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装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全史(上下)(精)共两册
  • 武装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全史(上下)(精)共两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武装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全史(上下)(精)共两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1.77 4.6折 198 全新

库存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星波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ISBN9787552011272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3615894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陈星波著的《武装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全史(上下)(精)》以近百万文字以及1500余张照片向读者全面详尽地解读这支年轻部队从诞生、到盟军登陆、阿登反击战以及最后的“春醒”战役中的战斗经历,又加入大量参战方将士、士兵的回忆录、战斗日记以及参战部队的编制、部署情况。可以说是国内目前最全面、最权威、最详实的介绍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的书籍,既有历史价值,又具收藏价值。

目录
上册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希特勒青年团
  第二章  组建与训练
  第三章  盟军登陆
  第四章  “希特勒青年团”师首战
  第五章  反击失利
  第六章  相持阶段
  第七章  死斗!112高地
  第八章  卡昂的最后一战
  附录一  SS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的编制与装备
  附录二  “希特勒青年团”师老兵回忆录节选
  附录三  武装党卫军和陆军军衔对照表
  写真图集  第一辑  装甲师的组建及训练
  写真图集  第二辑  要员检阅
  写真图集  第三辑  最后的训练
下册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九章  “古德伍德”行动
  第十章  从“总计”到“温顺”行动
  第十一章  血腥的法莱斯包围圈
  第十二章  重返本土
  第十三章  阿登攻势
  第十四章  “春醒”作战
  第十五章  大战结束
  写真图集  第三辑  最后的训练
  写真图集  第四辑  鏖战诺曼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武装党卫军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最精锐的武装力量,其中的党卫军第12师是“希特勒青年团”师,该师除少数军官外,基本上都是由“希特勒青年团”成员也就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组成,从组建训练开始,党卫军就向这些年轻人灌输“我们是一支精锐部队
”的思想,并且派出骨干和教官大多来自武装党卫军头号最最主力第1“希特勒警卫旗队”师,所以“希特勒青年团”师堪称“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的影子。
刚刚才一年,“希特勒青年团”师就在诺曼底和盟军展开了血战,给盟军以重大损失,让盟军对这支娃娃部队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于这些年轻人长期受到纳粹的影响和教育,头脑里只有为纳粹而战的思想,从而具备了坚强的战斗意志,从小参加的各种集体和体育运动,又让他们具备了良好的服从性和体能。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够在惨烈的战斗中坚持下来的原因,也让对阵的盟军更加感
受到了纳粹的可怕和凶残。当然最后他们还是和所效忠的纳粹一样遭到了彻底的覆灭,这何尝不是历史的可悲?
陈星波著的《武装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全史(上下)(精)》详尽介绍了“希特勒青年团”师组建、训练和所参加的历次战役,对这支特别的部队整个发展过程进行了特全面的描述。

精彩内容
第一章希特勒青年!
民族的未来“民族的未来”站在卡车上,或者乘坐当年德国国有铁路的专列,只有那些被挑选出来的人才步行走来。他们穿越德国,行进几百公里。他们敲着鼓,吹着喇叭,挤满大街小巷,唱着歌曲,高举着他们的旗帜穿过农村与城市。他们当中有些人行进长达四周之久,在帐篷营地里或者干草垛里露宿。每年大约2000多个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满怀激情地听从帝国青年领袖巴尔杜·冯·席腊赫(BaldurvonSchirach)的召唤:“我们行军到元首那里——如果他希望的话,我们会为他而行军。”1935年9月14日早晨,“阿道夫·希特勒长途行军”的参加者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响应希特勒青年团的号召,来自整个帝国的5.4万个姑娘和小伙子一
起来到了纽伦堡体育馆。纳粹党负责群众策划的领导
为了“帝国党代会”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群众场面。这些身穿制服的年轻人激动地等待着他们的“超级父亲”的到来。年仅28岁的帝国青年领袖席腊赫在报告人数后,发出了“稍息”的命令,一时间就像事先演习好的一样,几万名希特勒青年团的孩子们同时高呼的“希特勒万岁”震撼了整个体育馆。希特勒向崇拜他的孩子们展示了他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对我们德国青年的期望不同于过去对他们的期望。在我们眼里,未来的德国青年应该是身体修长,敏捷,坚忍,像克虏伯的钢铁一样坚强。”希特勒青年团创立于1922年,当时名为阿道夫·希特勒少年冲锋队(JungsturmAdolfHitler)。该组织以巴伐利亚州慕尼黑为基地,为冲锋队招募新队员。因为希特勒打算建立这样一支后备军,并授权冲锋队指挥。少年冲锋队于1923年啤酒馆政变失败后被解散,其后在1926年重建。重建后的希特勒青年团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为纳粹党招募年轻党员。希特勒青年团的首任“全国领袖”是一名来自萨克森州普劳恩的法律系学生,名叫库尔特·格鲁伯(KurtGruber)。
希特勒还同时任命其为慕尼黑党部青年问题负责人。
而真正让希特勒青年团登上耀眼历史舞台的是巴尔杜·冯·席腊赫。席腊赫是一个善于交际的孩子,出生于国际化的大资产阶级家庭。席腊赫的父亲退伍后在魏玛宫廷剧院任总经理。由于席腊赫的父母在家里只说英文,因此席腊赫直到5岁时才开始学习德语。跟大多数那时的孩子一样,席腊赫很小的时候就开
始写诗学琴,有一段时间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家。
席腊赫的哥哥卡尔比小席腊赫大7岁。一战时,卡尔跟众多德国青年一样梦想作为普鲁士军官在前线为祖国奋战。随着皇帝的退位以及魏玛国民议会接受《凡尔赛合约》,对卡尔来说,他的整个世界彻底崩溃了——他选择了自杀。哥哥的自杀加强了席腊赫对这个家庭都不怎么喜欢的魏玛共和国的仇恨。为了表示对新政府的抗议,他父亲放弃了剧院总经理的职务。席腊赫也从寄宿学校回到了家里,由私人教师来授课。当席腊赫逐渐长大的时候,德国国内各种各样的运动正此起彼伏。
17岁的席腊赫满怀热情参加了“青年贵族”,一
支由非法的“黑色德国国防军”军官们领导的“民族”军团。1925年3月,当刚刚被释放的希特勒在魏玛开始他的宣传攻势时,席腊赫瞬间就被希特勒的个人魅力彻底迷住了。18岁的席腊赫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纳粹党和冲锋队。1927年,席腊赫搬到慕尼黑,在那里学习英国语言文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然而,席腊赫根本无心课业,真正让他全心投入的是在慕尼黑大学为纳粹大学生小组网罗新的成员。同时,席腊赫还与当时希特勒的私人秘书鲁道夫·赫斯建立了联系,他曾给这位希特勒最信赖的人做过书面工作。
1927年秋的一天,席腊赫散步的时候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利安大街上偶遇了希特勒。希特勒认出了这位来自魏玛的年轻崇拜者,并请他到自己的寓所里。
激动万分的席腊赫建议举办一个大型的大学生集会,并希望希特勒能够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说。一开始,希特勒这个曾经被维也纳美术学院拒绝的申请者对给大学生演讲信心严重不足。煽动头脑简单的无业者和军人对他来说没问题,面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希特勒怀疑届时能否赢得十分之一的大学年轻人对他的支持。在席腊赫的强烈要求下,希特勒让步了:如果这位20岁的年轻人能够让宫廷啤酒厂的大厅里坐满了人,他就答应来。在席腊赫的卓越组织能力下,在活动开始之前一个小时,大厅就已经水泄不通。而希特勒的演讲也博得了大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通过这次机会,席腊赫获得了希特勒的青睐。短短几个月内,席腊赫就爬到了纳粹党慕尼黑高等学校分部的最高领导地位。由于他卓越的宣传能力,这个分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依靠希特勒的支持,1928年7月20日,21岁的席腊赫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成为纳粹大学生联盟全国领袖并进入纳粹党领导层。在与格鲁伯的竞争中,席腊赫的一句豪言壮语说服了希特勒,“我将建立一个迄今为止德国从未见到过的最伟
大的青年运动”。1931年10月30日,希特勒正式任命席腊赫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全国青年领袖”,领导国社党大学生联盟、希特勒青年团以及国社党学生
联盟中党的后备力量。(P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