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溪名人/杭州全书西溪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溪名人/杭州全书西溪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6 4.1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发楚//仲向平|主编:王国平

出版社杭州

ISBN9787807588610

出版时间2013-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2824120

上书时间2024-05-2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郑发楚、仲向平主编的《西溪名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要记述了与西溪地区有密切关系的58位历史人物,上溯不限,下至民国末年,包括历代西溪名门望族的本土人物、历任西溪的官宦和出生西溪的名将、筑别业于西溪的隐居人士和文人墨客、西溪题材文艺作品的著名作家、弘扬宗教文化的居士和主持道观寺庙的高僧道人以及墓址可考的其他著名人士。

目录
引言
开筑南湖的陈浑
东汉校尉凌操
东吴开国名将凌统
东晋高道葛洪
茶圣陆羽
修筑南北湖的归珧
缛野堂王安石
龟山书院创建人杨时
南宋名将韩世忠
爱国诗人陆游
南宋侯爵蒋崇仁
西塍小隐主人朱彦明
南宋监察御史吕午
《梅花喜神谱》作者宋伯仁
吏部尚书叶时
《洞霄图志》作者邓牧
元代诗文家张雨
直言上书的夏时
批验茶引所大使洪薪
中书舍人洪澄
明代诗人蒋灼
《留青日札》作者田艺蘅
法华寺居士郑昭服
户部侍郎葛寅亮
古荡名媛钱凤纶
蝶庵草堂江浩
长眠西溪的卫匡国
“西泠十子”之张纲孙
《横山游记》作者马元调
代清官徐潮
评《牡丹亭》的钱宜
三朝元老张照
大器晚成的梁肯堂
前清进士赵佑
魂归白荡海的蔡布政
红桕山庄诗人王昙
蒋村闺塾师归佩珊
留溪山庄蒋炯
无无居士魏谦升
咸丰探花洪昌燕
西溪闺阁诗人关镆
晚清宰相王文韶
清末状元钟骏声
蚕学馆创始人林启
劫后余生的杨乃武
情归西溪的孙宝琦
辛亥革命先烈沈缦云
国学大师章太炎
民国大律师汪有龄
鸳鸯蝴蝶派陈蝶仙
金石同寿的丁仁
浙江风云人物夏超
《历代两浙词人祠堂碑记》作者王蕴章
云溪山庄徐棣山
“稻草帮”首领潘加雨
《游西溪记》作者姚石子
良渚文化发掘者施昕更
杀敌英豪吴永加
后记

内容摘要
 郑发楚、仲向平主编的《西溪名人》旨在钩沉历史的记忆,从众多历史人物经历中窥视西溪的历史发展、社会演变、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的痕迹。
《西溪名人》是继《西溪雅士》出版之后的又一
本记述西溪历史人物的知识性、通俗性、传记类的读物。收录人物年代上溯不限,下至民国末年;地域范围属广义上的西溪,包括今杭州市西湖区和余杭区。
其中有历代西溪名门望族的本土人物,如五常洪氏、
蒋村蒋氏、龙坞葛氏、古荡钱氏家族中的著名人士;历任西溪的官宦和出生西溪的名将,如东汉余杭县令陈浑、东吴开国名将凌统等;筑别业于西溪的隐居人士和文人墨客,如蝶庵草堂江浩、红桕山庄诗人王昙;西溪题材艺文作品的著名作家,如《洞霄图志》作者邓牧、《横山游记》作者马元调;弘扬宗教文化的居士和持锡道观寺庙的高僧和道人,如法华寺的郑昭服;以及史志有记、墓址可考的著名人士,如清吏部尚书徐潮、晚清宰相王文韶等。

精彩内容
 东晋高道葛洪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出身于江南士族家庭,自幼长得头大脸宽,聪颖过人,但体弱多病。十三岁时当太守的父亲去世,又因当时北方战乱,司马氏灭了吴国,所以葛氏家族开始衰败,仅靠兄长耕田种地维持家中生活。葛洪好神仙导养之法,为采药炼丹,曾迁徙余杭,在西溪大涤山及余杭凤凰山、苕溪一带从事丹药研究,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和历史遗迹。杭州西湖区葛岭半山腰的抱朴道院是其炼丹的场所之_。
葛洪祖父葛玄,字孝先,他得授于左慈的《九丹金液仙经》炼气保形之术,世人称他为葛仙公,在道教中享有很高名望,道教神仙谱中称其为太极左仙公。
葛洪自幼好学,少言寡语,对道教有浓厚兴趣,加之家庭道学的熏陶,促使他继承祖业。十六岁时,其便到茅山派第五代宗师郑隐处拜师学道。
西晋永兴二年(305),时年二十二岁的葛洪参加了地方武装,镇压过以张昌、石冰为首的农民起义,由将兵都尉提升到伏波将军。但他深感西晋政权昏庸和腐朽而看破红尘,弃官解甲。在这天下大乱、尔虞我诈、大势难料的形势下流徙广州,游历各地,遍访高道。他后来到了海南,投师高道鲍靓门下。因其刻苦好学而深得鲍靓厚爱,鲍靓将自己心爱的女儿鲍姑嫁给葛洪。夫妻俩志同道合,恩爱有加,上山采药,回家炼丹,共同钻研道术和道学。
约建兴二年(314),葛洪带着妻子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江苏句容。他谢拒官府从政的邀请,夫妻俩继续采药炼丹,进行医药学、化学、炼丹术的研究,将心得和成果详细地记录在案。
东晋建武元年(317),葛洪终于将多年积累的医药学、化学、炼丹学知识,汇编成《抱朴子》一书。
《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二十卷,是记载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祛祸之事的道家学说。“外篇”五十二卷,是记载人间得失、世事臧否的儒家学说。严可均在《代继莲龛为抱朴子叙》中说:《抱朴子》一书是道教中颇有影响,富有道教哲学和科学技术内容的重要论著,也是我国一部珍贵的养生学、医学、化学、卫生、体育方面的重要历史文献。
东晋永昌二年(323),葛洪来到浙江余杭县西山(今大涤山),探望高道郭文举,郭因病卧床不起,只能“目击而已,各无所言”。葛洪在天柱、大涤山一
带察看了大涤洞、观音洞、归云洞、救生洞、栖真洞、蜕龙洞、凤洞、桃花洞、白茆洞、逃生洞、石室洞、鸣铃洞等众多岩洞,见到了山中涓涓细流的抚掌泉、大涤泉。在遍布满山遍野的流水溪流边、石山洞穴、泉水井旁、岩石蓬中寻觅到了大量的草药。于是他毅然留在大涤山一带采集草药、挖掘金石,提炼丹药,并将研究成果写成《栖迟炼丹》。他炼成的丹药硫化汞,人泉水浸泡后能起到排毒治病的功效,因而成了金丹派的首创人。还在大涤山天柱观著书《金水万灵论》及《还丹肘后诀》。在凤凰山搭茅舍,建灶台炼丹,今遗址还留有炼丹汲水的一口深井。
葛洪还利用他的化学成果,帮助大涤山村民改进和提高造纸技术,指导村民采用石灰对造纸原料藤皮进行烂变,通过化学反应缩短了烂皮时间。
P8-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