之作中的艺术风光吧。
(张稔穰杨广敏)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