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梢上的中国/读懂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树梢上的中国/读懂中国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99 4.2折 50 全新

库存5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衡

出版社外文

ISBN9787119114415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1201679800

上书时间2024-05-2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要读懂中国包括读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当然也包括中国的历史。
梁衡著的《树梢上的中国/读懂中国》就是想从过去没人用过的角度,借古树来讲历史,吲时也是讲人与树的关系。
树木是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人类的第三部史书。因为地球上比人年长的植物只有树木。树木、森林一直在默默地注视并记录着人类的活动。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这是多么迷人的境地。所以我的切入点是用老树来讲故事,讲正史上少有的,但又是名人、大事的故事。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洗尘》《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文风四谈》《干部修养谈》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人选大、中、小学课本。

目录
序言
1.[远古]冬季到云南去看海(云南)
2.[远古]霸王岭上听猿啼(海南)
3.[秦]秋风桐槐说项羽(江苏)
4.[汉]吴县四柏(江苏)
5.[隋]万里长城一红柳(陕西)
6.[唐]死去活来七里槐(河南)
7.[宋]中华版图柏(陕西)
8.[清]铁锅槐(河南)
9.[清]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甘肃)
10.[清]沈公榕,眺望大海150年
11.[民国]周总理手植腊梅赋(江苏)
12.[民国]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江西)
13.[民国]燕山有棵沧桑树(河北)
14.[新中国]带伤的重阳木(湖南)
15.[新中国]树殇、树香与树缘(海南)
16.[新中国]难忘沙枣(内蒙古)
17.[新中国]百年震柳(甘肃)
18.[新中国]最后的一片原始森林(黑龙江)
19.[新中国]中国枣王(陕西)
20.[新中国]王效英樟子松(新疆)
21.[新中国]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山东)
22.[新中国]华表之木老银杏(山东)

内容摘要
 梁衡著的《树梢上的中国/读懂中国》以散文形式讲述“人与树”的故事,作者寻遍散布于中国各地的古树,耗时多年,从文化的角度,讲述古树与人、
与村落的历史故事,每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作者运用过去没有人用过的视角,重新解读环保、
解读生态,把森林保护上升到人文层面。书中还展现了十余幅作者为古树亲绘的画作,是非常宝贵的资料。这是作者独有的保存历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的表达方式。

精彩内容
 1934年春小说家张恨水游西北,是年正遇大旱,无奈之下百姓以柳树皮充饥。张有感写了一首《竹枝词》:“大旱要谢左宗棠,种下垂柳绿两行。剥下树皮和草煮,又充饭菜又充汤。”1935年7月名记者范长江到西北采访,左公柳也写入了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庄浪河东西两岸的冲积平原上杨柳相望,水渠交通……道旁尚间有左宗棠征新疆时所植柳树,古老苍劲,令人对左氏雄才大略不胜其企慕之思。”民国期间,长、诗人罗家伦出国途经西北,见左公柳大为感动,写词一首,经赵元任作曲成为传唱一
时的校园歌曲:“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天山融雪灌田畴,大漠飞沙旋落照,沙中水草堆,好似
仙人岛。过瓜田碧玉丛丛,望马群白浪滔滔。想乘槎张骞,定远班超。汉唐先烈经营早!当年是匈奴右臂
,将来更是欧亚孔道。经营趁早,经营趁早!莫让碧眼儿射西域盘雕。”至于民间传说和一般文人笔下的诗画就更见真情。西北一直有左宗棠杀驴护树的传说。左最恨毁树,严令不许牲口啃食。一次,左军务罢从新疆返回酒泉,发现柳树皮被剥,便微服私访,见农民进城都将驴拴于树上。左大怒,立将驴带回衙门杀掉,并出告示,若有再犯,格杀勿论。甚至还有“斩侄护树”的传说。左去世后不久,当时很有名的《点石斋画报》曾发表一幅《甘棠遗泽》图,再现左公大道的真实情景:山川逶迤,大道向天,绿柳浓荫中行人正在赶路。
画上题字日:“种树十余年来,浓阴蔽日,翠幄连云,六月徂暑者,荫赐于下,无不感文襄公(左宗棠身后谥文襄公)之德”,“手泽在途,口碑载道,千年遗爱”。
一个人和他栽的一棵树能经得起民间一百多年的传唱不衰,其中必有道理。文学形象所意象化了的春风实际上就是左公精神。春风何能渡玉门,为有振臂
呼风人。左是在政治腐败,国危民穷,环境恶劣的大背景下去西北的。按说他只有平乱之命,并无建设之责。但儒家的担当精神和胸中的才学让他觉得应该为整顿、开发西北尽一点力。左宗棠挟军事胜利之威,掀起了一股新政的狂飙,扫荡着那经年累世的污泥浊水。西北严酷的现实与一个南国饱学的儒生,砥砺出一串精神的火花,闪耀在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章之上,绽放出一丝回暖的春意。
左宗棠在西北开创的政治新风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强化国家主权,力主新疆建省。他痛斥朝中那些放弃西北的谬论,“周、秦、汉、唐之盛,奄有西北。及其衰也先捐西北,以保东南,国势渐弱,以底灭亡”。捐出西北,最后必定是国家的灭亡。从汉至清,新疆只设军事机构而无行省郡县。左前后五次上书吁请建省,终得批准,从此西北版图归一统。二是反贪倡廉。清晚期的政治已成糜烂之局,何况西北,鞭长莫及。地方官为所欲为,贪腐成性。他严查了几个地方和军队贪污、吃空额的典型,严立新规。而他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