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子规全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弟子规全解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19 2.6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毓秀|编者:韩非

出版社中国华侨

ISBN9787511355690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512044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弟子规全解》是一本传统文化类读本,本书的作者韩非的对李毓秀著的《弟子规》的原文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并且对其所蕴含的主要思想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经典引申,这样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深入思考和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
李毓秀(1650年—1729年),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在年轻的时候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20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目录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
入则孝  出则悌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教,须敬听
  冬则温,夏则凊
  出必告,反必面
  事虽小,勿擅为
  亲所好,力为具
  亲爱我,孝何难
  亲有过,谏使更
  亲有疾,药先尝
  丧三年,常悲咽
  兄道友,弟道恭
  或饮食,或坐走
  称尊长,勿呼名
  路遇长,疾趋揖
  长者立,幼勿坐
  事诸父,如事父
谨而信
  朝起早,夜眠迟
  晨必盥,兼漱口
  冠必正,纽必结
  衣贵洁,不贵华
  年方少,勿饮酒
  步从容,立端正
  执虚器,如执盈
  事勿忙,忙多错
  斗闹场,绝勿近
  将入门,问孰存
  用人物,须明求
  凡出言,信为先
  话说多,不如少
  见未真,勿轻言
  事非宜,勿轻诺
  凡道字,重且舒
  彼说长,此说短
  见人善,即思齐
  惟德学,惟才艺
  闻过怒,闻誉乐
  无心非,名为错
泛爱众而亲仁
  凡是人,皆须爱
  行高者,名自高
  己有能,勿自私
  勿谄富,勿骄贫
  人不闲,勿事搅
  人有短,切莫揭
  道人善,即是善
  善相劝,德皆建
  凡取与,贵分晓
  将加人,先问己
  恩欲报,怨欲忘
  待婢仆,身贵端
  同是人,类不齐
  能亲仁,无限好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
  读书法,有三到
  宽为限,紧用功
  心有疑,随札记
  房室清,墙壁净
  列典籍,有定处
  非圣书,屏勿视
  勿自暴,勿自弃

内容摘要
 李毓秀著的《弟子规》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的影响。
韩非编著的《弟子规全解》对原文作了详细地解读,让读者清晰了解《弟子规》的中心思想。

精彩内容
 湖边有个村子,村中的人自古以来就以打鱼为生
,村子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却人人遵守着很多前人留下来的规矩:网眼儿不能太密,每人每天只打两网,在鱼繁殖的季节要封网,打到小鱼要放回水中……没人知道这些规矩是谁定的,但村民一直将其放在心里,没人去违背它们,虽然生活不太富裕,但也能够
靠水吃水,衣食无忧。
后来,一个村民进入城市,看到很多城市人都喜欢吃鱼。他忽然想到如果能将村旁湖中的鱼,拿到这里来卖,一定可以获得很多收益。他跑了几天后,觉得每天只打两网根本不够卖,为何不多打几网呢?于是他趁着别人不注意,每天多打两网。这一行为,不久就被他的邻居发现了,邻居虽然知道他违反了规矩,但一想:既然多打两网能够让生活好些,我为何还要去制止他,不如我也这么干吧!就这样,不久以后,村子里的人都将每天打两网的规矩抛到了一边。
湖中的鱼越来越少,有的村民为了打到更多的鱼
,偷偷地将渔网网眼儿缩小了。这种行为很快又在村中传开了。没多久,所有的规矩都被村民抛开了,有的人在鱼类的繁殖季节依然下湖,有的人甚至买来了电鱼的设备……几年后,湖中再也打不到一条鱼了,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窘困,最后他们不得不离开这个曾经像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子,远赴他乡打工为生。
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的重要条件就是看这个社会中的规矩是否充分合理;衡量一个人是否文明的重要条件就是看这个人是否能够主动遵守社会规矩。社会是由无数不同的人共同组成的,人们习惯不同、爱好不同、行事的方式不同、目的不同,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只为自己做打算,必然会相互冲突,到最后生活在其中的人都会受到影响,谁也做不成任何事,人人为己,人人都是受害者。
遵守规矩同时也是一个人处世的根本。一个人有规矩,他做什么都是有条理、有原则的,所以其他人必然都喜欢和他打交道;相反,一个人如果做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讲究规矩,就一定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这种人没人喜欢和他打交道,也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了。
一个商人来到一个国家,他发现这个国家的人做生意都不用签合同。提供的商品是否合格、是否按时交货、按时交款都是靠自己自觉。商人开始做了几单买卖,发现获利并不是太多,于是他想如果我向别人订购了商品,但交款时间却延缓几天,就能用这些钱去买更多的货物,获利更多了。可是,他的交易对象不同意拖延款项。商人想:反正我们也没有签合同,现在取了货,我到时没钱,你又能如何呢?
于是,他订了很多的货物,可到了交款的日期,却对对方说自己遇到了困难,钱暂时周转不过来。开
始,他用这个方法成功了好几次,但时间一久,人们就发现了他的秘密。最后没有人愿意和他做生意,商人不得不离开。
他来到了邻近的一个城市,准备在这里进些货物,但他刚刚和人交谈,就被当面拒绝了:“对不起,我们不和破坏交易规则的人合作。”商人拿出钱来,说:“我有钱,我们也可以签订合同。”对方笑了笑答道:“对于遵守规则的人来说,有没有合同都是一
样的,对于不遵守规则的人来说,有没有合同也是一
样的。你是个不守规则的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相信你!”这个商人到了哪里,都被人们指责是破坏规则的人,最后不得不离开这个国家。
P3-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