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刘绍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是刘绍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15 5.2折 35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绍棠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

ISBN9787530217863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1201724423

上书时间2024-05-2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刘绍棠大运河乡土文学书系

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

京东大运河畔的田园风情画



目录

目录

序生活是一本毛边书001

第一章蒲柳人家子弟004

寻根004

我那生身之地充满了野味儿008

别名刘匈奴,自封“山楂汗”009

曾祖母两只肩膀扛得住塌下的天011

被尊称“大学问”的祖父013

我的智力得自母亲的遗传014

赵大奶奶把我接到人世间015

大脚李二说我是文曲星的书童017

荒年乱月,我几次死里逃生019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长大021

第二章难忘童年026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026

差点儿跟比我大六岁的女孩订亲033

我的第一行作品035

通州模范小学的“文侠”038

不知不觉走上文学之路043

第三章崭露头角048

永远照亮在我心中的那面镜子048

我参加地下“民联”的活动049

不食嗟来之食053

生存竞争的头一回亲身体会055

潘逊皋先生教我学古文058

胡泽生先生支持我写小说061

母校如母063

引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良师067

我的短篇小说处女作070

痛惜我的《大运河的儿女》072

也许我有资格当七国大使呢073

第四章最美好的岁月076

我把第一本样书献给党支部076

布谷鸟的啼叫为我的小说开了头080

谱一曲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083

到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冲动086

汗滴禾下土088

悼念顾竟夫先生090

负责在政治上指导我的人094

我的目光只投向侨女白樟身上097

我读外国小说比中国小说多099

第五章在北大“串门”106

马寅初校长拦住我们做广播操106

我的学问是野狐禅108

魏建功先生欠我一堂课110

杨晦先生为我退学发脾气113

北大图书馆成了我的创作室114

第六章团中央批准专业创作116

康濯和秦兆阳介绍我加入中国作协116

走自己的路118

走村串户的“无任所大使”119

我不敢续写《西苑草》121

我做过一件亏情欠理的憾事125

《村姑》“老”成了《村妇》128

深埋在我心底的隐痛130

第七章“右字号”往事133

“犯忌”133

《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135

扣在我头上的三个屎盆子145

不知天高地厚148

荒唐的反苏“罪状”150

“我只希望不要把我开除出党”151

致友人的一封信155

我是个撑不着、饿不死的命157

第八章被放逐到乐园里160

大乱入乡,死里逃生160

引导我的精神前途的灯火163

家乡人民在动乱中保护了我165

独自放牛、拾粪的日子167

写!不能再浪掷光阴169

我成了“土圣人”和“精神领袖”172

老贫农保驾176

我每忆丫姑,心中便充满激情178

第九章重返文坛185

让我从二十一岁开始185

我向胡耀邦上书求救187

衰年变法189

乡土风水好191

温故知新193

唱一出八仙请寿197

留得青山在200

牛年志向202

第十章一得之见204

扬长避短,小中见大204

“武戏文唱”,反映历史207

土命人的土气作品214

抓住人物就抓住了创作兴奋点219

把长篇拆成若干短篇或中篇223

从不同层次、角度、侧面展示美228

大众文学要通俗而不流俗232

乡土文学如何反映改革236

不随波逐流,乐莫大兮240

第十一章人生感悟244

我喜自称笔耕农244

家乡的水土和乡亲养育了我246

我是做人作文一张脸247

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250

人生没有什么“假如”可言252

坎坷完整了人生的过程256

没有一个人能一生不走背字儿259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261

跑题的闲话264

约法三章266

坐在轮椅上也要做有脊梁的人268

争一口气270



内容摘要
《我是刘绍棠》是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带有自传性质的文集,本书囊括了刘绍棠先生不同时期所作的文章,详细记录了作者波折起伏、潜心创作的一生。全书分十一个章节,由作者的生身之地写起,他出生、成长于北京通州运河岸边的儒林村,幼时经历荒乱年月,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长大,少年成材,走上文学之路,上世纪50年代被称作“神童作家”。作者后进入北京大学深造学习,这一时期备受名师指点,为之后文学上的专业创作打下基础。特殊时期,刘绍棠先生返回京郊乡村生活,在家乡村民的佑护之下维持创作,这段经历将他与乡土生活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日后乡土文学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改革开放“右派”平反后,作者重返文坛,创作才情愈加喷薄,连续创作出长篇、中篇小说数百万字,作品屡次获奖,深受群众喜爱。晚年,刘绍棠先生因长期写作积劳成疾,突发脑血栓导致左体偏瘫,但大病之后他又开始顽强地创作。刘绍棠先生始终致力于“乡土文学体系”的创立,秉持“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大运河文化、当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

精彩内容
 第一章蒲柳人家子弟
寻根三千里京杭大运河的北端起点,是我那生身之地的通州。清《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零八写道:“通州在府东(顺天府,今北京)四十五里。本禹贡冀
州之域。春秋战国皆属燕。秦属渔阳郡。两汉本潞县及安乐县地,皆渔阳属邑。潞,高阳氏后,□姓。魏晋以降,属幽州。后魏置潞郡。隋开皇初省入涿郡。
唐武德二年于此置元州,领潞、临洵、无终等县三。
贞观元年,省元州,后为潞县,以水患徙治安乐故城。历五代皆因之。至金天德三年,升为通州。元因之。领县二:日潞,日三河。明洪武元年闰七月并潞县入于州,仍以三县隶焉。属北平府。清顺治十六年,漷县裁并入州。通州上拱京阙,下控天津。潞、浑二水夹会于东南,幽燕诸山雄峙于西北。舟车辐辏,冠盖交驰,实畿辅之襟喉,水陆之要会也。”《日下旧闻考》是康熙二十五年朱彝尊编辑的。
从一千六百多种古籍中选录历代有关北京的记载和资料,共分十三门,四十二卷。十三门为星土、世纪、
形胜、宫室、城市、郊垌、京畿、侨冶、边障、户版、风俗、物产、杂缀。通州名列京畿门之首。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弘历命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于敏中,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步军统领和坤,和坤的政敌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刘墉等为总裁,选任知名学者多人进行增补考证。乾隆五十年到五十二年出版,题为《钦定日下旧闻考》,从四十二卷扩为一百六十卷。通州仍列京畿门之首,篇幅增至一百零八卷、一百零九卷、一
百一十卷。这本书,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这本书:“……履勘遗迹,订妄以存真。千古舆图,当以此本为准绳矣。”乾隆帝弘历还给此书题诗,称赞此书补齐挂漏所
缺,在校勘淆讹上精益求精。因之,称之“钦定”。
《钦定日下旧闻考》对通州的“潞,高阳氏后,□姓”还有补充,说是轩辕黄帝封四子于此。黄帝邑于涿鹿,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涿鹿距离通州一百多公里。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派遣他的四子经营通州(当时还没有这个地名),是完全可信的。自金定为通州,便成为京东首邑。元明清三朝更成为“上拱京阙,下控天津,实为畿辅之襟喉,水陆之要会”。
从天津到我们通县这段运河,历史上称作北运河。我的父老乡亲们另有爱称,管它叫“铜帮铁底运粮河”。
“铜帮铁底”是夸张了点儿,可这是儿女对养育自己的母亲的赞美,那么这四个字就一点也不过分了。
大运河从北到南,北运河是大运河的龙头;大运河从南到北,北运河就是大运河的凤尾。整个大运河的风水都聚汇到了这儿,我们家乡人民怎能不以大运河的凤子龙孙自居?
想当年,这条河上,光是运粮的漕船,每年就有将近两万艘,押运漕船的兵十二万人次;连同官府的水师船和大量的商船,多达三万。这是古书上写着的。如果算上沿河村庄的打鱼船、摆渡船和短途运输船,那就多乎哉如过江之鲫了。
京广、津浦两条铁路通了车,夺走了大运河那“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生意,北运河上的船一下子少多了。后来,又有了京津公路,北运河也就更加萧条。不过,倒退五十多年,在我的童年时代,北运河上也还有货船和渔船过来过去。我在小说中所写的情景,都是我亲眼得见,不是无中生有。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北运河的衰落。
北运河上的南来北往的千帆万船,已被京津公路上往返奔驰的卡车、轿车、客车、吉普车和各种型号的拖拉机所代替。京津公路上的车流滚滚,不能不使人联想当年那三万艘漕船、商船、水师船在北运河上扬帆竞进的盛况。但是,车越来越多,京津公路也就显得越来越窄;开车的一出城圈儿,就像摘了笼头的野马,京津公路可就变成北京大栅栏了。
P4-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